個人資料
正文

簡談中國思維方式和投資

(2011-12-15 16:06:50) 下一個

簡談中國思維方式和投資

曾經有人給我推薦一本書,聲稱是海外華人金融分析師力作。但我隻看了一下作者簡介,就謝絕了好意。這本書是旅居澳洲的華人分析師張化橋寫的《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作者簡介如下:

“最佳中國分析師”、“最敢講真話和有良知的分析師”。

1963年出生於湖北荊門,自稱“湖北農民”。16歲邁入大學校門,23歲從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1989年初,他赴澳大利亞留學,並執教三年。1994年轉戰香港證券市場,以“敢言”著稱,自稱“投資者的走狗”。曾任職於瑞銀、匯豐等多家外資銀行。現任廣州市花都區萬穗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

在擔任瑞銀中國研究部主管期間,他的團隊連續五年(2001~2005年)被《機構投資者》雜誌評選為“最佳中國研究團隊”,其本人亦連續四年(2001~2004年)被《亞洲貨幣》評選為“最佳中國分析師”。

但同時,因為敢言,張化橋曾多次“惹禍上身”。

1998年,張化橋在匯豐當中國研究部主管時,因發表“雙輸論”(中國外匯太多,為何發外債?),反對中國財政部發行美元“揚基債”而被匯豐解雇(匯豐是“揚基債”的主承銷商之一),但他一點都不介意,更是聲稱:這是分析師生涯中最光榮的一個片段。

2002年,他發表質疑紅籌公司格林柯爾的報告,因此遭到了起訴;隨後,他對另一個紅籌公司歐亞農業(沈陽荷蘭村)的質疑也差點為其帶來另一場訴訟。當然,這兩個公司現在都已經不複存在(煙消雲散)。

但對於自己的敢言,他一直無悔。即使被罵“黑嘴”、被起訴,仍然執著於“怎樣想就怎樣說”的信念,因為,“要保持分析員的獨立性”。

2003年,他是推進中國QFII成功的幹將之一。2006~2008年,他擔任紅籌公司深圳控股的首席營運官,為業務轉型和股東增值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拒絕看該書的原因很簡單:從該書作者的簡介中,看不到作者從事過任何與股市或股票“投資”有丁點聯係的跡象。也許這個人良心真的很好,但這與他作為證券分析師,如何專業高水平地去醒悟沒有任何關聯。這與該作者曾有什麽學位,曾經或現在有多少財富,增經有多高的海內外職位沒有任何關係。相信這個簡介已經囊括了作者所有的Self-Assumed Highlights,但很顯然,絕大多數都是自說自話的道德讚美,無法驗證,也沒有任何意義。

(題外話:中國大陸人裏令我本人敬佩的唯一技術分析師是唐能通。盡管唐的書裏有很多無聊廣告,開講座賣光盤也騙了不少錢,還與更無聊的人打筆仗,後來唐本人也因詐騙入獄,但這些跟唐的某些具有開創性的K線分析沒有關係。能力是能力,道德是道德,兩碼事!)

該推薦者得意地告訴我,該書建議人們不要進入股市。這話對我稍微有點Offensive,因我已經以交易為生好幾年了。我不由得反問了一句:“為什麽?”對方頓時語塞,答不上來。見此尷尬情景,我反推薦美國人安迪·凱斯勒寫的《華爾街的肉:我從股市絞肉機中死裏逃生》。告訴他,安迪曾是摩根士丹利的半導體首席分析師。他的書清楚地說明了,金融市場就是大騙局;但他非但沒有勸人遠離股市,反而創立了自己的對衝基金。對方清楚了解我本人極厭惡中國文化,所以,我沒有接著說下去,本來我想接著說:“知其然或知其不然當然好,但更要知其所以然,然後理性地想出應對之法,但中國人就總是雲裏霧裏沒有基本邏輯。”

事實上,我很驚詫,這種東西居然都能出版。但對該書更多的不能多說了,因為我沒看過該書,沒有什麽發言權。

這段時間中國大陸A股慘跌。中國大陸有人輾轉聯係上我,想知道我的看法。電話一接通,對方首先就說:“哎,你真不夠意思,A股跌成這樣了,都不惦記著兄弟我。”我一時語塞。原因在於,幾年前曾做過一波A股,此人與我合作過;然而,非但事後沒有付應該給的利潤,反而,托人告訴我:“你在中國大陸還太嫩,多學著吧。”今番又要利用我,可以說是哀求我,因為中間人告訴我,其人精神已被A股慘跌弄得幾近崩潰。這就是中國式的邏輯!此人肯定覺得能占而且占了我的便宜,但能占得了股市的便宜麽?

金融市場是很有內在規律和邏輯的,這要求交易者首先要有敏銳清晰的理性邏輯推理能力。然而,中國文化下教育出來的“邏輯”非常幼稚,有關中國文化具有嬰兒特征並不是現代才出現的,黑格爾就認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帶有嬰兒時期的特點,Google(黑格爾 中國人思維方式 嬰兒)能找到一大堆。

上述書能出版,與錢學森說畝產萬斤,錢學森支持人體特異功能,張寶勝找院士背書特異功能,萬靈藥治好了高級幹部的病,等等,之類的宣傳有什麽區別麽?不懂行的人,由於在其它某些方麵有些令人認可的資曆,就在另一些與之毫無關聯、或其根本不擅長的領域大放厥詞。更可笑的事,別人還趨之若鶩。這些現象隻在中國人的群體裏出現!

原因就是:嬰兒式的思維方式導致盲目崇拜權威,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自己也不負責任,隻想不勞而獲,壞了事或賠了錢後,就抱怨自己崇拜的對象。

活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中年兔子 回複 悄悄話 我看了這本書.
比起那些天馬行空,故弄玄虛的預測,他講的蠻實在的,雖然不算新意.他叫人不要迷信分析師的報告,股市大趺時進去買就是了.
st-watcher 回複 悄悄話 He used the mindset or thought framework (or colored lense) installed by CCP in China to see and judge westen culture!
There are many such Chinese living in USA.

They are "unconciously imcompetent", regardless of which culture is better.

st-watcher 回複 悄悄話
"不懂行的人,由於在其它某些方麵有些令人認可的資曆,就在另一些與之毫無關聯、或其根本不擅長的領域大放厥詞。"

Exactly! I had the same feeling last week when I saw this article: 饒毅:從“美國夢”到“中國夢”. I wish you can write some comment about this article. The link is: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0947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