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很,靜靜地和自己獨處,是寫字。那是一份傾吐,對象是自己。靜謐,安好。
很多時候,我的心裏,從筆尖流出來的這些文字,不是給外人的,隻是對著自己說的。如果心裏想著,這是專門給別人看的,便覺得惶恐,因為不知是不是對別人的打擾,耽誤了別人的時間。就會被什麽東西卡住,一個字也沒有了。
但似乎我也不在意這些東西會被誰偶爾看到。因為所有我寫出來的,都不是啥秘密,隻不過是一個人喃喃向著天上星星的自言自語。麵對的是廣袤無垠的虛空,正是因為它沒有一點反應,默默地聽著,自己便覺得自在了,放鬆了,有些肆意起來。如果時候有人常來駐足,一定是無人強迫的,是自願的,便有可能是知己,因為感興趣的,一定是有什麽共鳴,都說文如其人,如果能在我的文字裏找到熟悉和親切的,一定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合得來,由此,友誼便可以超越了空間,挺好!
都說,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錢,權利,地位,而是良好的關係。嗯,因為有了朋友,就會覺得有人懂你,覺得一陣暖意。
我覺得,不會孤獨,是因為交流,有三個層次的交流,第一便是和自己交流,寫下當時的想法,無論是當時多麽狼狽,日後看看,也是輕鬆的會心一笑。寫下學習心得,日後看看,也可溫故而知新。想想看,有誰比這個人更接近於你呢?二是朋友,這個朋友似乎很廣意,就是那些可以和你交心的人,有你周圍的,也有遠方的。三是和你喜歡的作者,當然這是單方向的,但當你發現有人和你有類似的想法,或者他所講的正中了你的下懷,或者,他給你開了一扇天窗,讓你了解了另一個世界,或者明白了一個道理。你會覺得,從今天起,日子過的要比昨天更通透,心裏怎麽會不樂開了花呢?
孤獨,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沉悶。就像是一間緊閉的屋子裏,沒有別人,隻有你自己。但是,你可以推開窗呀,外麵有可能就是盎然的春天。記得十幾歲的我,常常是孤獨的。甚至還記得在冷清的夜晚,抬頭望著月亮的那份寂寥。非常渴望能夠交流,但又沒有渠道。隨著逐漸長大,成熟,越來越忙,掙命似的,鬆下來就是大口的喘氣,然後又深吸一口氣衝了出去。不是我多能耐,而是隻有這樣,才拚的和大夥差不多,哪裏有閑暇孤獨。記得那時一鬆下來,往椅子上一靠,嗡的一聲,耳鳴就來了,還有各種難受。和這些不舒服打仗還來不及呢,不孤獨,嗬嗬。倒是現在,有閑暇了,但也是一路走來越來越豐富了。有了許多渠道,有了很多好看的書,好多精彩的網上的課程,還有朋友聊天,還有唱歌的作業,還有跳舞的一幫舞友,還有電影,電視劇,還有零食的陪伴。哪裏有閑暇孤獨?對了,還得琢磨怎麽掙錢,我財迷得很。
如果你和你老公是可以聊天和分享的朋友,便不會孤獨。他可以和你完全不一樣。但他可以評論,可以說出他同意你哪一部分,不同意你哪一部分。或者,由於你的啟發,他又做了進一步的延展,然後是你的思辨,看看他是不是理解歪了,對在哪,不對在哪,好的地方是什麽? 你也覺得那個時刻不孤獨。還有,如果你有個兒子,他雖然會惹你不高興,在你想和他說話的時候,他卻忙著和一幫狐朋狗友插科打諢。但當你事後說出你的不高興,他會給你說句軟話,說他自己是個壞兒子,還從他女朋友那裏學來的給你一個動畫的大大的心,明知他是糊弄你,也就咧嘴一笑,不孤獨了。
說回來,真的安安靜靜的時刻,和自己獨處,也有著另外一番令人珍惜的好。那是一份時空,隻有你自己,很自由,很自在,任你在這裏天馬行空,伸胳膊伸腿,無人打擾。你可以仔細的體會那個“我”,那一份自由意誌,那個在你心裏的魂兒,靈動的,有時理性,有時感性的那個自己。它會跳出來和你對話,這段時間願意有多長,全憑自己。
說到底,真正的不孤獨,是你內心的那份豐盛。你可以像隻老鼠一樣,不僅往家裏拖各種各樣的,以後多數都會扔掉的“寶貝”,還可以像蜜蜂采花蜜一樣,往你的心裏,腦子裏,拖各種有用的,知識的,好玩的,情感的,智慧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來豐富這個心裏的“家”。這樣,當你自己在“家”的時候,好東西很多,玩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