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碧竹

樂天知命,笑看人生
個人資料
南山碧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小要不要吃苦的延展討論

(2018-04-26 10:00:27) 下一個

在聽東吳同學會。他們聊起一個現象,說有些退役的運動員,後來做企業,做別的,也做得挺好。而且發現那些小時候有些非常艱苦的訓練的人,長大以後做事情很辛苦的時候,他們也覺得還行,因為他們覺得,以前有比這個苦的多的時候,也就是說,習慣了。

這讓我想起了早年間和一個美國同事的一次聊天,關於“苦難”教育。我當時的觀點是,有時候苦難會給人留下很難得的體驗和成長,是很難替代的。現在的孩子都太舒服了,按我母親的話講,是“不知物力的艱難”。也就是說,他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在物質上想要什麽太容易了。所以沒有那種從心底裏的迸發的那種激勵,那種拚命精神,就像我們當年考大學,那是盡一切力量拚了呀,就是想擺脫當時的境遇。但當時那個美國同事就說,我們這一輩人奮鬥的意義的一部分,就是不讓下一代重複再吃苦,教育是可以多種形式的,吃苦並不是個必修課。

那麽,要不要給孩子去創造一個吃苦的環境?上周末和朋友一起吃飯,她提到了一個例子,說一個investment firm 招人,結果在interview的時候,他發現來應聘的人穿的衣服有個什麽標誌,和登山相關,他就問,你是不是個登山愛好者?對方說是,他又問,這個登山是有很大風險的呀,你怎麽看?對方說,其實這些風險很多是可以防範和減低的,比如,我們在上山之前做了什麽準備,一二三四,...也就是說,他對風險的態度特別好,不是懼怕,躲避,而是有計劃並積極的去防範。結果,他當場拍板要了那個年輕人。

我覺得,讓現在的小孩子吃苦的方式,可能是體育,就是小動物也要練習撲食的呀。體育給孩子以足夠的機會在體力上吃苦,訓練耐力,訓練團隊合作,正確對待輸贏,奮發向上。對女孩子,舞蹈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怪不得這邊的家長這麽花力氣培養孩子體育,真是下心陪啊,當教練啊,當觀眾啊,車接車送啊,花錢啊,這就是訓練小動物撲食吧。我們兒子小的時候,我都沒有意識到這點。孩子在幾年的遊泳訓練之後,要quit, 我就同意了。幸虧後來在大學自己受同學的影響,喜歡上了舉重。怎麽吃,怎麽休息,怎麽鍛煉,外形變了好多喲,甚至在畢業典禮上遇到的高中同學幾乎不太敢認他,猶豫地上來打招呼,說你的變化太大了。是啊,高中的時候他很瘦弱的。

我也曾經問兒子,在舉重這件事上的收獲都有哪些?他說,太大了。自律,耐力,吃苦,很多在這裏得到的東西,都可以映射到生活的其他方麵。我也是慶幸,因為我真的是沒有足夠的重視,從小有意的去培養。我當時的想法也很簡單,他不行啊,天生沒有體育素質,比賽老輸,咋培養自信啊?拉倒吧!還好,人家自己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如果現在讓我重新養孩子,我會有意識的讓他在某個感興趣的事情上堅持,鼓勵他要能吃苦,可惜,我也沒機會再養孩子了。

再拓廣一點,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對自己現在也是有意義的。自律,就是一個時時要提醒自己的事情。比如鍛煉身體,比如現在跳舞,不要說動作做的到位,這個年齡,轉個圈能站穩都是個問題的時候,能夠不氣餒,還能持續訓練,也是需要毅力的啊。太容易對自己,你拉倒吧!:)))

好吧,接著加油。咱看看持續的努力,到90歲能活成一個啥樣的老太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小曼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1,是這個理兒
南山碧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沒錯!謝謝你每次的跟帖。問個傻問題,我有點不明白,你怎麽知道我寫了博客的呀,怎麽會總在第一時間看到?
六月霞 回複 悄悄話 同意!! 體育運動堅持下來確實不易,人生的早期曆練對將來的生活工作應該有益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都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從小吃苦,就會把苦看成常態,就不覺苦,再困難的也高高興興,積極主動去做,就不會產生“ 如果。。。就好了的”心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