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 1 Demo 2純陽拳有九種基本手法,稱作“五行四象基本九手”。在基本走步上,純陽拳有著“入門十八句訣”,指導純陽走步的入門方法。在純陽拳的入門功夫中,係統的簡稱為 “純陽用九”與“純陽走步”。練者一但通過這一階段,就可駕輕就熟、順理成章地進入純陽拳的煉養之境。過去由於道家以“道不亂講,藝不輕傳”的戒律所限,因此昔年劉理航先生視其為不輕傳之秘,故得純陽拳者,至今仍為少數。
古人以大自然中的五種基本物質“金、木、水、火、土”在自然循環中相互生化的規律,易化形成人體五種運動方法,從而達到對人體五髒自身的煉養。這五種基本手法稱為:“五行穿連”或曰“五行圈手”。實踐證明,長期的圈手運動,有效的鍛煉了人體“五行之寶”即心、肝、脾、肺、腎,其煉養效果明顯。
為補其六腑的不足,在五行圈手的前提下,加以形象四種輔助手法的運用,而得傳導六腑的煉養,又曰“四象活絡”。共成九種基本手法,從而得到五髒六腑的全麵鍛煉。不僅如此,這九種基本手法在純陽拳的運動中,能夠起到連絡上下,貫通內外的防守作用。因此將其九種基本手法簡稱為“純陽用九”。其易化的運動技術,是步入純陽拳術的入門之階。純陽用九的基本運動內涵,在純陽拳術運動中,象一條中心線連通上下及內外,起到貫通純陽拳136勢的紐帶作用,動作的靈活演化,環環相套而形成穿連不斷的行拳風格,是純陽用九的基礎作用所致。
有了純陽用九進而結合純陽走步,是步入純陽拳的必由之路,倘若煉者不注重到這點,妄說掌握純陽拳則是不實之說。純陽走步以自然的屈腿走步為準則,長期運用屈腿走步,能夠得到身沉、氣沉、力沉的效果,從而使氣順氣守下焦;不僅如此,由於屈腿的作用,能夠增強膝力,膝屬大筋,為陽明經主之。長期的走步效果,使十二條經脈得到疏通,氣血和順,從而增強五髒六腑的新陳代謝。這就是純陽走步的價值所在,也是純陽用九與純陽走步相互作用的運動效果。
純陽走步以一圈而生化無數之圈,環環相套的走S之形步,循環中漸漸展開外圈所形成的圓運動,是身、手、步統一協調的結果。其整體運動煉至最高境界,其心性可專注而守一;其形同遊龍纏蛇,穿翻纏繞,形成自然流暢的運動特色,謂之:“穿纏九宮,破走八卦,安定五行”。
“穿纏九宮,破走八卦,安定五行”,是純陽拳術取“河圖”、“絡書”之象,步五行之位而成全法的煉養之道。其“穿”者,即指“穿翻”的聯合運用,意如穿進空隙之處,而完成和達到所運用的目的。亦稱“見隙而穿”。穿進則勢應神速翻出,翻出之角度亦應以取空門為目標,迫使對方防守不及,是謂穿翻之道。“纏”則內纏而外繞,重在身手之功夫,形同兩臂酷似古藤纏繞,有如龍蛇交纏之勢。其運手之法使身體各關節靈活展轉,攻即是守,守亦可攻,變化神速,含蓄莫測。運動得宜其筋骨柔活,行經脈之和順,走步履之輕靈,以動中易靜而得心安神寧,是謂“纏繞”之道。在穿纏的肢體運動中,合乎足下S之形步法,是為左旋右轉的“破走八卦”運動,從而得到養育五行的結果。
長期的實踐表明,純陽用九與走步的易化作用,所得到的煉養效果,直接對人體五髒六腑,三焦百骸起到功能性的提高。正如古譜《純陽煉養秘經》中雲:“風擺旗輪養心強,陰陽纏翅疏肝暢,內纏外繞調達脾,八字分合養肺氣,展翅雙封益腎精,五行四象手中行”。
由此可見,這五行圈手與走步運動正確的配合呼吸,長期的運動,能提高五髒功能,有益身心健康。在此前提下又以子午歸圓,展轉雲飛,涵光垂簾,雙龍滾手等配合運動六腑,從而有效的推陳出新,調活氣血而獲得修身養性,強身益年的養身之道,從而步入純陽拳之堂奧。正因為如此,勢必首先要掌握純陽用九的九種基本手法及純陽走步的十八句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