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社會的三大特征說開去 --- 也談海歸問題
洛山愚士
美國從人文社會環境角度來看有以下三大特征。
1 )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道德
體現在如下諸方麵:
(a) 法製健全並得到實施,安定的社會秩序,較低的犯罪率
(b) 腐敗少,貪官奸商少,弄虛作假少
(c) 國民總體素質較高(指教育、道德、修養、誠信、公德心、愛心等方麵)
(d) 人與人互信度較高,人與人的關係簡單且融洽(很少見到街頭公車上有人吵架)
(e) 多數公司遵守商業信用,多數員工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簡言之:購物消費放心)
(f) 優良的大學、醫院,可靠的公路通訊係統,完備的公共設施
(g) 走後門搞關係搞特權的較少(可基本做到憑本事吃飯,依所得消費)
(h) 分配相對合理,貧富懸殊指數相對合理(社會以中產階級為主體 )
2 )全民的社會(而非精英或貴族的社會[注]),因而是充滿希望的社會
體現在如下諸方麵:
(a) 保護老弱病殘,保護弱勢群體(有法可依,行之有年)
(b) 大眾產品,大眾消費(包括住房、汽車、服裝、食品、電器、休閑娛樂等等)
(c) 社會輿論真正起到監督作用(而非橡皮圖章)
(d) 各級官員都為民選,直接接受民眾監督(不好就落選罷免)
(e) 地方政府開支需市民批準,鮮有亂用公款大興樓堂館所的現象(真正的“小政府,大社會”)
(f) 官本位、大腕大款意識、炫耀家世地位者受社會鄙視(民眾崇尚平等自由獨立簡約)
(g) 不論貴賤族裔性別長幼,隻要努力就有希望(新移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h) 窮人可以當總裁,弱勢群體可以參政,少數族裔可以當總統(所謂“社會大熔爐”)
3 )良好的生活環境,優良的生活品質
體現在如下諸方麵:
(a) 教育、醫療、退休對工薪階層均有保證
(b) 房屋平均價格約為年收入的三至六倍,一般民眾都買得起
(c) 住宅區內建房受法律與鄰居約束,以保持良好的社區環境
(d) 大量公園綠地、圖書館、老人中心、體育設施,免費對公眾開放
(e) 老弱病殘衣食住行看病受教育有保障(無收入者免費看病吃藥,低收入者可免費上大學)
(f) 地方官員的政績主要以如何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品質為衡量標準(而非GDP)
(g) 居家生活健康而多元化:有時間和財物力讀書、娛樂、健身、社交,旅遊,以及進行各類業餘愛好活動(除了工作外便是吃喝應酬被視為不懂生活的行為)
(h) 在尊重個人隱私的環境中生活,在無汙染的環境中消費(因而從容淡定心曠神怡)
基於這三大特征,美國確實是一個適宜安居樂業的地方,用時髦的話說是一個“和諧社會”。當然,每個社會都有很多問題呈待解決。美國也不例外,如金融體係崩潰、醫藥係統改革,K-12 教育,槍支管理,毒品犯罪,種族歧視,社安基金赤字等問題,都與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關。其中有些問題可經研討通過立法解決,有些則需長時期摸索方能找到答案。不過這裏有一個“木”和“林”的區別。
美國法律健全,經濟工商科教各業規範,人才濟濟,想在任何領域中有所建樹都需經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不懈努力,靠“一蹴而就”或 “一招鮮”很難長久。旅美多年站穩腳後工作生活節奏趨緩,往往有“瓶頸”之感,更有昔日同窗鄰裏升發消息不斷,遂使不少人羨慕國內機會良多蠢蠢欲動卻又躊躇不前,此乃人之常情。
回國創業或是僑居海外,因人而異,見仁見智。好比中醫博大精深,當歸石榴(“實留”)皆可入藥,各具功效。然追求於官場商海股市及諸多名利圈終非人生長久之計,而滋潤在健康快樂溫飽惜福讀書養性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正所謂房不在大有窗則明,車不在華有輪則靈,錢不在多夠化就行。隻要氣定神閑品生活、持之以恒拓事業,無論在何處都能修成正果,並不一定要出人頭地才誌得意滿。
學成歸國大展宏圖,固可喜可賀,也要作因“水土不服”長期奮鬥的心理準備。東西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人際關係處事準則等方麵有著巨大的差異。時至今日,並不是遠來的和尚就好念經。據說東土的住持們現在大多隻歡迎大師級的和尚,而且是能吸引到很多香資的那種。掛單的小和尚,除非與住持有特殊關係,有可能佛念不成,連吃齋也隻得和火頭工坐在一起了。如是那樣也不要喪氣,再次去西天取經就是了。紅軍曾經四渡赤水才奪取戰役勝利,海龜為何不能二下西洋以重新規劃人生?
定居海外的,一部分人已落地生根,心安理得地過起了和諧的看似平庸的生活;而另一部分人仍在搜尋著他們的歸屬感,並不時無奈地分析著歸留的利和弊。華人在海外照樣有“水土不服”的現象。與此同時,新一批的留學大軍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成師成旅地開向北美、西歐、澳大利亞和新加坡,而這一趨勢並不因國內的經濟起飛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就這樣,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人們在留學和海歸的兩股人生道上堅忍不拔地上下求索。
其實隻要過得安逸,在哪裏並不重要,大家都是地球公民。濟公佛爺當年遊走人間時曾吟唱一首打油詩,曰:
南京豐收南京去,
北京豐收北京去,
倘若兩地都豐收,
黃河兩岸度春秋。
筆者將後兩句改為“但願中美皆富強,西海兩岸任徜徉”,謹以此與各位共勉。
[ 注 ] 有關美國是一個全民的社會,筆者是這樣理解的。美國確實有很多精英,不過他們大多都過著不顯山不露水的平民生活。卸任副總統高爾出外演講時經常一個人拽著個拉杆輪箱穿梭於機場間。筆者曾不小心與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吃過一頓飯,如果不是朋友介紹,這個和氣的老頭跟你的鄰居沒什麽兩樣,看不出有什麽“大師、巨匠的風采”。與其他精英的交往也給筆者留下了類似的印象:謙卑,和藹,低調。再看他們的名片,除了姓名職位稱呼(如教授,副總裁,醫師等)就是聯絡方式,絕無“欽點翰林,兩榜進士,太子少保,加尚書銜”之類花裏胡哨的東西。其實精英就在你身邊,而你可能就是其中一份子。隻不過精英大多來自平民喜好平民生活,因此顯得比較平庸罷了。
美國當然是由精英來治理的。但這不意味著精英們可以隨意更改各項政策,占有不屬於自己的社會所得,或淩駕於法律之上。精英在社會中的職責與作用是代表全體人民並為全體人民服務的。每一項重大施政方案都需經過人民審議和公投,一旦通過,精英也必須和人民一道遵守所製定的法律。聯邦官員因逃稅漏稅被罷免並課以罰金是一常見的例子。在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精英和別人一樣回到了平淡的私生活中去。總之,受法律和輿論的製約,精英在美國想要成為呼風喚雨的“人上人”很難。
林肯總統說過:“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筆者認為,這句寫入美國憲法的名言也一樣適用於美國的精英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的確是一個全民的社會。
歡迎來訪,多謝支持。北村有空會寫一些旅美的經曆,包括自然,科技,教育等。關於生活方麵,正在寫《美國的衣食住行》係列。
還請多指教。
歡迎來訪。
你不膚淺,你來談談啊。
歡迎來訪,謝謝評論。退休後兩邊都住住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如經濟條件不是問題,那裏開心就在那裏過。
多謝您的支持。
除非身臨其境,豈能感同身受。每個人的境遇不同,看法自然有異,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一味地隻是口頭攻擊博主“在美居住時間很段”“崇美之徒”之類無聊話語的做法,更是表現出他們自己的心虛和來路不正。
在美國工作居住,稱讚這裏相比之下比較完善的製度,並不算得上崇美賣國。隻能說是比較客觀。無論在哪裏,永存一顆愛中國的心,希望自己的祖國有一天能也這樣的完善。那才是真正的愛國。
整天交美國的稅,又酸不溜球發牢騷的,很可悲。沒有人強迫你們交他們的稅。
你有沒有發現,這裏反對反駁你的人,沒有一個能反駁你說的那些事實。
因為,事實就是事實,是反駁不了的。
這個事實不存在賣國,不存在崇美,不跟任何政治傾向掛鉤。它就是一個簡單的事實!
喜愛總是把陳述一個事實也跟政治掛鉤的,來路很可疑。
謝謝您的評論。在這個環境裏待久了,可真是比出國那時“單純”了不少。算不上崇拜,基本是個人經曆的一個總結。可能有點理想主義罷了。
那是,美國說到底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
謝謝來訪與鼓勵。
可以說,中國人目前所遭受的困難,美國人當年也或多或少地經曆過。
Agree, but the results may vary.
Can't agree more. Well done. Thanks.
多謝諸位網友來訪。由於來訪者較多,不便一一作答,致歉。
(1)多謝大家評論,無論是鼓勵的,還是批評的,都歡迎。
(2)本人跟許多留學生一樣,以學生身份出國,讀書,工作,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以上。個人能耐不大,能有現在三十畝地一頭牛的生活,很滿意了,從來沒有“歸是不歸”的煩惱。
(3)文中所列各條,如窮人看病上大學等,有的是親身經曆,有的是耳聞目睹。限於個人閱曆,難免會盲人摸象。尊重理解大家的不同觀點。
(4)本文的目的不在比較中美兩國,而在於提出對美國社會的一個認識。文章的前半部列出個人在美生活一段時間的一些小見識。下半部則是列出人們對歸留的不同看法,認為是見仁見智的事。
(5)引用濟公詩是想說:隻要過得安逸,在哪裏並不重要,無論在何處經過努力都能修成正果,不必為“歸是不歸”而煩惱。另外,也希望中美都富強,和平共處,這樣大家在兩岸安居樂業的機會就多一些。並不沒有哪好往哪鑽的意思。
(6)同意一位網友的評論:中國正在逐漸走向強大。在二十年前,大規模的海歸是不可想象的。
(7)在美國,工作外應酬較少,相對而言,有一定時間居家娛樂旅遊。當然,為名利活得累,這樣的人哪裏都有。其實隻要想,過得安逸還是辦得到的。
祝各位順利愉快。
一;中國腐敗:共產黨一黨專政,政府有權,官員說了算,造成後果:例子1。金融危機前;發展項目,基金由政府官員發包給承包商——承包商將部分利潤賄賂給腐敗官員。
例子2。金融危機發生後,政府用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和還基礎建設欠債;同樣基礎項目和經費發包給承包商等,承包商再賄賂,政府官員再腐敗。
腐敗著發展著,大多數項目完成了或正進行著,有不少豆腐渣工程;
二,美國的情況:美國政府不是一黨專政,是由兩黨推薦民主選出,推行真正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本運作自由政府無權幹涉(不然就成立社會主義了)。
基本上是金融精英們掌控經濟,影響政府(換屆,重大政經決策)
例子1。金融危機前;金融精英們(拿著合法的年薪---數以百萬或千萬計---和不是腐敗的獎金---動碾千萬上億)搞出許多金融產品(這是他們的詞匯)以民眾的錢(股民的錢)運作“想盡辦法”貸出(投資)再賣給政府金融機構---,製造豐厚的金融利潤(他們到手的是現金)剩下巨大的是金融泡沫。他們呼風喚雨,肆意揮霍,因為有錢有勢一切都是合法的!
例子2。經濟泡沫吹爆了(實質是合法的吸空了!)老百姓成十數百萬的失業,失房,民選的政府要來救市,注資成千上萬億,可錢注出了,還沒到老百姓手裏,還沒進入工程項目,金融機構又開始收縮代款,救市款數百上千億的上哪兒去了呢?答案是合法合理的分了。
美國的“不腐敗”合法的進行著!發展的工程停頓著,就業機會的步伐倒退著!政府管不了這些精英!
對比中美腐敗,可得出什麽結果呢?
此文不是為中國的腐敗官員開脫!
每
其實任何社會隨著時間的演化隨時都在不斷積累著各種形式的冗餘和無序,到了一定程度就會以不同形式加以釋放。西方社會的不穩定主要反映在經濟領域的周期性波動,中國社會實質上仍然沒有擺脫全社會整體的周期性波動,其中有更隱秘的文化傳統原因。
總體比較起來,西方社會的演化更符合自然規律。
不覺得嗎? 在美國人人都活的很累。中國人愛攀比,愛麵子,活得更累。還不能盡
忠也不能盡孝。 平庸安逸的生活到60歲再過也不遲,何不“從心開始”,跟著感覺
走呢?拿出當年出國的勇氣,回國一年,也給自己的人生履曆添上精彩刺激的一章。
紐約市長拿一美元的工資。。人活著不是為了安逸,要不停地作事。。來到DISNEY樂
園,找個安靜優美的角落坐下來喝咖啡看風景嗎?還是到處奔走去玩不同的遊戲?
奧巴馬在長城上說:人在世的時間很短,要珍惜人生。花一年時間,給自己一次機
會。張朝陽去攀珠穆朗瑪,咱們可以去登香山嘛。
我覺這篇文章其實寫得相當客觀,當然限於各人經曆,或者也有些地方不夠準確,你們看到,指出來就是了,何必酸溜溜的?
‘竊以為’有點逢美必反的意思,何苦?這裏的人傷了你精英抱負嗎?
竊兄所言極是,樓主不像有美國的生存經曆,倒像是被忽悠了的國內精英。
中國再差,也是自己的狗窩。
“南京豐收南京去,北京豐收北京去……”,更像是一種不勞而獲的乞丐邏輯。
美國如今的繁榮,也是經由一代代人的努力而來。
可以說,中國人目前所遭受的困難,美國人當年也或多或少地經曆過。
“哪裏豐收去哪裏”也許是一種聰明的生存哲學,但實在不是什麽可驕傲的東西。
Are u kidding me?
謝謝您的來訪與評論。這次金融危機給老百姓帶來得的衝擊是70年來僅見的,其中暴露的有些問題並非短期內能解決的。
個人對美國將走出經濟危機持樂觀態度。不過人們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不得不勒緊褲腰帶。
我有幾個不同看法,不知你同意不?
1) 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現在已經發展到了金融資本的高級階段,社會的方方麵麵已經被金融所控製,這從這次金融危機可以看出,老伯性沒有工作也要先給他們金融精英發巨額獎金。
2)美國的腐敗是公開的,有遊戲規則,大家都可以玩,向公開的遊說集團,象政治募集等。但有一條,在台上不可撈,下台後可以撈,象許多政治人物下來後,到大公司任職的很多很多,都是通過改變政策(遊戲規則)老得到好處,比起在職時的拿錢辦事的受賄層次和技術含量高出許多。
3)美國的和諧是由槍支的功勞的,沒有爭吵,是因為一不能解決問題,二是後果很嚴重,搞不好,會因一句話丟命的。
畢竟美國現在有印鈔權,美元還可以買到東西,將來如何,天知道。
mh224:謝謝您的來訪與鼓勵。
南京之友:謝謝評論。同意您的觀點:每一個新來者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獲得認可。另外,美國本來就是一個警察國家,對共產黨國家來的從來就是防範嚴密。不過世界都在變化。黑人當總統就是一個例子。
尋找傑馬央宗:謝謝您的鼓勵。
flyfish:謝謝您的評論。腐敗少弄虛作假少是相對的,尤其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不然大批的留學生就不會為“歸”與“留”的問題而猶豫不決。
90-=:謝謝您的來訪。
謝謝iooooooi!
那是。連《沙家浜》中從未出場的阿慶都說,不混出個人樣兒,絕不回來見老婆。
“人上人”和“呼風喚雨”用得很形象。我將這兩個詞加入本文的注解,希望您不介意。
也許我平庸得無可救藥,看到動輒把“闖一番事業”掛在嘴上的人就想跑,怕被這些偉人“榨出皮袍下的‘小’來”。
基本同意您的看法:中產階級在稅收社會福利等方麵討不到任何好處。
年收入在10萬美元的上長青藤學校大約隻交2萬學費;
年收入在10-15萬美元間的也有相應學費減免。
哈佛對年收入在18萬美元以下的均有資助。
能進長青藤學校的往往可以從某些排名不錯的大學獲得全獎。
(年收入在18萬美元的已屬上中產階級,upper-middle class.)
醫療保險對有工作的應不是問題。
養老金在金融海嘯後縮水15-40%,是一頭痛問題。
以後小孩上大學,學費自理,上個藤校,一年4萬,哪裏來。聯邦年年赤字,再過幾十年,這醫療,養老金哪裏來?
的確,金融體係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不然真會“亡黨亡國”了。
如Foolman所述,還真有一批“不太成器”的火星人在美國定居了。
樓下叫“竊以為”的女子,您這樣劃分男人女人,是否有些生猛?偶既不在金星,也不在火星,就在咱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