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山愚士
穀歌(Google)威脅要退出中國,其實是西方商業談判中一個常用的伎倆,IBM、微軟、雅虎等公司均采用過。沒有公司正式行文,由某個高級主管(多半還是副職)通過非正式渠道(如博客、采訪、即興發言、內部電郵等等)故意或不經意地對外吹吹風,試試水溫,以期在日後談判中有較大的回旋餘地。萬一放錯了風也可說是那位主管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場,所謂兵不厭詐是也。不過這次的對手是中國政府,穀歌似乎別錯了苗頭,於是引起了意識形態的碰撞,網民的議論紛紛,以及政客媒體的喧囂。對平頭百姓來說,不外乎多了一份茶餘飯後的論資罷了。
有意思的是,政客和部分網民都願意從政治化的角度分析問題,而穀歌與中國政府卻都致力於淡化事件的政治色彩。以北村愚見,事態並不複雜,無非循以下四條演變。
(1)商家從不做賠本的買賣。隻要能賺錢,沒有一個公司的主管會腦袋灌水,自動離開中國這個新興市場,穀歌也不例外。除非政府強迫外國公司以商業機密作為在中國經營的交換條件,沒有吃飯的家夥還做什麽生意。
(2)所謂 “黑客”“知識產權”“ 網絡自由”等問題都是穀歌的一個幌子,進可對中國施壓、退可對美國政客和股民們有所交待。然而,與許多在中國的五百強公司一樣,穀歌絕不會單純為政治因素而放棄商機。穀歌也從未說過不遵守中國的法律。這是中國政府在輿論上壓穀歌的一個說辭。雙方在釋放煙霧後,才會緊鑼密鼓地在私下討價還價。
(3)中國政府還處在大力“招商引資”的階段,絕不會輕易趕走穀歌。穀歌一個公司並沒什麽了不起,趕走穀歌的後遺症可不好治。這才是政府官員所關心的。
(4)穀歌與百度是互補的。沒錯,百度更適合國情,占有市場的百分之六十理所當然。可別忘了,網上搜索谘詢是無國界的。穀歌在中國以外擁有的信息資源是其它公司難以望其項背的,因而占有市場的百分之三十也是實至名歸。所以中國還需要穀歌,至少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如此。
總而言之,共產黨是會讓外國資本家繼續在中國賺錢的,各省市縣的頭頭腦腦們不是整天設宴款待懷揣鈔票的“美軍”“皇軍”“國軍”甚至“偽軍”嗎?
那麽穀歌還會離開中國嗎?記得日本電影《追捕》中有一個情節 -- 壞人對杜丘警長說:“多麽藍的天哪。朝倉不是跳下去了嗎,唐塔也跳下去了,現在你也跳下去,快跳啊!” 杜丘沒有吃 “中樞神經阻斷藥”,自然沒有從樓頂上跳下去。穀歌的高級主管們也沒吃這種藥,隻要不涉及公司的底線,當然會留在中國。
如果穀歌最終留在中國,一定是在裏子得到了好處。那麽麵子呢?中國隻要穀歌鄭重聲明遵守中國的法律就OK了。西方的政客媒體還會喋喋不休地侈談人權問題。網民中一部分人會為穀歌在正義麵前碰了一鼻子灰而興高采烈,另一部分人則突然發現穀歌把所有的人都忽悠了。那個在博客“泄密”的穀歌高級主管呢?他在年底將收到一張巨額支票,獎勵他在商業談判中的卓越表現與領導才能。
[洛山愚士(原創)2010年1月19日。作者保留版權,引用請注明出處。]
謝評論。
穀歌也有不少抱怨。這些是是非非都在穀歌與中方談判的議題之列,但不會對大眾公開。到了最後,如果穀歌沒有賺錢與發展的空間(即所謂“裏子”),也就沒有必要賴在中國。同理,如果政府認為穀歌在中國的主要目的是煽動與顛覆,自然會將其掃地出門。現實的狀況因該在這兩者之間。
本人並非穀歌的粉絲。穀歌在中國的主要目的是賺錢,這次“發難”的目的也是為了賺錢。個人認為協調的結果是穀歌留下,雙方在今後政經活動中達成一定的默契或約定。但不論何種結果,穀歌與中方對外的解釋都是冠冕堂皇的。
===
看的不對!
穀歌當然有對中國惡意宣傳的企圖和事跡啦!
西方的大商人的政治背景都很強的!
謝謝來訪。本人傾向於從商業角度看此事件,雖然它具有一定政治色彩。
資本家隻看重裏子,臉皮厚著呢。
群思兄所言及是。就是這麽個理兒。
多謝評論。
美國代表已經就“網絡自由”等問題與中國政府展開談判。私下進行的會談就不得而知了,但肯定有。這些都是穀歌引起的。總之,穀歌的這一招,無論勝敗,都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損失。
穀歌在商言商,玩政治牌,但不會為政治而犧牲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