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人妹妹的女兒和一個名叫近藤的日本人結婚了。都說日本的年輕人都很開放和現代;但從他們相識到結婚的一年多的時間裏,我還真沒發現他們開放和現代到什麽程度。跟近藤幾次聊天中我發現這個叫近藤的日本人對旅遊和吃中國菜兩大愛好,特別是北京的烤鴨,每次他到中國無論怎麽忙,他都要抽出時間光顧一、兩次,不僅他自己吃,而且每次回國時烤鴨都是他孝敬父母必帶的禮物。
和別的日本人不一樣的是,我們之間的交流都是用漢語,盡管他的漢語水平不怎麽高,但彼此之間都明白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有過一段接觸後,我真的開始喜歡上他了。特別是在飲食就餐方麵,他從不挑食,不論是在外麵就餐,還是在家裏自作,他總是一次、一次的表示:“好吃”。
有一次他來我家時正趕上吃飯,因為事前沒有準備,我愛人甚至還把我們家自己燉的鯰魚也給他揣上來了。一來鯰魚的形象醜陋,再加上清湯寡水,沒滋沒味,所以我就讓我愛人又把那碗鯰魚端下去了。
近藤馬上問我:“那是什麽菜?”
我不知道日語怎麽說,就拿了一張白紙,給他畫了一張鯰魚的畫,特別在鯰魚嘴的兩邊還加了兩條胡須。
近藤看了後哈哈大笑,並用湯匙舀了一口後,連聲讚歎的說:“好吃,好吃。”
沒想到我們那純沒有準備的飯菜,他倒吃得津津有味。從此以後,他來我家吃飯我就沒有什麽可以忌諱的了。
他們結婚後的第一個夏天,近藤來信告訴我:他們休假了,他們夫妻準備帶他們的父母一同來中國,除了到北京旅遊之外,還準備到內蒙我愛人外甥女的原籍人回拜一下親家父母。
他們一行四人在內蒙古大約小住了一個星期,回到北京後我們又聊了好多話題,其中最多的是他們在內蒙見到了驢,大概日本語中沒有“驢”這個詞。所以,近藤的一直把驢叫:“小馬”。
近藤的父親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也說:他也第一次看到這種“小馬”,而且特別讚賞這種“小馬”如何的勤勞和“善良”,甚至在它們幹活的時候,都不用主人去操心,隻要用一塊布把驢的眼睛蒙上,它就可以拉著磨盤一直走下去,而且你不叫它停它絕不會偷懶停下來。
他們都覺得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他們還讓我看了他們在內蒙拍了許多關於驢的照片,有拉車的、有耕地的、也有拉磨的……
外甥女也說:“他們在內蒙隻要看見驢,非要親手去摸一摸不可,發現有人用鞭子打驢的時候,他們甚至還要去製止,幸好人家聽不懂他們的話,不然非鬧出不少笑話來……”
我小聲對外甥女說:“幸虧他們沒有看見殺驢,如果他們看見殺驢了,更要為驢打包不平了……”
說得大夥都笑了。
因為近藤的父母不懂漢語,見我們都笑了,感到有點莫名其妙,就用日本話問近藤。
我馬上說:“中國有句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對人類的貢獻太大了。”
近藤把我的話翻譯給他的父母後,他的父母都一個勁的搖頭……
在他們回國之前,我陪他們在北京近郊轉了轉,還老人家眼尖,突然發現一家餐館的廣告牌上畫有一匹驢,旁邊還畫了一個火鍋,火鍋周圍還畫了許多裝滿肉片和佐料的盤子,即使不認識漢字也會明白:這是一家驢肉餐館。
我什麽也沒說,馬上領他們繞過去了。
我邊走邊對身邊的近藤說:“你這個美食家,想品嚐一下驢肉麽?”
他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哎,不,不,不……”
他們一行回到日本後,近藤在給我的電子郵件中還多次提到了“驢”。
他說:他回國後專門查了字典,仍然不知道用日語怎麽稱呼“驢”;可在漢語的成語詞典中,關於驢的成語卻很多,他舉例說:什麽“驢唇不對馬嘴”呀,“騎驢看唱本”呀,“黔驢技窮”呀,還有什麽“驢脾氣”、“驢肝肺”等等。
最後,他還說:他最不能忍受的是那句“卸磨殺驢”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