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手

遵道貴德,道法自然,健康養生,圓滿人生
正文

懷念張龍誌教授我的好伯伯!

(2010-05-31 15:45:21) 下一個

懷念張龍誌教授我的好伯伯!

張淑京

龍誌教授生前和父親是誌同道合在養豬這條戰線上的莫逆之交。文革期間,家父在北農大被造成反派學生關進了牛棚,而我就自然而然的淪為“黑五類”了。照例必須上山下鄉,接受改造。那時我是北農大附中初二的學生,被指定分配到山西垣曲縣插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臨行之前,我到關押我父親的牛棚去看望他老人家,見麵時彼此隔離很遠,不許靠近,隻見我父親,強忍住淚花,因怕我難過而失聲痛哭。兩人雖有千言萬語,但也說不出來,也不敢說出來。最後我父親隻對我說了幾句話,他說:“到山西垣曲插隊,改造世界觀很好。垣曲縣是晉南的好地方,要好好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在山西的太穀縣山西農學院有我的好朋友張龍誌教授,有困難可找他老人家幫忙,他一定會盡力幫助你的。”監視我們父女談話的造反派紅衛兵,逼著我們父女早點分手,因此沒談五分鍾就把我趕出了牛棚。我遠遠望著父親依舊在牛棚的門口,靜靜的望著,終於在見不到我的身影後,才悵然而返。這場生離死別的情景,永遠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銘記在心靈深處是難於泯滅的!

我離開可愛的古都北京是19681217日,星期二,陰曆戊申年十月廿十八日,因此我把那天的月份扯了下來留作我這一生唯一值得紀念的一天,月份牌上還在上首印著毛主席語錄,是這樣寫的“大風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我永遠記住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導!

我在抵達山西垣曲縣後,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媽媽和二哥,信的最開始寫的是: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媽媽、二哥並轉告爸爸:

您們好!我們的路程是這樣的,17日下午130分到學校(農大附中)集合,全校開了歡送會,還戴上了大紅花。開完會後,到農大校門口上專車。我們四個人,一人一座,到達北京火車站時已是下午三點鍾了。在車站上的人很多,好不容易找到了三姐(張淑安)和四禿(張淑文),我們這一幫還合了影。三姐給我買了好多好多桔子,後來又看見了張白陽(獸醫解剖專家張鶴宇教授之子)又給了我們好多好多萍果和桔子,又看見了張偉(張鶴宇教授之女),又給了我一盒吃的。我的兩個書包裝得滿滿的,還是裝不下這麽多,隻好把桔子裝進大衣口袋,都裝得很滿,還裝進了王先國(農大教授王在德之女)的口袋裏。吃的東西簡直是多死了。我們到了車站,心情很是激動,因為我們馬上就要離開北京了,離開我們的小夥伴們了,但是我們也很有信心,把祖國的農村建設好。在車站好像沒有多少時間了,一會兒就得走了。 我們在車廂裏都找好了座,火車還有兩分鍾就要開了,車上車下的人心情都很激動,我們都爭著握了手,“哭”當然是避免不了的了。我們都依依不舍的和小夥伴們握了手。為了建設祖國的新農村,為了縮小三大差別,認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觀,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們必須到農村去,和貧下中農相結合,我們都是生在新社會,是在紅旗下長大的,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輩們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勞動人民的血和汗把我們養大,我們回到勞動人民中去,這是天經地文義的事。

火車開動後,車廂裏是一片哭聲,待了一會兒就好了,在豐台站停了一下後,火車繼續前進。下午525分到高碑店,650開出,705分到保定。……後又停了好幾站,這時天已黑,看不清楚是什麽站了。八點請示(當時規定每天早請示晚匯報)後發飯,一人發給8個圓形小麵包,一根很大很大的臘腸,是三頓飯的,但是我們幾個人到今天還一動未動。從那天起到昨天中午,我就吃了一個我自己帶的果子麵包,還吃了兩個周平同學給我的小豆包。我們簡直都吃不下飯,可能是吃零食吃的,要不就是心情太激動了。我們是18日也就是昨天下午340分到達垣曲縣的,坐了整整23個小時的火車。對了,在車廂裏我們還挺快樂的。在火車向山西開的時候,我們一路看的除了山就是丘陵,除了丘陵就是山,很少看到平地,當車快到垣曲的時候,我們全車廂都很激動,都等待著看看垣曲是什麽樣子的。這時車廂裏也沒人吃,也沒人樂了,都在注視著車廂外,因為我們經過的除了山還是山,要不就是丘陵。突然,火車開出了山地,前麵看見了平地、房子、樓房,全車廂的人都叫了起來,那個樣子簡直是樂死人了。我們的心情也是如此。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垣曲縣了!我們下了車,縣裏很多人都敲鑼打鼓的歡迎我們,我們都十分激動。後來我們又坐上卡車到縣招待所去,也就是現在我們這裏,又開了歡迎大會。我們來垣曲縣的總共有600名學生,我們先在縣裏學習,休息兩天,在縣裏先分好隊。我們這隊有我、陸超英、胡家壟、周平,周捷、付和美、劉冬冬、田影義和田影義從她們學院裏帶來的一個女孩同學。我們幾個都很好,團結的很緊,再加上附中的幾個男生,他們都是周捷、付和美她們班的,很能互相幫助,我們來縣裏把箱子和行李拉來,是男生幫我們搬,到了公社也是他們幫我們搬的。我們都很團結,互相幫助,可能也有農大的9個男生,我們來這是高中,初中穿插著來,我們早已和帶隊的老師說好,我們自己分好隊。

可能明天就要下到公社去了,我們在縣裏夥食吃的是饅頭、玉米麵絲糕和小米粥。我們來到這裏真是快樂極了!

接到信先別回信,等我們有確實地點後再給您們去信時再回信吧。代問小李老師,賈舅奶奶,黃伯母好!

小妹1968.12.19於垣曲縣

縣裏有銀行、商店,人很少;我們北京青年一來,給那裏增添了不少朝氣。

 

爸、媽、二哥:你們好!

上麵的信是我們17日到達垣曲縣時寫的,今天我再把我們昨天到公社的情況寫一下。對了,我們在火車上的東西簡直是太多了,我們在火車上吃的都直鬧肚子;在火車上沒到臨汾前,我們看到了一大片平原,一眼望不到邊,我們19日晚上吃的是牛肉丸子。

我們昨天早上吃完飯,就坐汽車到公社來了,是1240分到的。社員都特別特別的歡迎我們,夾道歡迎,剛到公社就開會,歡迎我們後,給我們帶到住處。我們住的是窯洞,窯洞特別大,我們宿舍住14個女生,我們隊隻有14個女生。男生占一個宿舍。隊裏共有23個知識青年。窯洞設的地方特別好玩,好像還挺秘密的。

窯洞內白天也要開燈,不開燈裏麵很黑。我們一到這裏,社員幫我們安燈,特別特別的亮,還幫我們收拾,對我們特別熱情。我們吃的就是饅頭和麵,因垣曲縣盛產小麥。我們這裏的人很團結很團結,就象一家人一樣,我們都是自願結合的,7個女生,5個男生;我們打算過新年熱鬧熱鬧,故此把我們帶來的東西如麵包等儲存起來留著過年吃。這樣就好象比在家過年還快樂。我們行動特別特別的統一。我們住的地方是四麵環山的一塊平地(我們這山較高,但當地人都不認為是山,說是丘陵,說還有比這高的叫山),風景特別的幽美。我畫的地積小,我們看的特別的遼闊,我們到這還看見了竹子。我們一到這看到大隊的地方建設的很好,有大片的麥子地,我們都打心眼裏高興,我們一到這就愛上了這裏的山山水水,特別是愛上了這裏的貧下中農,我們雖然離開了北京,離開了自己的父母,但是這裏的貧下中農對我們特別的好。我們下去了解好幾個社員,他們都說我們隊是全公社最好的隊。可吃的東西最多,如水果就有蘋果、桃、核桃、杏,還有紅薯(甘)……我們夏天的菜有黃瓜、西紅柿、茄子……凡是北京有的,我們這都有。這裏簡直是太好了,天氣一點也不冷,比北京熱多了。他們說,我們這現在就是最冷的了,可是我們覺得和北京的春天一樣,真是風和日暖。這裏人說話都特別“神”,比方說“熱烈歡迎北京知識青年來我們隊安家落戶”一句,他們要分著喊“熱烈歡迎”一句,“北京知識青年”一句,“來我們隊安家落戶”一句。這裏有60戶人家,284口人,500多畝土地,70多頭牛,200多畝水澆地(不是稻田),10匹馬、180隻羊,平均畝產400多斤、這塊兒是半機械化,有播種機、脫粒機、磨麵機、碾米機。電燈是文化大革命中才安的,有兩年的曆史。我們的燈泡是100度的很高。

我們該吃飯了,下次再談。

小妹1968.12.21於垣曲

 

在農村插隊向貧下中農學習的歲月裏,深深體會到養豬與農業生產的密切關係,農家養豬,一為食肉,二為借以造肥以增加農作物產量。山西農村貧困,大量用精料養豬是有困難的,故采用以青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料的養豬方針。這也是張龍誌教授的一慣主張,也是適應山西農村實際情況所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大隊有意指派我搞這項工作,我考慮到有山西太穀張龍誌伯伯的支持,便大膽的承擔了這項工作,我在1969115日《人民日報》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說:“科學院科技人員走出實驗室和貧下中農一起研究試驗,創造出簡單易行的醣化飼料生產方法。用醣化飼料喂豬。既省糧,又省錢,豬吃了長膘快,抗病力強,深受貧下中農歡迎”。

“新華社十二日訊:中國科學遺傳所革命科技人員和附近人民公社的貧下中農一起,大搞醣化飼料,共同創造出一套十分簡單易行的生產醣化飼料的方法,醣化飼料獲得了迅速推廣,受到廣大貧下中農的歡迎。”

為此,我寫信給張龍誌伯伯,想到太穀山西農學院學習醣酵飼料的製作方法,他複函歡迎我到太穀縣來,我當即向大隊長說明我的設想,他們同意了我的意見,遂即離開垣曲乘火車到太穀來,拜見了龍誌伯伯,他特別高興,並對我說:“我和仲葛教授相交多年,情同手足,你就和我的女兒一樣,千萬不要客氣,可住在我家裏,我帶你到我校的實驗豬場參觀,學習養豬實用知識和技術,此外,我讓我的三小兒張文燦,他現在就在學校的實驗豬場工作,請他介紹你有關製作醣化飼料的方法,希望你好好學習,學成後回垣曲縣生產隊發展農村社隊的養豬生產”。老人家和藹可親、誠摯而熱心的關懷,使我大為感動。在文燦同學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下,我不但學會了醣化飼料的製作方法,還學會了科學飼養管理種豬和肉豬的新方法。我在太穀山西農學院張龍誌伯伯家住了兩周,並特別得到張師母曾桂琴媽媽的熱情款待,至今記憶猶新,在紀念龍誌伯伯逝世10周年紀念之際,特寫此文以ÕI懷念!

1996617日於北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