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業大學 李瓊華
我與張教授第一次見麵,是在1959年在華南農學院,那是在編寫《養豬學》教材會議上,當時我剛畢業不久,是來參加旁聽的。張教授對我很客氣,他說:“歡迎您來參加會議,希望多多提出意見”。張教授很謙虛,對人很友好,他經常和大家談笑風生,共同歡唱;先生平易近人,對別人提出問題,有問必答,使人樂於和他接近,談心,先生是我們良師益友,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張教授是一個實幹家,一位愛國主義者,他考慮問題都是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提出先生觀點,在我們第一次編寫“養豬學”教材時,他根據我國農村養豬飼養水平,提出:以青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料養豬辦法,並編入教材中。同時根據我國養豬飼料,多以玉米為主, 又提出改革養豬日糧計算單位,把西歐大麥單位和蘇聯燕麥單位,改為玉米單位。當時雖然試驗設備條件比較困難,但他花了許多時間,把養豬飼料單位,換算成為玉米單位,提供大家使用,在當時養豬生產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張教授為人誠實樸素,作風穩重正派,深受養豬同仁的尊敬。1978年在山西農業大學集中討論修改教材時,他是主持會議者,但先生一直回家吃飯,在教材會議結束時,他還設家宴招待全體編寫人員,先生雖有高血壓,但由於他很高興,與大家頻頻舉杯痛飲一場。他這種熱愛同仁的崇高品德,使我們永遠懷念在心中。
張教授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先生一生忠誠教育和養豬事業,1982年在他生病時間,還積極籌備養豬學教材修改工作,他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張教授去世10周年之際,我回憶他的往事,作為我們對先生永遠的懷念!
附:1978年全體編寫人員合照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