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手

遵道貴德,道法自然,健康養生,圓滿人生
正文

緬懷龍誌

(2010-05-31 15:09:55) 下一個

緬懷龍誌

太原五中 洛敘英

龍誌離開我們已經十載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親友們的記憶中;他對事業和理想的敬業精神,他為祖國為科學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給我們心中刻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他對朋友的真誠和出自內心的關懷,對晚輩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的教育更使我們感佩異常。

他和惠之(我愛人)是老同學、老同事,共同經曆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烽火,共同享受了解放後“中國人民站起來”的自豪,也共同遭受了十年洗劫的災難。我們之間值得回味的事很多,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惠之去世後我們的幾次接觸,它們雖是漫長生活中的幾個瞬間,卻能從一個側麵反映龍誌的閃光的品德。

記得是一九七一年八月底惠之去世後不久,我還不能從悲慟中自拔,特別想找老朋友敘敘衷腸,便到了龍誌家。他深情地對我說:“惠之去了,我不能親自到墳上祭奠他(當時他們都是“反動權威”,不敢交往),隻能遠遠地望著他的墳地祝他安息…… 而後他懇切地勸我:“敘英,孩子們還小,如今兩個人的擔子落在你一個人身上,你一定要堅強起來啊!”當我奉還以前向他借的錢時,他拒絕接收說:“以前的事一筆勾消。”我為他的盛情所感動,卻堅持還了錢,那可能是出於我的自尊心和自強吧。以後我每到他家,他和桂琴總是非常熱情地接待。七一年底,我住在太原,孩子仍在太穀插隊,當他四處奔波尋找回城的機會時,龍誌一家給了他父母般的照顧。這深深的友情,真摯的關懷是龍誌待人誠懇熱情的可貴品質的反映,我鉻感在心,並受到極大的安慰和鼓勵,走出了生活的低穀。

他不僅善於幫助朋友,更善於教育晚輩。當四人幫的“讀書無用論”汙染著人們的靈魂的時候,他卻始終堅信“知識就是力量”,堅信科學在建設祖國中的重要作用。他用了一個巧妙的教育方法激勵孩子們認真讀書。記得他親口告訴我這樣一件事:一天,他把他所有的書放在平車上對孩子們說:“這些書對我沒有什麽用了,我要把它們賣掉。如果你們覺得可惜,覺得還想看看,那我就留下。”孩子們領悟了他的意思,堅決要求爸爸留下這些寶貴的財富,並從此認真自學起來(那時高考未恢複),憑著自學打下的基礎,他們先後順利地考上大學、研究生、出國留學,而今在科學上、事業上都取得顯著成就。

龍誌相信知識,相信科學的觀念更強烈地表現在他本人終生不渝地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農業科學上。生前他呈飲譽全國的養豬專家,在養豬事業上取得很大成就,對發展祖國農牧業做出可貴的貢獻。這成就,這貢獻是來之不易的。他出身貧苦,從青小青年時代就負笈他鄉,半工半讀,艱苦勤奮地讀完中學、大學,考取了留美深造。回國後,人把全部汗水和心血拋灑在祖國的教育事業和科研上。十年浩劫中一度奪去他從事科研的權利,他非常痛心,懇求住在豬舍,改造思想,實則借機觀察豬的生活動態,暗中繼續科學研究。他這種對科學事業的癡迷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打垮四人幫後,結束了“知識分子是臭老九”的時代,龍誌的一切也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和讚揚,緊接著他光榮地被選為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這是他在政治上最輝煌的時代,年過花甲的他,充滿了青春的活力。一次在他參加全國人大回來路經太原時,在百忙中來到我家,滿懷激情地告訴我,國家拔給他一筆科研資金,他將用此大力開展養豬的科研項目,同時積極介紹引進國外在這方麵的先進經驗。為此他提出要我在文字加工上助他一臂之力。我說我的外語丟久了,且不懂專業,怕難以勝任,他卻一再懇求,我為他的誠懇和執著所感動,勉強答應了,他才欣欣然握手告別。回農大後他找到一位專職秘書,此事就作罷。但通過這一瞬間的接觸,使我更深一層看到並理解了一個為祖國科學事業無私奉獻者的高尚靈魂,也更加引起了我對他由衷的崇敬。

十年前,他猝然辭世的噩耗傳來時,我和孩子們是怎麽的震驚和哀痛啊!當我們了解到他是在積極準備資料去北京參加科研會議的前夕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麵去世時,更為他的閃光的品德所感動,他為自己的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可他自己還可能認為是“壯誌未酬”,因為科學是無止境的,他的進取精神是無止境的。

數十年來,他的桃李滿天下,對他的成就和為人知之者不乏其人,能生動具體地寫出他的事跡的也大有人在,做為老朋友的我們,隻能從一些生活瑣事中寫出對他的感覺,認識和理解,這遠不能代表他的全部,但希望能起到從一粒砂子窺見宇宙的作用,並以此表達我們對龍誌老友的無限懷念和崇敬之情。

願他的在天之靈永遠安息。

 

一九九六年八月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