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載:另一個位麵的真相:1983年蘇聯擊落韓國客機

(2009-10-30 04:43:59) 下一個
1983年8月31日,269名乘客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哥拉治機場等待飛往韓國漢城的1490航班,執行此次航班任務的波音-747客機屬於大韓航空公司,其編號為55719。正當乘客們焦急等待之時,機場的廣播中卻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1490航班因為天氣原因而延遲抵達。直到40分鍾後這架飛機才出現在機場,心情稍事放鬆的乘客們這才開始登機。

  在相同的時間,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附近的軍用機場也起飛了一架同樣的波音-747客機,機身兩側也醒目地印著“大韓民航”(Korean Air Lines)的英文,以“顯示”這是一架民航客機。但是在看似相同的外表下,這架所謂的民航客機卻和大韓航空公司的客機迥然大異,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這架偽裝的韓國客機上沒有一名乘客,隻有18名機組成員(不包括乘務人員)和10名身份神秘的美國人。他們隻是執行高度機密任務的美國情報部門的特工。

  領隊的韓國飛行員為韓國空軍預備役上校飛行員陳炳勇和韓國空軍現役中校飛行員宋東維(兩人都與美國中情局關係密切)。後來空難發生後美國人始終避而不提的就是:這架偽裝客機上的兩層甲板兩側堆積著琳琅滿目的各種電子偵測和監聽設備。這些都是前蘇聯反諜報人員在日後的調查中得到的信息,這架編號為55719,而且以南韓客機為偽裝的大型客機,其實就是美國情報部門用來執行重要偵察任務的偵察機。

  為什麽大韓民航的客機會比正常的起飛時間晚了40分鍾?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美國的“雪貂-D”型偵察衛星說起。為了讓民航客機和“雪貂-D”偵察衛星飛臨堪察加半島及薩哈林島海岸線時在時間上準確吻合,必須得讓客機來等待在太空軌道的偵察衛星。

  “雪貂-D”偵察衛星用於在較大頻率帶執行雷達電子偵察任務,而當時蘇聯所有雷達和電子通訊設備的工作頻率都在“雪貂-D”的偵測範圍內。“雪貂-D”可以探測寬度為3000公裏範圍內的所有蘇聯雷達電子設備。而“雪貂-D”圍繞地球飛行一圈的周期為96分鍾。

  莫斯科時間8月31日18點45分,“雪貂-D”飛抵蘇聯遠東勘察加半島和沙哈林島地區上空,並要在這一地區上空飛行12分鍾,此時美國偵察機要保障偵察衛星在第一階段的工作。“雪貂-D”的下一圈飛行將在20點24分飛臨蘇聯上空,並將在20點30分準時配合侵入蘇聯領空的那架偽裝成韓國客機的美國偵察機,共同實施在勘察加半島的戰略偵察任務。

  這時美國偵察計劃的第二步開始啟動,偵察行動將主要圍繞蘇聯在勘察加半島南部的戰略目標展開。在偵察飛機的配合下,偵察衛星能夠監聽北方楚克奇州以及勘察加半島蘇軍在正常工作狀態和戰備狀態下雷達和無線電通訊的強度,並且準確地偵測這些目標的位置信息。

  當美國偵察機侵入蘇聯領空時,蘇聯遠東軍區的防空雷達工作強度和單位間的通信自然增大了近兩倍。而這些信息都會被“雪貂-D”所偵測到,並將這些情報傳送到在地麵接收站的美國情報部門手中。這裏值得強調的是,類似這樣的偵察活動還在薩哈林島周邊進行,整個蘇聯遠東軍區的戰略目標因此也處在了“透明”狀態。

偽裝客機在飛行過程中除了能夠接收地麵空中飛行管製的無線電指令外,同時美國的“羅蘭”-C導航係統也能夠幫助飛機在任何時間或飛行過程中確定高精度位置坐標。在空難發生後,美國對“羅蘭”-C導航係統當時與失事飛機的交互信息予以嚴格保密,同時美國官方也在“認真”調查後證實稱:有可能是大韓航空客機的機載電子計算機出現了故障,導致客機導航出現失誤。

  美國堅持將責任推卸給了一向穩定且性能優異的導航係統。然而,這一“不經意”的“非人為”失誤所造成的偏差距離,卻是偽裝客機在正常速度下整整飛行兩個半小時才能達到的距離。即使導航係統真的會出現偏差,那麽偽裝客機在整個飛行路線上至少也要有7個檢查點在確定是否偏離航向時都出現失誤,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此前蘇聯反間諜機構在調查後得出的結論是:偽裝客機所謂因“非人為”失誤而誤入蘇聯領空,根本就是預先精心策劃的陰謀,其用意是為了誘使這一地區的蘇聯防空雷達進入戰時工作狀態。

  蘇聯反碟報調查工作的結論,與英國國際民航特種研究局(獨立研究機構)對韓國客機偏離航道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1983年9月14日,英國的電視節目曾公開報道了該研究機構針對韓國客機因技術原因而偏離航道的模擬實驗結果。該研究機構使用電腦和“波音”-747的模擬飛行訓練裝置進行了模擬飛行實驗,在27種不同技術故障情況下模擬了這段航程的飛行。

  實驗結果表明,即使波音-747飛機的導航係統存在何種故障和問題,都絕不可能出現偏離航道如此之大的飛行狀況。英國科研人員還證實:即使不使用任何導航設備,僅依靠波音-747客機的機載雷達也能核對飛行區域的地形地貌,與航程區域內的地圖配合使用,也不可能如此偏離航道。

  除此之外,蘇聯反諜報部門事後還研究分析了偽裝韓國客機的飛行航線及高度,發現這架“韓國客機”的飛行高度比正常客機的高度要高,而且從航行中的不斷機動也可看出“客機”飛行員對可能遭到的攻擊早有預見,顯然是在刻意規避蘇聯防空部隊以及殲擊機的跟蹤。

  這種刻意的規避更清楚地說明,這架“客機”的飛行是接受了來自美國遠程地麵指揮中心的指揮,而且通過自身搭載的特種電子偵察設備,正在執行高度保密的特種偵察飛行。也正因如此,最後在蘇聯殲擊機的脅迫下寧肯冒被擊落的危險也不願意迫降蘇聯機場接受檢查。

  在“韓國客機”侵犯蘇聯領空過程中,參與偵察任務的除了太空軌道的“雪貂-D”偵察衛星外,還有兩架美軍的RC-135偵察機在衛星未抵達遠東區域前,沿著庫裏斯克山脈在進行巡邏飛行。同時侵入蘇聯領空的還有一架美軍的E-3A電子預警機,負責偵測蘇聯遠東軍區派出的蘇-15戰鬥機並協助“韓國客機”導航。

從8月31日到9月1日淩晨這段時間內,遠東軍區正經曆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成體係的大規模複合偵察。這種大規模偵察活動即使在朝鮮戰爭中也沒有出現過,嚴峻的威脅迫使遠東軍區向莫斯科進行了緊急匯報。

  在征得莫斯科的同意後,駐在遠東軍區雄鷹軍用機場的蘇聯少校飛行員阿西波維奇,駕駛著蘇-15戰鬥機緊急起飛攔截“韓國客機”,最終在1983年9月1日莫斯科時間0點43分向“韓國客機”發射了兩枚空空導彈,其中一枚擊中了“波音”-747的左翼,另一枚導彈擊中了尾翼。

諾言如何編織成了“真理”  

  就在蘇聯飛行員在薩哈林島附近擊落這架“韓國客機”後幾個小時,韓國立即通過國內廣播宣布:大韓航空公司1490次航班的客機在飛行幾個小時後,由於技術原因迫降於阿金納瓦島,而且迫降地點距離美軍基地不遠。

  其實這架真正的韓國民航55719號客機並沒有在距美軍基地不遠處迫降,而是直接降落在了美國空軍基地。很詭異的是,這架航班的所有乘客中竟然高達90%都是日本遊客。

  這269名乘客在飛機上被乘務人員收走了所有無線電接受裝置和通訊器材。同時他們被告知:客機由於技術故障,將要進行為期3到4天的維修,在這段時間內所有人都將被安排住在指定的酒店內,而且保險公司將為他們的餐飲、娛樂等多項消費埋單,在飛機維修完畢前他們不能離開酒店。

  客機降落在美國空軍基地後,乘客們走出艙門時才驚恐地發現飛機已被全副武裝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日本的警察部隊包圍。美國士兵豪不客氣地對走下飛機的乘客進行搜身,檢查各種能與外界聯絡的通訊器材及半導體收音機。55719號客機的乘客也沒有入住所謂的酒店,而是直接住進了美國空軍基地內的營房。

  在美國政府將真正客機的乘客安置好後,預謀已久的輿論攻勢又上演了。1983年9月1日,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在美國政府的授意下,開始對蘇聯發起近似於謾罵的輿論攻擊,抨擊蘇聯政府屠殺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造成了大韓航空公司客機上近300名乘客喪生。其實就在擊落“韓國客機”的幾小時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就將早已擬好的新聞資料送到了美國各主流新聞媒體的編輯部門。

  除了美國的新聞媒體外,美國官方的重量級人物也一一亮相媒體,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及其國防部長、國務卿紛紛公開譴責蘇聯當局殘忍屠殺平民。美國參眾兩院議員也紛紛公開發表反蘇言論。就在這些美國官員高談闊論蘇聯粗暴踐踏人權時,被關在美國空軍基地兵營內的“人質”們也同樣喪失了自由。

根據蘇聯情報部門掌握的情報,所有日本乘客都得到了飛機票的補償以及數額可觀的一筆封口費,而且簽署了相關保密協議,幾個星期後被用飛機送回了日本。而剩下的韓國乘客則被美國軍艦送回了韓國,他們也獲得了可觀的封口費,並簽署了相應的保密協議。

  1996年1月15日,韓國KBS電視台“披露”了所謂的驚人內幕,指出“韓國客機”並沒有墜毀,機上大部份幸存者仍被關在俄羅斯的兩個收容所內。KBS電視台公布了一份所謂的中情局絕密文件,文件斷言韓國客機在遭到蘇聯空軍戰機及導彈攻擊後,成功地迫降在海上,機上人員大多幸免於難。

  中情局移花接木的手法以及韓國媒體“大膽”的想象力,讓這一推測聽起來像模像樣。就在部分韓國人呼籲政府與俄羅斯通過外交途徑接觸的同時,“傷亡人數”占絕大部分的日本卻在有意迴避,而且在追查“幸存者”的鬧劇中表現得相當“克製”。

  “韓國客機”墜毀後,在莫斯科的授意下,蘇聯遠東軍區司令特列奇楊科上將立即派遣特種兵封鎖了飛機墜毀海域,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打撈。最初蘇聯專家認定機組成員為18人,但是隨後由於發現了數目眾多的電子偵察設備的殘骸,才又將機組成員的人數從原來的18人最終鎖定為28人。

  而且後來根據發現的喪生者的遺骸,專家判定這多出的10個人並非亞洲人,而是西方人。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們是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專家。經過很長時間的打撈, 並沒有再發現更多的喪身者的遺體或遺物,這證明了當時這架“客機”內並沒有那麽多的乘客。

  據特列奇楊科上將回憶:“當時我下令組織了遠東軍區潛水員的打撈行動,整個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潛水員們每天要進行6~8個小時的打撈作業。最終打撈起18名亞洲人的遺體和10名西方人的遺體,還有他們的大量遺物:皮質上衣、鞋子、帶皮套的防雨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打撈了大量無線電偵察設備的殘骸。這些永遠都是無法洗刷或隱藏的罪證……根據飛機墜毀海域打撈出的證物,得出這種判斷的不僅僅隻有我一人,包括我的同事陸軍上將安東·卡爾努科夫,當時他負責指揮遠東軍區第40空軍集團軍,並且下達了戰鬥機升空攔截的命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