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激情和能力

(2014-04-21 07:22:38) 下一個

複活節長周末,才有點時間看顧一下雜草叢生的博客。

我看跟帖,問題集中的方麵主要是,如何把握進退取舍。這點我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首先我要假設進退取舍的選擇人,是個往技術方麵發展的孩子。因為自己走的是這條路,觀察也就限製在這個方麵。

其次我要剔除外部因素。個人成敗,有些外部因素,屬於宏觀,難以把握。比如政治,經濟大環境,除非有意識地觀察,把握動脈,大多數人也就隻能隨波逐流。

剩下的我就可以集中討論相對於個人來講,如何幫助孩子在進退取舍上做參考。

要看孩子往哪個方向發展,第一看激情,第二看能力。這兩個方麵要結合考慮。

我這一段時間跟項目,感觸很深。我接觸的顧問,分屬不同的層次。有些就是技術層麵的工程師,再上是項目經理,主要是負責和客戶的溝通和項目進展的監控。更高的是協調不同工程的策略顧問。這些工程師們全是專業人士,但是一打交道,感覺完全不一樣。

技術層麵的工程師,曾經做過我們的項目經理,工作起來一板一眼。但是在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他的溝通是個弱項,麵對我們的問題,他隻能在技術上給出沒有錯誤的答案,但並非我們需要的答案。幾次交流沒有效果,隻好另換了項目經理。

新換的項目經理,溝通就流暢了很多。至少明白我們想要什麽。技術方案也依照工程需求走。

但是我最欣賞的,是工程策略顧問。他已經退休,但是嫌退休生活太無聊,又重返職場。這是個老頑童似的人物。我剛認識他時,他就說比他更牛的工程師不多。當時我還腹誹來著,別吹牛吧。但是跟他接觸多了,發現真是這樣。他隻要沾上工程,就興趣盎然,滔滔不絕。如果有點疑惑,他就急急忙忙地去研究,不是查資料,就是問同行。看著他上躥下跳地折騰,真佩服他,幹了一輩子的工程,還對這個行業那麽有興趣。但也多虧他對這個行業一輩子的激情,他在工程領域的涉獵麵非常廣,有些領域頗有深度。所以他才能領導整合那麽多不同方麵的工程師。

沒有激情,或者說興趣,在技術方麵,很難做到頂尖。

衡量能力這東西,有個“ Peter’s Principle”。彼得定律,學商科或者組織學的可能會涉獵到。大意是,人的發展,會停頓在短板之處。除非有效著力於短板,或者限製條件因外力改變,否則無法上升。

我少時癡迷中文,喜歡辭藻華麗,文采斐然的風格。文字技巧,也有心得。但是在高中時候,發現自己的短板,是缺乏生活閱曆,以致思路狹隘,立意淺薄,大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勢,便放棄了學文一途。現在人至中年,經曆坎坷。寫文就是自書胸臆,喜歡平實的風格,更愛哀而不傷的意境。自覺倒是比年少時候寫得好了。


商科在闡述經濟現象的時候,有兩種方法,qualitative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我在少時,因為在文字上用過功,所以用文字詮釋,總覺得比用數字模型稱心順手。這種思維模式,對我的工作風格,影響深遠。

所以說,一個人,他/她一定會走到自身的短板之處。這個短板的高度,對在某些方麵有特殊的興趣,下過苦功的人來說,會高一些而已。有些短板,暫時不能克服,但是時間推移,情勢改變,短板可能消失,比如經曆的豐盈,或者技術手段的更新。可是有些短板,如果成為思維定式或者性格特點,就不太會有改進。在職場上,隻能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取長補短。

展開說,我們可能常常說,為什麽某個人在校成績很好,到了社會上反而平庸;或者某對夫妻感情很好,添個孩子反而鬧個不可開交。這就是人生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某些人構成了短板的緣故。有些人能夠突破短板,而有些人不能。我總覺得那種認為努力一下,就能突破短板的想法,意願上可取,現實上難行。

遇到短板,就要有那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心態,大局著眼,放下的越多,路越走得寬。 回首往事,我在學業,事業和家庭上都遇上過短板,也不是所有短板都克服得了。就算是現在,在別人眼裏,我的日子也是過得狼狽。可是也許是心態變好了。自己倒是覺得日子過得很有味道,每天匆匆忙忙地過去。今年的計劃還沒有完成,明年的預想已經排上日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今天第一次看你的博客,感覺你真是個有智慧又善良的女人,祝你和孩子的路越走越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