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環境對語言教育的力量

(2013-09-19 17:10:19) 下一個


新學期開始了。

女兒的學校在溫哥華公校中排名不錯,動不動就躋身榜首。因為位於豪富區,學校裏的中國孩子比較少,有也主要是投資移民的孩子。

因為想念加州的小朋友,女兒對這麽好的學校卻並不買賬。為了安撫她的情緒,我說反正就呆一年,明年就把她送到法語學校去。女兒更不高興,說自己是美國人,幹什麽要學法文。孩子畢竟大了,說出的話也有點噎人,說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我想讓她過的生活。

孩子越大越強勢,做媽的就會在心理上讓步。我想,孩子不去法語學校也行,或者去法語學校上兩年,再轉到英語學校。隨孩子的心意好了。強扭的瓜不甜嘛。

所以當開學一周後,我發現女兒在網上查詢法語教授軟件,自學法語的時候,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

第二周開家長會,在學校裏和老師,其他家長聊一聊,才發現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這個學校第一周,整個年級不分班,上大課。讓小孩們之間互相了解溝通,再分班排座。分班後,班裏的其他三個中國孩子,圍著我女兒坐座位。因為這三個孩子,都不是本地出生長大,英語上和本地小孩還有不小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剛從中國移民的孩子,課堂內容基本上都聽不懂。雙語流利的女兒,就充當了一個小翻譯的角色。為了教學方便,中國孩子們的座位,就安排在她旁邊。

因為女兒承擔了額外的任務,不光任課老師,向她致謝, 連校長都特意到教室裏來,鼓勵表揚女兒。這讓女兒很覺得有麵子。校長還問她,為什麽她能說地道的雙語,她說:“我的家庭來自中國,不允許我在家裏說英文。”校長聽了笑了一下。


由於有了這個技能,女兒在中國小孩子的圈子中很受歡迎。據其中一個媽媽告訴我,開學第二天的課間休息,這些孩子呼拉都圍在女兒邊上,表示友好,也尋求幫助。

這些中國孩子,家境都是非常富裕的。一個孩子,每天帶的午飯,都是保姆做的。另一個孩子,住在四百多萬的房子裏,母親不工作,每天送孩子上下學。(還有一個孩子的家境,我不了解。)象我女兒這樣,住在公寓裏,每天自己乘車上下學的孩子,在這個學校,很少。說真的,剛開始我很擔心,孩子在這樣一個環境,會被疏離排斥。但是學校終歸是以教育為主,還是更看重學業,所以憑借語言優勢,女兒在孩子們中很吃香。因為和這些孩子,主要是用中文交流,包括QQ, 眼見女兒的中文閱讀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更吃香的時候還在後麵。這個學校有法語課,一周兩次,一次半個小時。為了讓孩子們對法語更快的了解,老師授課時完全使用法語,隻用教具,手勢和表情配合輔助教學。 法語課,不僅對於中國孩子,而且對說英語為主的本地孩子,也是一種挑戰。

因為女兒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在全日製法語學校上過大半年。盡管她後來去了美國,再沒有機會接觸法文,也認為自己把法文忘得幹幹淨淨,但是一上法語課,那些隱藏在記憶深處的知識又回來了。 尤其是法語發音。法語發音和英語發音很接近,隻有細微的差別。小小孩分得清,大孩子就稍微困難。所以現在女兒一說法文,老師馬上就注意到了。因為其他大多數孩子,都是用英文的發音來說法文,而女兒不是。老師就問女兒是不是學過法語,並且用法語誇獎女兒,說她的法文很棒。 老師現在教的法文,女兒完全聽得明白,並且能用法文對答。因此不僅在中國小孩中,在其他族裔的孩子中,女兒的人氣也在上漲。

如今女兒上完法文課的那天,回到家總會得意洋洋地向我顯擺她的法文,並且告訴我她的決定:明年開始,要到法語學校學習。

想想這短短時間內,孩子180度的大轉彎,不禁感歎,對於教育,大環境的力量絕對大於父母督促的小力量。也暗自慶幸,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了孩子中文和法文的教育環境。當然,再往前走,挑戰還是很大的。我們這個城市,初中還是在單獨的法語學校,到了高中,就是以英語為主的學校中的一個部分,每個年級就隻有一個小班,二三十人左右。這說明,在這個逐步學習的過程裏,許多孩子並不能一直堅持下去。

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注:寫點背景。加拿大官方語言有英法兩種。在居民和政府打交道的時候,比如上庭,有權利選擇/要求法語服務。由於加拿大的首都在東部安省,法語工作的機會有七八成在東部。這樣,就決定法語學校在安省,要比在卑詩省多得多。在卑詩省學習法語的人比較少,造成雙語人才市場的供給缺少,尤其是對於語言能力要求比較高的法庭,特別需求雙語人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