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一根筋(二)

(2013-03-25 18:25:47) 下一個

通常我寫個觀點,很少再補故事的。這次例外。因為有網友說看不懂。

這麽說吧,技術分兩種,一種是“硬”技術,一種是“軟”技術。工科多“硬”技術,文科多“軟”技術,而商科,不軟不硬地在中間吊著。

但是不管什麽技術,即使有天賦,也需要時間的積累。

我的哥哥,是機械工程師。現在已經在他的行業裏小有名氣了。自己一年攬的項目,四五千萬人民幣。我這次回國,在他家裏住了一陣子。看到他真是“躺著也中槍”。正睡著午覺呢,一個電話打過來,一個項目就到手了。

有一次一個電話接完,他感歎地告訴我,那是和他合作的第一個客戶打來的。十幾年前,他剛剛到企業裏,正吃著中飯,一個電話打過來,說反應塔運作不正常,但不知道毛病在哪裏。我哥哥問了問情況,說可能是某個地方有問題。那時沒有專業軟件,靠手算。我哥哥算好填料的比率。最後問題解決了,誤差率在千分之二。以後這個企業,再有問題,指名道姓,隻找我哥哥。

當年我哥哥做項目時,非常苦。剛開始做的時候,哪裏知道標書怎麽寫。他的同學,也是同行,把標書偷偷拿給我哥哥做參考。就這樣,一點一滴學出來。競標前,他經常通宵達旦地畫圖紙。有時一個項目投標,要畫幾百張圖。

後來我哥哥除了做技術,還做市場。剛開拓市場的時候,沒有人脈積累,個人名氣也不響亮,急得掉頭發。後來路一點點地走出來,在這行業裏就立穩了腳跟。

現在他的日子雖然還忙忙碌碌,但是在行業裏得心應手。

我哥哥的本科同學,因為這個行業辛苦,也沒有找到發展空間,大多數紛紛改行。改行的同學,過得怎麽樣,他倒也不清楚。不能說,改行的就一定不如他。但是留在本行的,他的確算是做得不錯。因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士,都是他的同學和校友。如果有做得棒的,他肯定知道。

這是個硬技術的例子。

我的嫂子,是腦內科醫生。她的導師,是這方麵的專家。老太太早就退休了,醫院還每天接老人去坐陣。

要說這個老太太真是厲害。我在國內的時候,哥哥有個客戶的親戚,得了一種怪病,跑了幾家醫院,拍了n個片子,都無法確診。打電話問我嫂子,我嫂子和老太太一談,僅僅聽了病症的一句話,老太太就知道症結在哪裏。我嫂子安排這個方向細查,果然和老太太的判斷一樣。

這也是個硬技術的例子。

所以我覺得做專業,真的就要象我接觸的顧問,以及我的哥哥,和我嫂子的導師一樣,在專業裏沉下心,好好鑽進去。我接觸的這些人,從大學,到工作,都是做本行。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在行業裏就立住了腳。

我是學商科的,技術就沒那麽硬。可替代性很強。

應該說,我接觸的最成功的人士,不是做技術的。都是自己做生意,閱人無數的主兒。做生意,也是一種天賦。

所以我在寫上一篇“一根筋”時,第一句話,就是做技術,就要一根筋。不做技術,當然不能一根筋。但那就是另一個論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