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看到一個寫移民利弊的文章,講述小孩移民後,每天麵對不同的文化價值衝突,糾結痛苦,以至於做父母的常常後悔移民。
我自己倒是沒有這樣的體驗。也許我的女兒太小,不到有點懂又不真懂的年齡。
我十幾年前剛剛出國的時候,確實花了一段時間去適應新的體係。等女兒出生成長的時候,對於所謂的價值衝突,已經處之泰然。一個家庭中,家庭成員都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不同年紀的人有代溝,何況不同地區,地域,種族,國家之間的思維差異。意見相左很正常,注意聆聽,善於溝通,能夠妥協,適當保持距離,技巧性地解決衝突才是應該努力的重點,而不是強迫自己去適應想像中的最佳文化價值觀念。
對於所謂的種族歧視,在我女兒的經曆中,我還沒有觀察到。她跟著我,在加拿大,美國,中國之間不停輾轉,學習過三門語言(英,中,法),拿著兩本護照。所以,她早就習慣了和不同地區的小朋友打交道,體驗不同的文化。小孩的觀察角度,和大人是不同的。而且,親身體驗更有說服力。
最近的例子是,拿到剛下來的三年級成績,我和她聊了聊。因為她能夠流利地中英口語,學校就特意安排了兩個在美國做一年訪問學者的小孩和她在一組上課,她能隨時做翻譯。她說自己的中文很差。因為她的中國小夥伴,能夠讀中文的“哈利波特”,而她隻能讀英文的。數學習題課,在班上的孩子中,她是“千年老二”,因為她的做題速度,永遠落在一個中國來的孩子後麵。 當然,她也看到了中國來的孩子,在英文上的差距。 我想她這些經曆,對於她尊重她的血裔,不盲目以是美國人自傲,還是有好處的。
我想那個孩子的糾結,還是源於新移民的壓力。外來的人,急於尋求當地的認可。而這種無形壓力,容易動搖孩子的自信。而見識的局限,也容易讓小孩坦然於與眾不同,沒有底氣。
糾結痛苦,可能也是一種成長的陣痛。未必是件壞事情。
做父母的,與其難受孩子的痛苦,不如更積極快樂地生活,用陽光的心態感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