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為了孩子直麵自己 (補)

(2011-08-31 21:09:36) 下一個

我在寫《為了孩子,直麵自己》的時候,隨心所至,語意不確,所以造成一些網友的困惑。抱歉。

 

在我的理解裏,孩子奶奶心裏的缺憾和不甘,是用一種比較曲折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她的心理需求,也采用一種間接的方式告訴晚輩。但是由於年齡,時代這些差異,以及交流方式的不同,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交流不暢,甚至誤解。

 

孩子的奶奶年輕時長得不錯,也有發展的機會。但是沒有抓住。(我們也年輕過,知道沒有閱曆的時候,認識問題比較片麵淺薄。)可是她很好強,不肯認命。她對於生活的不滿就通過各種家庭小事發泄出來。比如孩子考了糟糕成績,老公晚回家,等等。一旦發泄起來,就象點燃的火藥,熊熊燃燒。言語之間,什麽都說,多難聽的話也能不管不顧地跑出來,不能就事論事。甚至上手開打。事後對於給家人的傷害,也不是不後悔,但是出於自尊心,她是不會認錯的,並且告訴孩子,這樣打打鬧鬧的家庭生活是最正常不過的。

 

象我在一個沒有髒字的家庭長大,第一次麵對她的辱罵,那刺激,簡直別提多大了。可是孩子的爸爸就理解不了。覺得在家裏發脾氣很正常。他援引孩子奶奶的話說:“有火當然要在家裏發泄了。打完鬧完,該怎麽過日子就怎麽過日子。”

 

我想這是她給孩子的一個誤導。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吵吵鬧鬧的,家暴更是錯誤。

 

我提起過孩子奶奶為了自己父母,從中等城市調到小城市。但是她對這個付出,實際上後來不無悔意。因為她以後沒有好的發展,和這個決定有直接的關係。另外,她和父母同住時,家庭矛盾不斷。她的父母也沒有表現出感激欣慰的姿態。所以她在孩子麵前,一遍一遍地說自己孝順,既是尋求缺失的肯定,也是一種自我安慰,告訴自己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

 

我想這是她給孩子另外的一個誤導。就是她在孩子還沒有閱曆的時候,用自己的例子,定義了孝順。所以後來她的孩子們,都陸陸續續地放棄了在發達城市的發展,回到小城市,為了讓她高興,如同她當年為了自己父母高興。

 

實際上她是知道孩子對於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能夠自己過得好的,而不是住在一起。可是這種否定自己選擇的話她是不會說的。等到孩子到身邊了,她其實並不高興,可是不說,就用挑剔孩子的方式來表達她的不滿。弄得孩子左右不是。

 

這就是兩個例子,其他類似的還有,就不寫了。

 

一言蔽之,我認為孩子奶奶和晚輩溝通有她獨特的方式。但是難以被晚輩一下子理解。我也是琢磨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過來。

 

在孩子剛開始了解世界的時候,父母眼裏的世界,和他們創造的環境,就是孩子的認知世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和能力,去突破父母能夠給予的環境局限。


事實上,母親作為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一生總會有影響。有些影響就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家庭關係的處理上,小孩的第一老師絕對是父母。

 

這就讓我常常覺得,對待我的女兒,我要特別小心的緣故。我也經常做錯事請。改起來有時也很難。但是我盡量把正確的觀念告訴她,用一種直接的方式。

 

其實自己也覺得有時在女兒麵前露醜,挺難堪的。可是總不能為了遮醜,就告訴孩子這是對的吧。我自己發展得不好,就坦誠說自己能力不夠,或者哪點沒有做好。我不能為了麵子,在孩子麵前找理由給自己塗金。我生怕誤導了她。

 

隻要她過得比我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virus88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