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勇敢對待殘缺

(2011-05-25 21:24:48) 下一個

我從小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字寫得不漂亮,就擦掉重寫;考試前都很緊張,熟記於心的東西也會看好幾遍;成績如果不拿高分就覺得失敗。在進入社會之前,我的個性給了我名校的金字招牌。

 

成家立業之後,我發現自己的追求完美的個性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和困擾比比皆是。比如處人為事,其實就應該大事不糊塗,小事裝糊塗,不能像做功課那樣認真。我剛進入社會的時候,對公司的人和事有好多看不慣的地方,不免就帶出情緒。結果無意樹敵,被人聯合收拾,讓我總覺得職場甚不如意;嫁為人妻後,也因為同樣的緣故,和老公時有磕碰。口角起來非要爭出個高低對錯出來。

 

生我養我的父母太了解我這個個性。老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老媽說:“鄭板橋說過難得糊塗。”可惜他們指點我的時候,年輕的我根本體會不出來。

 

我在加拿大獨自撫養女兒的過程中,因為生活中的不順和壓力,長期的疲憊和憂慮一點點地侵蝕著健康。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覺得好象再也不會開心地笑了,過去的痛苦經曆也象放電影一樣經常在腦海裏浮現。我幾乎每天都睡得很少,到了夜間三點以後就望著天花板想心事。這樣大概持續了兩年。期間我中醫西醫都看過,象健身,喝牛奶等等建議我也都采納過,隻是見效甚微。後來遇上一位高人,西醫,確診我得了憂鬱症,開出“知行療法”的方子。

 

我拿著方子找心理醫生。電話谘詢時,這位醫生用了5分鍾詢問我的病情,15分鍾指點我如何通過保險公司付款。放下電話我直皺眉。覺得這個醫生主要關心錢而不是病人。我思前想後,放棄了向心理醫生求助。錢倒罷了,對於那時又工作又自己帶孩子的我來講,時間精力不允許我在已經滿滿當當的時間表上再添固定一欄。

 

我在網上自行搜尋“知行療法”的信息。看完幾部書後,明白我的憂鬱症就是中國醫學裏說的“心症”。人一旦有想不通的地方,糾結的思維就像打結堵塞的血管,時間長了也會對身體的機能有嚴重損傷。有一句讓我看了如被冰水迎頭澆下:憂鬱症在完美主義者的身上更常發生。

 

我按照書上的指點的一點點調整思維方式。這點說起來很理論,也很容易。但是做起來需要自知和毅力。所謂知行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思維方式指導行為,行為影響健康。可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積累,存在慣性。要把舊習慣改變,除了時刻提醒自己,還要堅持去做,進而形成新的習慣。

 

改變思維習慣需要新的生活視角。我除了選取不同的書看,而且開始改變生活內容。我帶著孩子出去參加各種活動,也和不同的人交流。在一段時期的調整和觀察後,我發現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句話真是經典的總結。我年少時學習生活過於單純順遂,以至於在麵對生活的猙獰本質時,我缺乏一種從容和放鬆。

 

慢慢地我在改變著自己的內心。看人看事看問題都努力朝著積極光明的方向。糾結的時候,我就勸自己,說不順和失意最是正常不過。一旦有不良的情緒出現,我就深呼吸,嚴厲告誡自己要打住。最多的鬱悶就是覺得自己這樣碌碌一輩子,真是一種失敗。而這樣的年紀,再做什麽都有一種晚一拍的感覺,沒有做就累了。每當這種念頭出現,我就心中警覺,知道又有陰霾飄過。我需要更多的努力。

 

我的憂鬱症就在這樣的自覺過程裏不知不覺地好了七七八八。中間我失過業,生場大病,有了新工作後又在最惡劣的工作環境裏掙紮過。這些事情,我再也沒有象從前那樣真正放在心上。隻是抱著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的態度。該歇就歇,該放棄就放棄。

 

我終於完全地接受了我自己。寬容了自己的失敗失意,原諒了自己的愚蠢無知。

當我終於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接受我的人生打個及格的分數。精神上因此得到了徹底的放鬆,我突然覺得很多很多東西其實並不像以前所想的那樣不堪。

 

在落日的餘暉中,我靜靜地翻著書本,聽著我最愛的Roxette,覺得人生無比美好,了無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