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再答心存善念

(2011-05-21 08:52:31) 下一個

看到你的回答,忽然想起了我現在的主管。

 

我現在的主管特別精明強幹。但是她對手下的人要求也極端苛刻挑剔,甚至到了一種不合理的地步。我承認她的技術很高明,但是她的管理方式,讓手下的人感到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她手下的人也走了許多。我才幹了兩個月,也要放棄這份工作。

 

眾生許多,包括我自己,都是頑冥不靈的。可是佛家不是企業,慈悲為懷,即使我有這樣那樣的不是,依然對我佛門大開。

 

今天晨起,讀南懷瑾的《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講到“顯教的佛學,無論大乘和小乘的理論和修法,都說由一個普通平凡的凡夫,要修證到成佛成聖的階段,實在非常之難。在小乘的佛學中,認為至少要死後重生人生,連續修持好幾生才能證果。到了大乘佛學的唯識法相宗,認為由凡夫到成佛之路,必須要經過三大劫。等於說,要經過無數次的世界成壞,才有成就的可能。一般人在開始學佛學道時,總帶有多多少少,或潛在而不自知的功利觀念,對於多生累劫修持成佛的說法,和遙遠而不能把握的道德升華和善行的結果,不是望而卻步,就是多數半途而廢。極難至誠修學,遭遇曲折困難而永無退誌。隻有禪宗,標榜出“明心見性,頓悟成佛”,比較富於吸引力,會使一般人生起追求的渴望。除此之外,密宗“即身成佛”的號召,則更能引人入勝。

 

這段話我的理解是,在佛法修行時,對於自己,要有改變舊我的決心和毅力。否則,學不學又有什麽區別?但是對於要求別人,卻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我師姐,茹素多年,但是對於我一時不能全素,抱了理解和寬容的態度。

 

我自己,對於茹素,還沒有這樣的發心,就不願勉強自己。勉強來的,不是真正的修行。我的鄰居,有個單身母親。我看到她的辛苦,想到自己前幾年獨自拉扯女兒的經曆,有發心去幫她每周晚上和周末照顧孩子。每次這樣做,心裏都很歡喜。好像幫助以前的自己。所以,我要茹素,也要類似的發心。

 

你可能說這是不改舊習的借口。如果你這樣認為,我也接受。我做的是自己。我家現在隻吃三淨肉。而且肉食比以前少了很多。我現在隻能做到這一步。總比不做強。

 

至於你說我用“開悟”這個詞,會讓人誤解佛法容易。這點我寫的時候沒有考慮到。

 

但是對於芸芸眾生,還是要讓人覺得容易好。尤其是在家修行或剛開始修行的。看一頁經文,就比一字不看要好。這是一種心態。甚至能夠看到佛門外的人的好,才是更好的心態。

 

我修習佛法後,體會到眾生平等。怎麽說呢。我以前是個很較真的人。看人看事跟看書一樣,非白即黑,非對即錯。但是現在心境就很寬和。隻看別人長處,少看短處。看周圍的人就像看活菩薩。我也不覺得佛門外的人和佛門內的人有什麽不同。

 

我選擇修習佛法,不過因為我與它有緣分。別人不一定有同樣的緣分,但也一定會有別的際遇。殊途同歸。隻要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就會達到一樣的境地。

 

在觀念上,我們是有比較大的分歧的。但是這不重要。每個人要做的功課是不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也不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