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答心存善念

(2011-05-17 22:38:41) 下一個

我是很少給網友寫什麽回貼,尤其是那些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看到你的貼子,心有所感,便寫下我的想法和你交流。

因為你的貼子,我還特意看了一些關於食肉話題的經文。你說得對,許多經文都告誡佛教徒斷肉戒葷,比如《楞嚴經》上寫:“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就;食肉之人,諸天遠離,眾生怖畏。”

小乘佛法裏,佛陀開示可食三淨肉,是針對象我這樣的初學佛理的人講的。我還沒有那樣的心願,去把自己半生的飲食習慣一下子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法王和師姐也都不願因為這個因素,打擊我對佛學的熱情和興趣。因此他們用一種折衷的方式,讓我先從食三淨肉開始,一點點遠離葷腥。

同時,無論他們還是我自己,認為食肉與否,不應該視為佛教徒的標誌。佛教是一門慈悲的哲學,是一種快樂的藝術。多做善事,少生惡念,佛門就在眼前。這是最基本的。

另外,佛學次第深入,每個人達到的境地不一樣。比如,有些密宗子弟,年幼起就在山洞中修行,直到到達生命的終點也沒有走出過山洞,這一點大多數佛教徒是不可能做到;不少師兄師姐把所有的家產捐出來供養寺廟和上師,但也有很多做不到,因為有上有老下有小等俗世牽掛;出家的佛教徒,如宣化上人開示中提過,修行最大的障礙是性欲。但是有配偶的在家子弟,自然也做不到,甚至不該去做到。所以說,佛門寬廣,度有緣之人。但不是隻度素食者。每個人的資質各異,根器不同,心願也不一樣。即使同樣在修行,著眼處和成就方麵也是不同的。總的來說,成就越高,看自己越低,世人越高,眾生更高。

至於開悟一說,隻是說我在第五世卓千格孟仁波切的指點下,有開竅頓悟之感。為了你的問題,我在看“寧瑪的紅輝”這本書時還注意了一下,看到作者對我這樣的感覺也有同樣的用詞。因此我不知道你對這個詞的理解是不是和我有不同。

你說的南懷瑾是很出名的居士。我看過他寫的如何打坐。至於他開不開悟,自覺開不開悟,別人認為他開不開悟,於我的感覺有關係嗎?

我初學佛,已經大有收獲。很開心。學短識淺,在博客裏貼著,是給自己看的,也是讓更有水平的人指點的。謝謝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