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日本受災後的想法

(2011-03-19 23:26:11) 下一個


我和老公的家庭,在祖父母輩可以說得上和日本是國恨家仇。父輩和我輩於日本是毫無牽扯,甚至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忽略和冷淡。

這次日本同時遭受海嘯,地震和核泄漏的三重打擊,創造了曆史。才讓我們這個家庭稍稍注意這個國家,看看關於它的報道和網論。

讀後有一些想法。但是因為長期對日本的視而不見,觀點未必正確。

我在多倫多皇家博物館參觀過其中的東方館。日本館不大,展品極其精致。黑褐的藤甲告訴我們這個國家是如何缺少自然資源;日本的武士刀非常漂亮,在收藏匣裏閃著冷冽的光;有一個女子的妝奩,漆色如墨,盒麵上畫著一枝花,線條細膩,象牙白的花瓣似展非展,仿佛在黑暗中突然看見一素潔白的柔光,說不出的雅致和溫柔。所有的展品,色調是有點陰鬱的。以至於走到下一個中國館時,我心中一亮,升起活潑的欣喜。中國的展品,盡顯世俗的熱鬧:搖錢樹,梳妝台,瓷器等等,色彩亮麗,花紋繁複,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對日本有一點直觀認識。覺得能夠以這樣的審美觀來製作器物的人,一定是內心極度驕傲,並且孤芳自賞。

我看過有限的日本影片和電視劇。裏麵的人,表現得十分內斂。不管心中如何驚濤駭浪,麵色總是平淡無波。舉手投足,講求進退有禮。這大約是這個民族自己的自尊和自我認知。

地震以後的照片顯示日本人麵對天災依然井然有序。也許日本人更欣賞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從容,所以表現出對於現實的接受和忍耐。

但是這種細枝末節對現實並沒有根本性的影響。

日本自古以來就處在地震帶上,海嘯和地震屢見不鮮。核泄漏大概不能屬於天災,應該是人禍。

日本地震後,按理說秩序井然的國家,救援工作的進行和物資的發放應該更加容易和有效,但是事實是相反的。不知有多少人因為救援不力,逃過天災卻逃不過命。

福島五十死士確實令人尊敬。但是讓我看到了一個不舒服的字眼,就是這些誌願者大多是“中下級”操作人員。我相信核電站的高級領導也有不少過了所謂的生殖期,受過“大和魂”的教育,怎麽到了生死關頭,舍身成仁的精神都讓下級,下下級發揮了?

這次核泄漏事件,一向自以為高貴優雅的日本,表現得可是差強人意。 二戰後,日本受西方影響很深,優良傳統大概擯棄不少了。

日本遭災,出於人道,願幫就幫,能幫就幫就是了。如果不喜歡日本,不願意拿自己的血汗錢來做一件不情願的善事,也無可厚非。哪有那麽多說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