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精神戀愛之我見

(2011-02-28 21:34:23) 下一個

一個網友看過我寫的“關小三什麽事”, 給我發來悄悄話, 向我確認文中一個細節,問我是否相信精神戀愛。我的答案非常肯定。但是我補充說,這並不普遍。

對於精神戀愛,名人中不乏此事。我在帖子中之所以舉的是比爾蓋茨和溫布萊特的例子,是我認為他們之間的交流最符合精神戀愛的定義。史上的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因為音樂而找到靈魂共通點,並互引為知己和精神伴侶,也在此例,但是同時梅克夫人還是柴可夫斯基的恩人,除卻雙向的精神上交流還有金錢的單向資助。

我們會觀察到,這種精神戀愛的基礎,是“男不求性,女不圖錢”,參照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永不見麵的約定,就是害怕某些物質的,世俗的,肉欲的東西,破壞神聖純淨的戀情和朦朧美妙的感覺。這個基礎,就把精神戀愛從飲食男女的世界中剝離出來,成為了特例。

婚姻涵蓋了戀愛中會涉及的所有社會人文要素,精神活動,日常生活,金錢,父母子女家庭關係,性等等。除卻婚姻,其他的男女的關係會涉及部分要素,但不會涉及全部。比如僅有性關係的是性夥伴,涉及生活交流但不涉及性和金錢的叫知己,情人之間會避開接觸彼此家庭和共同朋友,僅有精神活動方麵的交流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精神戀愛。

正因為婚姻涵蓋麵廣,在各個方麵都盡如人意的家庭還是極少見的。普遍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就是在經濟方麵存在缺憾。其他的,比如無性婚姻,緊張的婆媳關係,都是部分家庭要素的缺失體現,在不同程度地影響家庭的幸福感和穩定感。在進入婚姻前,年青男女都多少天真地認為自己的婚姻會美滿順利。進入婚姻多年,就會把評價的尺度放寬,認為自己的婚姻如果從總體上看,大多數要素具備而且滿意,就算不錯了。

正因為人的個體獨特性存在,每個人對家庭不同要素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缺失對每個婚姻的殺傷力不一樣。缺乏精神交流或者精神交流質量不高,倒不是個普遍的婚姻解體因素。

我想這個原因恐怕是現在處在物欲橫流,人的成功以金錢多少衡量的時代,生存發展的壓力把風花雪月壓縮在靈魂深處。人們沒有太多精力關注自己的內心,能有精力聆聽配偶和子女,甚至老人內心的都屬少數派,對精神生活要求本來就不高。在這樣的情形下,哪有精力再關切他人思想?何況精神交流,不需要一定從異性身上獲得。書,宗教,密友,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精神需求,有多少人真的去追求和異性靈魂上的碰撞?

雖然網上不少人認為自己是經曆精神戀愛,但是大多數不是,僅僅是婚外情的前奏,或者是還沒有發生性關係的婚外情。許多人因為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在某種情形下會向異性敞開心扉。在收到回應後,會很自然地把對方當成精神戀人。但是沒有多少人會僅僅因為追求更高的精神層次,雙方盡力一直保持這樣的不牽扯任何現實的交流狀態。更重要的區別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大多數人的靈魂並沒有得到升華,反而陷入更多的困惑焦慮,矛盾痛苦中。這就是精神需求和精神戀愛的核心區別。

也就是說,精神戀愛需要一些靈性物質作為載體,比如思想,藝術,信仰和年少情愫。知音難得,在精神戀愛的雙方眼裏,能夠保持這種靈性的交流和感覺,比現實世界的欲望更加重要。可是有幾個人能夠不在現實中生活呢?

然而盡管少,還是有人去追求。戀愛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如果某人追求精神生活,另一個異性也追求精神生活,兩個人要在某一方麵有共鳴,還要有接觸的機緣,這幾種小概率的事件全部發生,那真是“可遇不可求”了。上天都允許了,其他的人還唧唧歪歪什麽?

我不會做道德衛士去譴責這種緣份。對它對於世俗婚姻的威脅也很淡然。反正婚姻中需要應付的東西很多,對這個小概率發生的東西更不需要嚴陣以待。隻是對這種極耗心力的戀愛,我心存悲憫。

年少時我曾經無數次被書中悱惻纏綿的愛情感動,遺憾為什麽太美好的東西總是不得長久。現在人至中年,終於明白那句“強極必辱,情深不壽”。感天動地,驚世駭俗的愛情是違背天意的。老天給我們的心力隻夠普通人完成成家立業,養兒育女,養老送終等責任(比爾蓋茨傳奇神牛除外)。如果把它用來展開一次轟轟烈烈的精神戀愛,那必然在別處有遺憾。

精神戀愛,來了不慌張,去了不悲傷。來自來,去自去,就好。

PS.我的專業並非文科類。寫的隻是自己的瞎琢磨。這篇小文是網友在私下裏和我探討,我便象命題作文般寫了它。不知道可否合她心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smilha 回複 悄悄話 我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有一個猶太同學,我們聊天她就說畢業後回國,我說沒有想過留在美國嗎?
她說她有義務對她的國家。

我很慚愧。
smilha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不錯。
股香股色 回複 悄悄話 是種子就有發芽。
是戀愛就要結果。

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性,就隻能叫友誼。

所謂精神戀愛,並不是隻要求精神上的交流,而是受其它條件的限製,不得不停留在精神的層麵上。

你混淆了現象和實質的關係,就像你看見了你最喜歡的美食的照皮,不是你不想吃,而是因為那隻是一張照片,你不能吃。
顏素 回複 悄悄話 不在現實中生活的也是生活。
精神戀愛,來了不慌張,去了不悲傷。來自來,去自去,就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