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公平。人生隻有一次,一周隻有7天,一天隻有24小時,珍惜!

所以,今天的所為,是明天的回憶。珍惜今天,是為了明天有美好的回憶。把光明回饋給社會,讓黑暗隨著今夜逝去。
個人資料
正文

從“我的同窗線粉”之寫作動機談開去

(2009-08-02 08:29:38) 下一個
近來在和親朋好友的交流中聞知不少負麵的消息,心情有點沉悶。有些消息雖然沒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麽嚴重,但在自己的腦海心際還是留下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除了一聲歎息之外自己還能幹點什麽呢?這不由得使我想起母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別人的事從頭頂上過,自己的事穿心過。是啊,當事情還沒有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是很難設身處地的替別人作想的。對當事人而言,能夠得到別人的同情和理解就十分滿足了。因為有些事情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幫得上忙的。如果閱者對這句話不理解,那實在是幸運兒,真的可喜可賀。

那麽,真的就隻能這樣怨天尤人地生活下去了?當然不是,班還得上,最高指示還得學,院子還得整理,孩子還得教育,餃子還得包,餅還得烙,一句話,日子還得照樣過。基於生活本身就是一個選擇,至少在我們今天的生活環境中可以這麽說。既然可以選擇,我的首選自然是以正麵的,陽光的心態走出逆境。

這時在我的腦海裏很自然的浮現出我的同窗線粉之原型,一個父親究竟為何坐監原因致死不明,母親以幫傭養家糊口,而本人又有某種程度智障的男孩,是如何在別人的歧視下頑強地成長的。他絕對不是一個英雄,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麽多英雄。但是他至少能夠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活著。和他相比,我們今天的生活條件要強千百倍。說來可笑,我發現在生活中適當地阿Q一下有時幾乎是必須的。

如果有閱者瀏覽過我的博客欄,那一定看到床頭板上所表露的我的人生態度“把光明回饋給社會,讓黑暗隨著今夜逝去”。而我所能盡的菲薄之力,充其量也確實隻能讓善良的人們的嘴角稍微向上翹一下。這就是我的寫作萌芽。

有了這個想法以後,具體怎麽寫,那又牽涉到語言和文化的關係。要使這個人活生生地展現在大家眼前,除了正確描述人物的特征之外,曆史背景,生活環境,文化素養,等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和上述的所有一切都密切關聯。我認為最能確切反映這一人物的語言自然是上海方言。借此機會想順便聊聊中國的方言。

我最欣賞的是北京話,(並非普通話)。帶我入門的除了老舍外,另兩個均是南方人。一個是張恨水 (啼笑姻緣),再一個是秦瘦鷗 (秋海棠)。這唱大鼓和京劇,到處都滲透著老北京的文化。離開這種文化的北京話,是沒有根基的。北京話用字的精確,可說是漢字的精華。在很多情況下,隻用一個字就能恰如其分地形容某人某事。譬如,貧,慘,逗,絕。即使後來流行的口頭語,像蓋帽,刷夜,等等,還是沿襲了老北京的韻味。我曾於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北京小住,更加深了對北京話的癡迷。當時前門外的一個商業中心大柵欄,我隻要一聽這三個字的發音就能斷定他(她)是否北京人。後來在文學城上我還是不斷發掘,居然給我找到了幾個。其中有一個脾氣比較相投,也就是我筆名中禿字的由來。

我是李幼斌的忠實粉絲。和亮劍相比,我更欣賞的是闖關東。那畫外音說道,東北人的80%祖籍是山東,其中膠東的更是占了一大半。這也是膠東話和東北話有許多近親的原因。譬如,人銀不分,肉油難辯。為了能全麵理解俺家的最高指示,我的膠東話可說是爐火純青。你起帆了莫由?借以下樂了吧?哈哈。自打本山大叔在央視的春晚走紅以來,我又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趙比林彪還厲害。林彪的四野隻不過從東北打到海南島,而老趙把整個廣東給忽悠了。

在沒到北美之前,從來沒想到廣東話的流傳會這麽廣,同時也非常欽佩廣東人的執著,能在這異國他鄉把老祖宗的文化繼承下來(這也是老趙的厲害之處,把忽悠塞進廣東)。早年移民北美的廣州市民不多,比較常見的有台山,新會,中山,等等。我在97前曾在北美的一個小城生活了八年,而該城的主流社會是廣東人。為了免遭白鴿眼,隻得從頭學起。當時正值港人湧入北美的移民潮,我發現同是廣東人,新老移民之間溝通不易。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文化背景不同。

老華僑中有不少一輩子沒有出過唐人街,說的還是老家的鄉音。新移民講的則是有濃厚殖民地色彩的,以廣州話為藍本雜夾著英語的廣東話。而這種廣東話對我這個從上海來的來說是非常適應。每一種語言都有絕活,廣東話“醒目”一詞,我至今找不出其他任何一種方言可用兩個字把它的含義表達得淋漓盡致。

上海話,其實今天大家聽到的並非上海話。而我聽到別人誇我的最經典的一句,更是100%正確,我看你不像上海人:)因為大家從網上認識的,街上碰到的所謂上海人,99%是冒牌貨。上海的老城比紫禁城略大,比老北京城要小多了。上海老城的習俗,除了在城裏的人以外,全部是鄉下人。而城裏人說的話,是本地話。這批人占上海人口的比率不到1%。

所以,99%的所謂上海人,在上海本地人的眼中就是講外地話的鄉下人。今天流行的上海話,其實是在上海本地話基礎上融入江蘇,浙江兩地的方言,雜夾英語的有濃厚殖民地色彩的上海灘話。所以像我們這種上海人,隻能從廣義上來說。基於這種文化的熏陶,使我比較容易適應同樣有濃厚殖民地色彩的香港廣東話。

同樣,上海的文化也和江蘇,浙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從上海人的姓氏上也可略見一斑。譬如上海的大姓中,錢,陸,吳,薛,老家通常在上海以北,常州以南一帶,而徐,周,姚,童,董,陳,則大都在浙江省。

就飲食文化而言,上海菜略甜,這是受蘇州,無錫的影響。如果說歐洲人對土豆情有獨鍾,那上海人的鹹菜泡飯更是曆史淵源。還有,上海人愛喝黃酒,這都得歸功於紹興。紹興三大缸,染缸,鹹菜缸,酒缸。上海曾是中國的紡織基地,而印染行業幾乎是紹興幫壟斷的。紹興習俗,生閨女要釀酒。如閨女不幸夭折,把這酒用來祭祀稱花雕。當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待那如意郎君來揭紅蓋頭時,放倒嘉賓的就是那女兒紅,, (祝大家周末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xiaoxiqingqing 回複 悄悄話 應為蝴蝶, 按錯了, :)
xiaoxiqingqing 回複 悄悄話 張恨水, 秦瘦鷗, 鴛鴦蝴碟派的代表. 小學時看的"秋海棠", 朦朦朧朧, 但還是很喜歡. 見過秦瘦鷗一麵, 家中仍藏有一本他題字後送給父親的"秋海棠", :)
tksg 回複 悄悄話 好像沒寫完吧? 後麵還有之二, 之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