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再談年級排名。第一次排名通常在9年級的第二學期開始以後公布。一般來說,前10 名的區別常常在小數點後5~6 位,可見競爭的激烈。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排名在三十幾名的話,那是很難再趕上前10名的。唯一的辦法是每學期比別人多選1-2 門課,這種現象通常反映在浪子回頭–男孩子開竅晚,但是一旦開竅,有很強的爆發力。如果按部就班,要想取得年級排名的優先,最關鍵的是提前計劃,8年級就要重視,因為年級排名是環環緊扣的。
對排名影響最大的是選課。絕大多數的中學都設有普通班(Regular Class,最高4 分 ) 和PreAP / AP 班(最高5 分)。顯而易見,在普通班學得再好,隻有4分。而在PreAP / AP 班就是得了B , 還有4分。如果同是兩個全優生,選4門同樣的課,但是程度不同。這樣在期終就是16 比20,比分一下就拉開4分。這就是蘋果和橘子,不能比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AP課要預修PreAP。譬如10年級的世界曆史要求9年級選世界地理。所以,如果可能的話,盡量鼓勵孩子上PreAP。雖然競爭激烈些,但是課堂氣氛要比普通班好很多。因為普通班上不泛以高中為人生正規教育的終點之學生,再加上正在反抗期的年齡,這教室內的景象,可想而知了吧?
選PreAP/ AP的另一個優點,是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印象。同時表明這個學生是願意接受挑戰的,有能力承受壓力的,不輕易放棄的。這些都是正麵的心態,你說那招生的見了能不歡喜嗎?
如果孩子的排名在第一,第二,那就不光是排名了,這裏麵還有領導才能的含義。學校會給名列前茅的學生很多曝光的機會,如畢業典禮上的發言,代表學校出任社交使節,等等。同時,這也是一個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在肯定成績的前提下,小邊鼓稍敲。山外有山,戒驕戒躁。這樣,孩子在心理上會有所準備,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否則,當孩子進入好大學後會情緒低落–曾是雞頭,怎麽成鳳尾了呢?
老師推薦,是申請大學過程中又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推薦信一般2-3 封。可由文,理科老師,輔導員(校長當然更佳,對那些拔尖的模範學生而言)撰寫。因為推薦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前途,所以千萬要慎重。通常要給推薦人2-3 星期的時間,並附上學生的簡曆以供參考。現在有許多大學都采用標準申請表,因此推薦信可以從網上直接送。如果有的大學是采用傳統申請方法,那麽,要先寫好推薦信的信封,貼上郵票,然後交給推薦人。
在入學申請截止前一星期,一定要確證所申請的學校已收到推薦信。否則,立即讓推薦人重寫,封入一個小信封,然後用快件寄走。接著要和大學保持聯係,直到招生辦確證收到推薦信為止。因推薦信延誤入學的例子幾乎每年都有。而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眼巴巴地看著女兒紅變成了花雕。
由於家長們大多數是第一代移民,真正對推薦人知根知底的不多,所以一定要多打聽。在選擇推薦人時,以德高望重的老教師為首選。猶如買東西,老字號出假貨的機會相對小一些。有些老師對學生比較嚴格,平時得高分較難。如果這個老師除了教書以外,為人也刁占,那當然是排除在推薦人之外。否則,肯定是推薦人的首選。嚴師出高徒。嚴師是對內,對外是傾力推薦高徒。
有些教師很隨和,教的課也容易對付,這就要了解一下以前幾屆的學生的推薦效果。我認為推薦人的人品是最重要的,而學生與推薦人的關係是次要的。好友之間下藥的設套的都時常有之,豈能擔保推薦時不使壞?再說,正因為太熟,有時會比較隨便。假如在一篇充滿讚揚的推薦信中,這字裏行間隱示出那麽一丁點兒自負,完了。
我個人的體會是不指望推薦人誇獎,但求推薦信真實。因為說實在的,其他條件都已明擺在那兒了。推薦信隻要真實就足夠了。而客觀真實的推薦信也是最有力的。
最後,當推薦信收到後,千萬別忘了給推薦人送一點小禮物,以示謝意。一般來講,可送從中國帶來的小工藝品之類的。如果在當地現買,千萬不要送貴重禮品。送或不送,寫信前送與寫信後送有著原則區別。不送,是不禮貌。寫信前送大禮,有賄賂之嫌。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