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曾點之子,父子同為孔子學生。曾子出生於公元前505年,比孔子小46歲,比同學有若小3歲,比同學子張大2歲。曾子在孔子學生中以“孝”聞名。
曾子在孔子的學生中,是反映比較遲鈍的一位,但他讀書非常刻苦,好學深思,深得孔子喜歡,孔子甚至對曾子進行了專門的訓練和指導。一次,孔子跟他說:“阿參呀,我的思想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理念。”曾子似乎心有靈犀,答應著:“是。”待孔子走出教室後,同學們紛紛詢問曾子:“剛才老師說的是什麽意思?”曾子告訴同學們:“老師的思想學說,講的不過是‘忠’和‘恕’而已。”同學們聽了曾子的解釋,才恍然大悟。
曾子從孔子那裏學成畢業後,與同學有子一樣,留校任教。他經常教導他的學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具備剛強的意誌:“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勉勵他的學生一定要做一個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他以他的同學顏淵的故事告訴他的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而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他告訴他的學生要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他經常用自身的經驗提醒他的學生:“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鼓勵他的學生畢業後從政的話要以身作則,做老百姓的表率和榜樣:“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他還諄諄告誡他的學生:“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由於對工作極端地負責任,工作非常認真,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積勞成疾,病倒了,魯國的大夫孟敬子去看望他,他握著孟敬子的手說:“鳥快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會很悲哀;人快要死的時候,他說的話也會是善意的。作為君子,所珍重的禮儀之道主要有三個方麵:注重容顏儀表,這樣就能避免粗暴和怠慢;端正神態風度,這樣就能做到誠實守信;注意談吐言辭,這樣就能避免粗俗和過失。至於那些禮儀的具體細節,自有專人負責處理。”
曾子這次病得不輕,最終沒有好轉,臨死的時候,他把他的學生們叫道床前,吩咐他的學生:“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它們都完好無損吧!《詩經》上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今以後,我就放心了,我就不必如此擔心了!我的學生們啊。”說完後,便與世長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