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科學鬆鼠會http://songshuhui.net,轉載請注明出處。
當看到克林頓身穿優雅的西服,以苗條身段送愛女步入婚禮殿堂時,你一定在驚訝,為什麽克林頓能在短短幾個月就減掉11公斤。他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堅持素食是他成功減肥的妙方。
實際上,肥胖威脅的不隻是身材,更重要的還是健康。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似乎總在肥胖者周圍溜達。不過,隨著素食這一健康妙方越來越熱,我 們也不禁要問,食素是減輕體重、逆轉疾病的唯一選擇嗎?那倒未必,有研究指出,真正讓人體重減輕的或許隻是能量的差異,而非食物的選擇問題。
無論如何,素食僅是人們,尤其是減肥者的一種選擇而已。選擇素食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從而形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勤於鍛煉,良好睡眠。換言之,生活方式的轉變或許才是使人變瘦的根本原因。
克林頓怎麽瘦了?
克林頓采用了“植物性飲食”,靠“豆類、莢果、蔬菜和水果”為食,每天早上飲用一些蛋白質補充劑,但“不吃乳製品”,此外,隻食用少許魚肉。
據說,克林頓素來貪吃,尤喜歡漢堡和薄餅等快餐。克林頓曾承認自己是“天吃星”,不太注意飲食。作為美國曆屆總統中最聰明的一位,他的飲食習慣卻非常糟糕,根本談不上健康。他一向酷愛高熱量食物,對快餐有狂熱的欲望。
1992年,時任總統的克林頓曾與記者一起到麥當勞,他點了漢堡、薯條、牛排——必須要超厚的。當年的報道曾描述道,克林頓“吃東西的速度很驚人, 兩口就吃掉一個蘋果”。2004年,克林頓終於“出事”!他因突發胸痛被送往醫院,後來接受了心髒搭橋手術。克林頓曾在手術前說:“一部分原因是遺傳,或 許還因為我在那些年裏太不在乎吃什麽。”
關於這個手術,插播一條花絮。去年12月17日,CNN名嘴拉裏•金(Larry King)在其職業生涯最後一場《拉裏•金現場》中,對克林頓進行采訪時稱他們同屬“拉鏈俱樂部”。要知道,拉裏•金有過數次婚姻,克林頓當年的韻事大家 也很清楚。在小小尷尬後,拉裏•金巧妙圓話說:“我說的拉鏈是心髒搭橋手術的劈開胸骨。”
2010年2月11日,克林頓的心髒再次鬧“罷工”。這一次,他因胸痛被送往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於當日進行心髒介入手術。據公開報道看,醫生在克 林頓冠狀動脈置入兩個支架,以達到通暢血管的目的,治療心髒缺血導致的心肌梗死。如果說,2004年的心髒搭橋手術是架設高架橋,繞過心肌缺血、梗死區, 那麽這次的支架置入則相當於拓寬修補原有路麵。這兩種方法盡管有效,但隻是對症治療,而非對因治療。換句話說,若克林頓不能有效地控製血脂、膽固醇,不能 最大限度地減少血管內脂肪堆積,他的心髒將有再度罷工的可能性。
除外服用降脂藥等,有沒有更恰當、自然的方式控製它們呢?答案就是飲食。2010年夏天,當克林頓以苗條身段送愛女步入婚禮殿堂時,人們驚呆了。在短短幾個月間,以往那個身軀略顯肥碩的克林頓去了哪裏?他到底是怎麽瘦下來的?
去年9月21日,克林頓在接受CNN主持人沃爾夫•布利策(Wolf Blitzer)訪談時,曾專門談到他減肥背後的秘密。按照電視畫麵內容,克林頓采用了“植物性飲食”,靠“豆類、莢果、蔬菜和水果”為食,每天早上飲用 一些蛋白質補充劑,但“不吃乳製品”,此外,隻食用少許魚肉。在嚴格的素食譜後,克林頓體重減輕約11公斤,回複到高中時水平。
在英文中,表示肥胖的詞匯有不少,最常用的是obese和fat。前者多由醫生講出口,客觀形容肥胖這件事;後者則是普通人多用,包含明顯的感情色彩。若對應到中文,obese是委婉的說法,將肥胖稱為體重嚴重超標,而fat則猶如直言不諱地喊“死胖子”。
去年,英國衛生大臣安妮•米爾頓建議說,人們應該用fat替代obese,來指稱肥胖人群。理由是,fat雖具有攻擊性,也更傷人感情,卻能讓被稱 呼者更有動力去主動減肥,讓他們意識到肥胖的害處。盡管我們不知道克林頓的女兒是用什麽詞匯來形容父親的肥胖,但克林頓能堅持素食並減肥,倒的確頗值玩 味。
此外,克林頓還提到了四位研究者的名字,分別是美國克裏夫蘭醫學中心外科醫生考德威爾•埃塞爾斯廷(Caldwell B. Esselstyn)博士、加州大學臨床係教授迪安•歐尼斯(Dean Ornish)博士、《中國健康調查報告》(The China Study)一書作者坎貝爾父子,即柯林•坎貝爾(Colin Campbell)與托馬斯•坎貝爾(Thmoas Campbell)。正是這些人數十年的研究結果,成為克林頓堅持素食的基礎。
素食專家的規劃
素食專家歐尼斯強調的是生活方式的轉變,絕非單純的飲食變化。在飲食方麵要保持極低脂肪,還要懂得壓力管理與適應,還需要瑜珈和冥想。
某種角度看,很多疾病都是生活方式病。“病從口入”最早指的是個人及飲食衛生問題,放在當下則是指,人們食用的食物與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很大關係。坎貝爾教授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也曾寫到,“所有這些問題都與三件事情有關:早餐、午餐與晚餐。”
醫學之父、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曾說,“不了解食物的人怎能知悉疾病?”那麽,最基本的問題是,什麽是食物?談起食物,想必人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食品營養學領域,食物(food)是指可供食用、消化與吸收,並至少含有一種營養素的物質。
從這個定義上看,大部分可以入嘴的東西都可以稱得上是食物。不過,一塊辣子雞丁和一隻蟑螂小強,盡管都符合食物的客觀定義,但後者顯然難以被視作食物。
因此,營養學家提出的另一個抽象概念是營養素。營養素是指包含在食物中的物質,由人體消化並吸收,推動身體機能運轉,如生長、發育及勞動。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水等六大類。
克林頓所提到的幾位素食專家對食物、素食分別持有怎樣的觀點呢?
考德威爾•埃塞爾斯廷醫生,是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他出生於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23歲時還曾代表美國參加墨爾本奧運會,同另外7名隊友奪得賽艇冠軍。後來,他成為一名醫生,開始研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疾病。
簡單點說,這種疾病是供應心髒的血管出現了問題,血管內壁出現了脂肪堆積,最終出現血管狹窄或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甚至梗死。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考德威爾•埃塞爾斯廷便與妻子開始素食飲食。大約在同時,他開始了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目的是想確定素食對人體到底有什麽作用。他找來一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人,讓其中18人開始素食,並服用一定量降膽固醇藥物。
他規定,這些病人的每日飲食中,來自脂肪的卡路裏必須低於全天能量需要值的10%。10%之所以是分界線,是根據心髒病發病率低的國家與地區的人群 飲食與能量消耗確定的。1999年8月1日,埃塞爾斯廷醫生將研究結果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結論一時轟動,該研究認為堅持素食飲食方式的病人,其血脂水平降低,心髒事件發生率明顯減少。
此後,這項研究繼續在進行,埃塞爾斯廷醫生也在持續追蹤那些素食病人。2007年,他將這項試驗寫進《心髒疾病的逆轉與預防(Prevent and Reverse Heart Disease)》一書。
《心髒疾病的逆轉與預防》的主要觀點是,改變我們的飲食就能改變——更準確點說,是阻斷——心髒病。以植物性、低脂肪為基礎的飲食,可以阻斷心髒病進展,逆轉疾病狀態。
迪安•歐尼斯是加州非營利性組織、預防醫學研究院的創辦者,同時身為加州大學臨床教授。二十一年前,他在《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發表研究,將自己主持的一項名為“生活方式與心髒疾病試驗”公之於眾。
他招募了一群冠脈疾病患者,要求他們按照他製定的生活方式(低脂飲食、戒煙、適度鍛煉)去做,結果證明生活方式像一種神奇的藥物一般,有效改善疾病症狀與相應評分。
2008年,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入《頻譜:健康樂活、減重長壽的科學方法(The Spectrum: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gram to Feel Better,Live Longer,Lose Weight,and Gain Health)》。歐尼斯強調的是生活方式的轉變,絕非單純的飲食變化。
有評論稱,歐尼斯的方法雖好,但是難於堅持。換句話說,完全按照此書的建議生活,無異於人生樣貌的重新劃定,這需要身體鍛煉,又需要放鬆精神。讓我們看看歐尼斯醫生的生活方式大改變,都包含什麽內容吧?
首先,在飲食方麵要保持極低脂肪,要進行運動,比如慢跑等有氧運動,還應對肌肉進行阻力和靈活性訓練。此外,要懂得壓力管理與調試,可以通過瑜珈和冥想來完成。
克林頓在評價此書時回憶道,“1993年,希拉裏邀請歐尼斯醫生培訓白宮、戴維斯營和空軍一號裏的廚師,為我們的健康做谘詢建議工作。按照他的建議去做後,我感覺很好,體重也有降低。”
借鑒“中國健康報告”
坎貝爾父子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倡導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認為以肉類為基礎的飲食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書中所研究的中國人群主要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
2005年,美國得克薩斯的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了一本書,題目是The China Study,作者是一對父子搭檔——柯林•坎貝爾和托馬斯•坎貝爾Ⅱ。令作者與出版商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出版後大獲成功,至今銷量累計逾50萬冊,長期居於各種營養指導書排行榜首位。
書的作者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坎貝爾父子,書的內容則是根據他們與牛津大學及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者,就中國內地和台灣地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得 來。2006年9月,此書中文版,也就是《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出版。坎貝爾博士的主要觀點是,以動物肉類為基礎的飲食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係,而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是最健康的。
與埃塞爾斯廷醫生的觀點不同的是,坎貝爾博士並不使用“素食”或“素食主義者”之類的詞匯。若按照這個意義,素食的出發點是由於生態環保或動物權利保護。將素食用植物性飲食來替代,更符合科學規範。
必須說明的是,坎貝爾父子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所研究的中國人群。他們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陳君石研究 員在此書中文版序言中談及,“1983年到1989年間,在中國的24個省、市、自治區的69個縣開展了三次關於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調 查。”時至今日,中國的營養膳食結構的變化可謂巨變。
此外,《中國健康調查》所關心的中心議題,是在西方已經逐漸成為熱點的肥胖、糖尿病與常見癌症。而在當時中國,在那個生活條件與物質資料相對清貧的時代,中國的肥胖、糖尿病發病率非常低。
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人飲食的日益精細,能量過於富餘,中國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糖尿病大國。
2010年3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於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調查的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別達 10.6% 和8.8%,總體患病率已達9.7%。同期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達15.5%。根據這次調查結果所做出的推算,我國總糖尿病患病人數達9200萬以上,糖 尿病前期人數達1.48億以上。
素食的“法國悖論”
素食或許不是保持苗條身材的唯一途徑,比如“法國悖論”:除慢進食、小分量外,還包括更喜魚肉、進食低糖、少零食、拒絕美式食品(碳酸飲料、油炸類)。
為 了健康生活,為了苗條的身材,一定要堅持素食嗎?答案是不一定。比如說,“法國悖論”一直是營養學界的一個熱點話題。一般意義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法國人並 不占什麽優勢,但他們的心血管病發病率卻相對較低。有分析認為,法國人喜飲紅酒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低的原因。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未能經過實驗驗證。
曾在美國多所醫學院任職、克林頓當政時的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局長大衛•凱斯勒(David A. Kessler)博士則在著作《饕餮的終結(The End of Over Eating)》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較為全麵的觀點。他指出,法國人用餐時間更長、點餐分量更小或是造成他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心髒疾病病死率較低的關鍵。
比如說,大分量的食物,常讓人不自覺地多吃。美國人特別愛好大分量的食物。2003年,美國費城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發現,美國的食物分量同比法國大25%。這一情形幾乎遍及所有餐館,如必勝客、硬石餐廳、中國餐館,就連小酒館和冰淇淋店也不例外。
其次,知名餐飲指南《Zagat》的美國費城版和法國巴黎版,顯示了兩地飲食風格的差異。費城食評家更喜歡評點大分量的食物,設有自助餐的餐廳更受推崇;巴黎的食評家則壓根不提這些。
法國神經科學家威爾•克洛爾(Will Clower),在《關於脂肪的謬誤(The Fat Fallacy)》裏則將“法國悖論”細化為幾個關鍵詞,除慢進食、小分量外,還包括更喜魚肉、進食低糖、少零食、拒絕美式食品(碳酸飲料、油炸類)。
法國文化和傳統習俗,也與這一悖論有關。在過去,法國人每天固定進食2-3次,兩餐間不吃點心零嘴。巴黎迪尤醫院的肥胖研究者弗朗斯•貝利葉(France Bellisle)說,法國人打小就知道這一條。而在非午晚餐時間,法國餐館甚至都不開夥服務。
此外,法國學生也更老實,他們在課堂上壓根沒有喝咖啡、吃甜甜圈和巧克力的經曆。
當然,這種“法國悖論”並非堅不可摧。弗朗斯指出,小吃、快餐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巴黎街頭,良好的膳食結構和習慣正受到衝擊。原本的膳食習慣被打破後,“因饑餓而吃”終將被“為了吃而吃”所替代。
人開始肥胖起來,而肥胖無疑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凱斯勒博士則認為,現代人的肥胖,多歸因於食物太過好吃。好吃的關鍵要素是糖、脂肪和鹽的合理搭配。現代食品工業的陽謀,也正是將三者的搭配推向極致。同時,人的天性脆弱——美食,是大腦難以抵禦的天然誘惑。
換個角度看,一切減肥方案必然包括能量控製。其中的一環,正是“減腦”——減低大腦對食物的欲望。或許,這將是未來保持膳食平衡、合理減肥的好策略。從這點來看,素食所能提供的熱量能夠滿足人體基本所需,再適當地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等膳食添加劑後,它們可以作為健康食譜。
口頭上談論素食可以誇誇其談,切身體驗的過程卻是艱難的。大體看來,素食基本意味著過一種反現代的生活。素食多半滋味不夠豐美。這意味著,嚴格堅持素食,絕不“偷葷沾腥”將是件十分困難的事。
變瘦不是因為吃素?
真正讓人體重減輕的或許隻是能量的差異,而非食物的選擇問題。此外,選擇素食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從而形成更好的生活習慣。
素食主義者最喜歡強調,素食與自然具有同源性。他們的看法不無道理。要知道,在發明狩獵、烹飪工具之前,最初的人類是以植物果實為食物的。與天生的肉食動物 相比,人體的機體能力並不適合獵捕動物,消化係統並不習慣肉食。隻是在後天非自然的技術與工具幫助下,人類才“學會”了吃肉。
不過,這種說法並不算正確。我們的祖先“智人”在一開始就是吃肉的。在5000萬年到8000萬年前,他們才將植物、果實納入食譜範圍。事實上,人 類是“無肉不歡”的族群,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食用肉類可使他們更快地獲得高質量蛋白質,並促進了進化過程。換言之,人類天生對肉食的本能渴望,成就了今天 的你我。
無論如何,素食僅是人們的一種選擇而已。何況,有研究稱真正讓人體重減輕的或許隻是能量的差異,而非食物的選擇問題。此外,選擇素食的人往往更加注 重身體健康,從而形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勤於鍛煉,良好睡眠。換言之,選擇素食的人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轉變或許才是使人變瘦的根本原因。
此外,同為素食者,可“素”的程度或許並不一樣。比如說,埃塞爾斯廷醫生是名嚴格意義上的素食主義者,他不會碰觸任何來源於動物的食品。克林頓則是 一名普通的素食主義者,他有時會食用肉類和魚類。歐尼斯醫生也不推崇嚴格素食,他仍主張可以使用一些肉類和乳製品,隻是一定要保持低脂。
2009年2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認為,無論什麽食譜,隻要能量控製得當,就能有效減肥。研究者在波士頓地區找來800名體重超標 者,將他們分成四組,根據不同的食譜進食。這些食譜的花樣很多,但每天所提供的熱量數值是一樣的。換言之,無論你采用迪安•歐尼斯的低脂肪飲食,還是少動 物蛋白的地中海飲食,抑或是強調低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低糖,它們所能提供的熱量都是一樣的,比平常飲食少750卡路裏/天。
兩年過後,有趣的結果出現了。所有的受試者體重都出現了下降,平均達6公斤,腰圍也小了2英寸。研究者在分析結果時表示,“我們想知道的真正問題是,什麽因素可以使人長期堅持某種飲食呢?生物、心理還是社會因素呢?
名人的減肥效應
比爾•克林頓提及的一些人成為新聞熱點,相關書籍也紅火起來。但任何減肥廣告,若透露著輕鬆減重、隨心所欲吃喝的意思,就肯定是不靠譜的。
以植物性飲食為基礎的比爾•克林頓,毫無疑問既是不少減肥人士的楷模,同樣受到動物權利組織的青睞。有報道稱,比爾•克林頓被美國善待動物組織授予2010年“年度人物”稱號,成為新出爐的“動物世界最佳朋友”,以表彰其親身體驗並推廣宣傳素食的舉動——間接保護了動物。
有好事者還曾專門計算過,若按照克林頓的素食吃法,單他一人每年便可拯救200隻動物性命。此外,但凡涉及到動物,就不隻是簡單的科學問題。這背後涉及政府、公司與非政府組織之間的博弈。
克林頓在前述節目中提及的一些人,也成為新聞熱點,他們的研究再度被重視起來,相關書籍也紅火起來。
此外,一部以植物性飲食為主題、由李•福爾克森(Lee Fulkerson)執導的紀錄片《餐叉勝於手術刀》(Forks Over Knives)也將於今年5月登陸北美主要城市影院。在這部影片裏,食物作為藥物的想法將接受實際考驗,攝影機將帶領人們跟蹤心髒病、糖尿病慢性病人,從 他們的親身經曆來突出植物性飲食的好處,醫生們也將教這些病人如何進行天然的植物性飲食,用來“治療”疾病。
選擇或堅持某種飲食方式,屬於個人自由。不過,素食的基礎是不能影響身體對營養素的正常需要。換言之,若素食選擇不當,可能並不能減輕體重,反而引起營養不良。
此外,在崇尚體瘦即美的社會裏,很多人尤其是女同胞所認為的胖,其實壓根沒達到醫學的肥胖標準。
從生理學角度看,身體的增重需要能量支撐。換句話說,一切減肥的基礎勢必要控製能量攝入,增加身體的能量消耗。這意味著減肥肯定是件辛苦活,它既要苦行僧般飲食控製,也要持續不斷的身體鍛煉。
因此,任何減肥廣告,若透露著輕鬆減重、隨心所欲吃喝的意思,就肯定是不靠譜的。這樣的廣告隻是在欺騙一個胖子的單純內心。再插播一句,近來廣告紅火的左旋肉堿,壓根不能幫助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