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7)
人們常用“卿卿我我”一詞,來形容夫妻或相愛的男女十分親昵。這個典故出自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惑溺》。
《世說新語·惑溺第三十五》中記載:“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複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
其妻說的很在情理,沒辦法,注重綱常禮節的王戎也隻好聽之任之。
由此,“卿卿我我”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如:唐代溫庭筠的《偶題》:“不將心事許卿卿”
這個王安豐即曆史上有名的王戎。《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不少關於他十分吝嗇的故事,如:王戎的一個侄子結婚,作為伯父的他自然得隨個份子。他思索了很久,僅送給侄子一件單衣,且隨後又跑去要了回來。對自己的女兒,王戎也十分摳門兒。女兒嫁給了裴家的公子,出嫁時從王戎這裏借了幾萬錢。後來女兒隻要一回娘家,王戎就拉著個臉,老大不高興。女兒趕緊將錢還上,王戎這才釋然。還有一件事,說明他的吝嗇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家栽有一種李樹,果實非常好吃,為防止別人得到這種李樹種子,他竟要求下人賣果時把每一個李子都鑽破,取出核兒再買。王戎吝嗇到變態的程度,難道是因為他窮嗎?不,他的房宅、奴仆、肥田、水車等之多,在當時的洛陽是沒人能比得過的。其吝嗇之過分,實在不可思議。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世俗之心如此之盛的家夥,卻與其妻聯袂,給我們貢獻了成語“卿卿我我”,這也算他為中國文化所做的一大貢獻吧。
(摘自網絡 作者: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