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瑰

想要忘記的是愛,不能忘記的也是愛。
正文

欣賞貝多芬的《月光曲》

(2009-07-01 19:36:58) 下一個
      

             


貝多芬(1770年 —1827年)德國著名音樂家。他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一座美麗的城市——波恩。他與祖父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同名,祖父是一位在萊茵街乃至波恩城都十分受人尊敬的宮廷樂隊的指揮,父親約翰·範·貝多芬是一位宮廷高音歌手,貝多芬從小隨父親接受了嚴格的音樂訓練,後來跟隨內弗·格羅斯曼——赫爾默恩協會樂隊的指揮學習。在內弗先生的幫助下,貝多芬到奧地利的維也納留學,結識了比他大14歲的享譽歐洲的音樂大師莫紮特的器重。先後師從海頓、約翰·辛克阿布雷茲。1792年定居維也納,從事創作和演出活動。1798年起,聽覺逐漸衰退,1820年後兩耳失聰,但仍堅持創作。他早年受啟蒙運動和法國資主階級革命的影響,所以在他一些作品中反映出反對封建專製的革命熱情及理想中的英雄氣概。主要作品有《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等九部交響樂,以及《第九交響曲》,又被稱為《歡樂頌》,以及《科裏奧蘭序曲》、《雅典的廢圩》、《獻給愛麗斯》等樂曲。除此以外,他還有《悲愴》等32部奏鳴曲,5 部鋼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協奏曲,6 部弦樂四重奏曲及《莊嚴的彌撒曲》等眾多作品.《月光曲》又名《月光奏鳴曲》,是貝多芬的第十四鋼琴曲,又稱《升C小調奏鳴曲》,寫於1801年。

關於“月光”: 19世紀上半葉,一位德國音樂評論家發表文章,說貝多芬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使他聯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蕩漾的月光。” 於是出版商即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天晚上,貝多芬在維也納郊外散步,忽然聽到琴聲,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尋聲走到一幢舊房窗前,發現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進屋後才知道她非常喜歡貝多芬的音樂。作曲家非常感動,在月光輝映下,他寫下了這首月光曲……。” 其實貝多芬創作這部作品時,正值1801年,是他獻給朱麗葉坦·桂察蒂的,這位朱麗葉坦比貝多芬小14歲,是一位伯爵的女兒,他對她一見鍾情,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那支歎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鬱的思緒。而第二樂章表現了那種回憶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而這部作品最美麗的,便是第一樂章,讓人想起月光。 1977年,南美國家巴拉圭發行了這枚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的小型張樂譜。這枚發行量不足萬枚,而且都是在歐洲發行的,為的是掙外匯。因而這枚小型張特別珍貴。 作品簡介: 貝多芬 升C小調 第十四號 鋼琴奏鳴曲《月光》作品27之2 創作於1801年。盡管在過去一首音樂因為有了俗稱而變成非常通俗化的例子不少,但從來沒有像這首奏鳴曲這樣,因“月光”這一俗稱而變成名滿天下的名曲。“月光”這一名稱,據說是緣於詩人雷爾斯塔布(1799-1860)評論說:第一樂章使人想起“猶如在瑞士盧塞恩湖月光閃爍的湖麵上搖蕩的輕舟一樣”。由雷爾斯塔布的出生年推測,“月光”的俗稱成為一般化,是在出版後經過相當時日以後的事情。不過,這首樂曲似乎一開始就有了相當的名氣,使貝多芬反而有一點感到心煩,究其原因,不能否認的,不但是因為這首樂曲含有容易招來文學麵上的遐想要素非常強烈,因而成為蜚聲鵲起的原因,而且除了“月光”以外,也另有各種獨創的解釋和牽強附會的傳說。其實這首奏鳴曲貝多芬自身的命名是與作品27之1同樣是“幻想曲風的奏鳴曲”。在第一樂章,一樣是全部為舍棄奏鳴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興性的柔和抒情曲,到第二樂章即轉換氣氛,然後到達於屬於這一奏鳴曲重心的第三樂章。第三樂章是熱情的奔流,不但其奔流的激烈是在這一時期的所有奏鳴曲中極為罕見,而且是結構非常卓越的奏鳴曲形式。如果將此第一樂章的瞑想性,第三樂章的激情性與當時的貝多芬的戀愛事件、耳疾,以及一八O二年的海裏根城遺書等一連串的悲劇看來,是有不可分的關聯,似乎也說得通,然而遺憾的是並沒有具體的資料能證實這些關聯。

(摘自雅虎知識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