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瑰

想要忘記的是愛,不能忘記的也是愛。
正文

金石筆墨—介紹吳昌碩繪畫藝術特點

(2009-07-18 10:34:51) 下一個



“五行品味說”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征,衡味書畫。金者:用筆具金石味。

著名國畫大師吳昌碩,從事繪畫藝術起步雖晚 ,卻深通畫理,主張“畫當出己意”,並迅速登上繪畫藝術巔峰。其繪畫特點是以金石入畫,畫風質樸,色彩厚重濃豔。他所創立的以篆籀之筆法作畫,以純色點染的大寫意花鳥畫的審美思想,為中國近現代寫意花鳥畫開啟了新紀元。吳昌碩與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被書畫界並稱為近百年來中國畫壇借古開今的四大名家,影響深遠,享譽中外。 


             


吳昌碩繪畫的藝術特點,以“苦鐵畫氣不畫形”、“不似之似聊象形”為宗旨,以篆法入畫,所謂“強抱篆隸作狂草”,極力發揮書法“寫”的表現性,以“意造”為法,“惟任天機外行”,以達到“心神默與造化能”的境界,“宣鬱勃開心胸”,以宣泄心中浩蕩之氣。
 

吳昌碩的畫以鬆梅,蘭石以及竹菊雜卉為主,間作山水,人物,神佛,尤其喜歡畫梅花。他的篆刻寫梅,非常與眾不同,求其“出世姿”,“要得古趣蒼龍之趣”,“要冰肌鐵骨絕世姿”。(請欣賞吳昌碩梅花作品: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06&articleid=3562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06&articleid=3563

吳昌碩喜畫竹,切突破古法,以竹寄托節操之意。文人畫家慣寫梅,蘭,竹,菊,鬆。竹是常用題材。吳昌碩的竹與古法相同之處在於自然,不同之處在於其“縱橫破古法”,即以書法寫竹。大多寫風雨之竹,發揮“寫”的線條意趣,充溢著渾厚的金石意味。(請欣賞吳昌碩墨竹作品: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06&articleid=3828 
              
吳昌碩畫鬆,題畫詩雲:“筆端颯颯生清風,解衣盤薄吾畫鬆,是時春暖凍初解,硯池墨水騰蛟龍。”詩中能看到畫家畫鬆的取向,布局取頂天立地穩定之姿,大氣磅砣,寄托畫家詩人浩氣。晚年常畫藤蔓植物,如藤蘿,葫蘆,南瓜,葡萄等,以書入畫的特色得以充分體現,內蘊豐富,富金石之氣。(請欣賞吳昌碩鬆石花卉作品: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06&articleid=3886 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06&articleid=3901 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06&articleid=3902 

 
            
               “鬆、竹、菊、蘭”《四君子圖》,創作於1915年,價值約在一千萬人民幣左右。

我的國畫老師師從於吳昌碩的傳人,講究筆墨的運用,尤其崇尚吳昌碩大師的作品,其畫風蒼辣深厚,金石味十足,為我做學生的所欣賞。隻可惜老師的畫,太刻意追求筆墨的金石效果,局限於古法,不能有大的創新與突破,至今在中國畫壇仍然隻是占據一席之位的畫家,而未能像吳昌碩那樣,淩駕於芸芸眾畫家之上,成為聞名於世的大師。

老師常說“畫畫的人寫字要超過專門寫字的人,這才是真正懂得國畫奧秘的人”。可惜的是,我的字寫得非常之差,又懶得花時間去練習,至今落得隻能體會金石之味,卻怎麽也畫不出金石的味道。

所以說,藝術的道路是漫長的,也是艱苦的,但是,隻要我們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至少在欣賞名家名畫的時候,我們知道了什麽是金石味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