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如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新住宅外牆三大主流

(2025-11-10 18:22:01) 下一個

美國新住宅外牆三大主流

如山

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

美國各地住宅風格有所不同,達近10種之多。然而美國新建住宅外牆主要是三大主流:磚貼麵Brick Veneer、灰泥(Stucco)、纖維水泥板(Hardie Plank)。三者幾乎覆蓋了全國新建房屋的絕大多數外牆材料選擇。其他如 Vinyl、Wood、Stone Veneer 僅在特定地區或風格中出現。

這三種外牆的使用除了因應不同房子風格而配合采用之外,更有是因應地理、氣候環境的適應性的原因。

一)貼麵Brick Veneer全美房屋外牆市場占比約 20–25%。主要分布在南部與中西部德州、喬治亞、田納西、伊利諾伊、印第安納、俄亥俄等。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紐約州、賓夕法尼亞也常見。

磚牆起源於 17~18 世紀英屬殖民地時期的新英格蘭與弗吉尼亞地區常見應用於殖民式(Colonial)、傳統(Traditional)、南部豪宅。常見的新建單層或兩層房,也常用 全磚外牆,這類風格屬於 Ranch 或 Traditional Suburban 的現代化版本。其優點是耐久、防火、防蟲、維護低、隔音、保溫性能優良。缺點是造價高、施工慢,外加額外結構支撐。難以日後改色或改麵。尤其是不適合用於有防震要求的西海岸。

東北部廣泛使用除了曆史形成的喜好外還因為其氣候濕冷,磚保溫、防火又耐久;有“老美傳統”、“莊重感”的象征。在豪宅或郊區高價區,磚麵還能體現“厚重”和低維護。

這種siding隻是貼一層在木還石牆體結構的表麵,不是用來承重功能的。是現代木結構或鋼結構房屋外麵 “披一層磚皮” ,外觀與全實磚相同但結構不同。很多讀者可能看到的都是這種。

而整棟外牆結構本身由磚砌成也是有的。它的牆體厚,一般 8–12 英寸,雙層或三層磚疊砌,是老式承重牆。在我的農村老家80年代改革開發後一些農民有些錢後開始建房就全部是這種建築,後來才變成鋼筋水泥結構。其耐久性極高,可百年以上。在美國東北部(Boston、Philadelphia、Chicago )老城區或百年曆史建築。厚重、傳統、曆史感強。但除了成本很貴外,缺點是非常重,對地基要求高,也不利於防震要求。現在已很少用於新建住宅。實磚牆(Structural Brick)現在主要隻見於 1900 年以前的曆史住宅(如波士頓、芝加哥老城區。在今天的美國住宅市場中,幾乎所有所謂 “磚房” 其實都是 Brick Veneer。

二)Stucco(灰泥)在全美住宅房屋外牆市場的占比約 為25–35%。其主要分布於加州、亞利桑那、內華達、新墨西哥、佛羅裏達等地。常見應用常見風格:地中海(Mediterranean)、西班牙(Spanish Revival)、加州現代型房子。

其優點為隔熱、防火、外觀整潔,可塑性高、外觀平滑無接縫、適合幹燥氣候。缺點為易因濕氣或地震產生裂縫,修補後色差明顯,潮濕地區維護成本上升。

所以你在西雅圖、波特蘭等地是很少見這種Stucco siding的。因為西雅圖雨多、也不熱、氣候濕潤,房子風格也以Craftsman、現代型及Transition 型為主,所以Stucco siding很偶然才見到一個新房使用。如果你在大西雅圖區看到Stucco外牆,這種業主多半是印度、墨西哥移民等從熱帶地區過來的,可能是對自己熟悉的過往有特別的偏愛。

三)纖維水泥板Hardie Board / Fiber Cement Siding在全美住宅房屋外牆市場的占比約 為30–40%。品牌代表是James Hardie。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的西雅圖、波特蘭、加州北部、中部、德州、東南部新建社區。其優點是防火、防蟲、耐候性好、維護簡單,可上漆、外觀可仿木板或現代平板。最常用於現代型、工匠型(Craftsman)、農舍型(Farmhouse)房子。缺點是較硬但易脆,看起來不如Brick Veneer有厚重感。所以現代的Craftsman多用hardie plank & panel相間設計,並增加了部分Stone veneer 、Brick Veneer與Red cedar T&G siding作為點綴與加重立體感。

Hardie Plank 20–30 年在美國迅速崛起的新一代外牆材料其壽命與wood siding一樣為50年,而其價格不僅比wood siding便宜還因其防火、耐候與仿木外觀,被視為現代住宅設計的標準選擇之一。西雅圖的所有豪宅幾乎這種siding或者與其它材料的混合設計。

James Hardie是澳大利亞公司,於80年代研發出早期纖維水泥板配方,作為替代石棉水泥板的安全新材料。90年代開始在美國南部和西海岸使用,2000年代快速普及且取代傳統木板(Wood Siding)和部分乙烯基板(Vinyl Siding)。其品牌 “Hardie Plank” 成了通用名詞,盡管現在已經有很多其它公司在做,2010年代後成為成為主流材料,各地建築法規、保險公司傾向推薦防火材料;而西部山火多發地區(如加州、華盛頓州)推廣更快。現在房子的設計上使用纖維水泥板材料更注重質感與色彩搭配,Plank與平板式(Panel)縱橫混搭體現現代風格。

在我20多年的建築中主要用這種Hardie Plank與Panel為siding,加一些設計上的少量Stone veneer與Red cedar T&G siding。我所建的房子基本為Craftsman、Contemporary與兩種結合變化的Transition 型

其它次要類型如Vinyl(塑料外牆),wood Vinyl、Wood、Stone Veneer外牆等合計不足 10%。

 

綜合:若以成本排列,全磚外牆最貴、灰泥次之、纖維水泥板最經濟。東岸傳統磚房象征穩重與耐久,西岸與西南部則偏好輕量、抗震、易維護的 stucco Hardie 外牆。新房使用的廣泛度則從高到低反過來: Hardie Plank(纖維水泥板)→ Stucco(灰泥)全磚外牆。

上麵基於本人建築經驗與調查了解所得,難免有錯漏。歡迎各地同行補充。

謝謝諸位的閱讀和捧場。

(注:本文為如山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圖片來自網上免費下載圖片庫)

我的相關博文: 美國各地住宅建築成本概略 - 博客 | 文學城

    Brick Veneer外牆                    

Fiber Cement Siding

Stucco siding

貼麵Brick Venee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inomango' 的評論 : 看來兄弟也是做該行業有關工作的。謝謝分享你的經驗。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vinyl外牆不少,但是易老化碎裂。hardi水泥板的壽命還要看安裝和環境-李若風大可能刮開,注意帶色的廠家說不能油漆-隻是廠家這麽說。紅木板用100年沒問題但是價格貴幾乎沒有了。還有仿木的牆板質量差的不少。Stucco要手藝,抹平不是很容易,但要看出啦要一定角度的光線。siding的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是是否容易維修。
國內貼麵的我也見過,剝落是常態,例如成都的許多賓館,低處剝落的都不去維修。瓷磚的花紋太明顯且一致性太高,看起來很廉價,設計的審美太差。國內絕大多數小區的起名也都很爛,庸俗的很。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務虛' 的評論 : “其實,這裏的房子外牆分兩個部分,朝街路的部分和朝後院,包括朝向左右鄰居的兩麵。兩個部分常常分別對待。門麵上的部分講究風格,成本略高,其它三麵比較樸實單一,成本也低些".兄弟說得不錯!在設計上都會注重前麵,因為是麵對大多數外觀,旁邊跟背後都是少人看到的。連window都有差別。變化最多的是前麵,所謂”門麵“嘛,就如人的麵子LOL。除非山頂豪宅或者四個方向有wiew的豪宅,那四個方向都要花心思考究些,但怎麽說最重要的都是前麵。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Fiber Cement Siding 我應該是第一次聽到呢, 可能我沒有注意。 這幾年鬧疫情, 都顧不上房子了。", 通常我們就叫Hardie boad,也可能你們那邊用得不多,就算這裏很多人見到也未必知道它的名稱。

“中國曾經流行馬賽克貼麵外牆, 後來又有瓷磚貼麵, 美國好像沒看到”。是的,中國建築主體牆基本為水泥,沒有其它牆麵,這種外牆直接貼馬賽克、瓷磚都容易。美國住宅基本為木頭,要貼這個還需要額外加secure。另外就是人工要花費很多,中國勞動力便宜,尤其以前。還有一個原因是美國都是大房,麵積大的話有很大不同。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問好丹黎!“記得以前流行 aluminum siding, 不過看上去很cheap, 好房子不會用"。是的,我們這裏幾十年以上老房子偶爾還見到,不過一旦翻新都會換成Hardie board 了。
誠務虛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這裏的房子外牆分兩個部分,朝街路的部分和朝後院,包括朝向左右鄰居的兩麵。兩個部分常常分別對待。門麵上的部分講究風格,成本略高,其它三麵比較樸實單一,成本也低些。外牆weixi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Fiber Cement Siding 我應該是第一次聽到呢, 可能我沒有注意。 這幾年鬧疫情, 都顧不上房子了。

中國曾經流行馬賽克貼麵外牆, 後來又有瓷磚貼麵, 美國好像沒看到。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問好! 很喜歡看專家介紹。 記得以前流行 aluminum siding, 不過看上去很cheap, 好房子不會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