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時代裏小股民們的故事 3

(2009-06-03 15:33:38) 下一個
這次我順帶把我的體會和感謝注出來(我稱他們為信條),在把以前的補上。

即使在1999和2000大牛市時,也不斷有犧牲的ids,而且不少。因為是大牛市,所以做空的人很少,也不需要做空。最快的死法是做option,很多人賭ER,在出ER前買。大部分nasdaq公司都是四、七、十和一月中報earning,離OE隻有三兩天,其實time value應該近乎零了,可是options一點也不便宜,原因是在ER前有個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導致options價錢過高。ER出來後,時常漲不了很多,更不用說可能還missed一分錢,向下走一走。那時錢來的容易,很多人也不珍惜,動不動全倉押一兩個ER,結果幾天一半就沒了,這麽反複幾次,就出局了。比這些人更快的是悄不悄賣naked options,不出倆月就不見了。這些人像流星一樣,ids早就記不得了,反正過一陣子就有人post個帖子,沉痛宣布自己退出壇子。當然,大部分人是悄悄消失的。

2000前後我成了正規軍,更多側重asset allocation了。也有認識了不少級別更大的朋友。一個是從一家research lab跑出來的牛人大P,在一家hedge fund,他自己的錢一部分在公司的funds中,return是不錯的,不過他很多錢是按比例allocate到不同風險,不同方式和不同地區的investment中。這個人非常理性,所有的allocation都是很機械地進行。他的一個建議或者叫做法我至今遵循“當你決定一個操作時,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想到各種downside的protection的辦法。當市場和預期不同是,考察一下你當初做決定的假設是否還成立,如果還成立,就不要半小時輕易改變當初半個月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如果不成立,就要從新走一遍決策的過程,決定新的操作。”我把它叫做“信條8”。不過到2000年以後他還是虧了不少錢,以後再講原因,主要是VC上和nasdaq上的。

另外一個是打golf認識的台灣小angle,他從一家.com公司發了一大筆,既不想上班,又不想創業,就投錢給人創業。這小子的錢在MS裏麵管著,MS強迫他買了足夠多的bonds,cover他日常生活所需,剩下的錢大部分讓他拿來撒胡椒麵了。這個小天使談起技術來頭頭是道,每家公司的優劣讓他說的一清二楚。像我對semi這種東西根本不懂,聽他一講就覺得特清楚,雖然他講的很多是錯的。他跟我吹噓做angle能一塊錢變100,幸好我沒信他的。

從1999年夏天起,我基本上轉成做trend的人了,由於market隻漲不跌,基本沒有單純賣的操作,隻有換股的操作。也就是說,當一個stock漲的太多是,拿出一部分換成相對安全的大龍頭股,在2000年底,我手上除了早期買的msft外,又增加了LU,SUNW,CSCO等大家夥和QQQ。因為那時大家都覺得有點漲不動了。

但是漲不動不等於馬上跌,第一批熊一定會被瘋牛踩死。我把它稱為信條9。小C是小D的同事,雖然沒有小D有錢,卻是super smart的人,而且在公司還是幹事的,不想小D那樣賦閑。小C到了1999年夏天開始發現market不正常了,連他小孩幼兒園老師也在炒他的公司的股票,到了1999年底他開始short 一些公司,最大的是yhoo。那時yhoo已經增長乏力,但是股票風頭正勁。小C看著自己的short position一天天虧錢,居然能心平氣和。但是到2000年yhoo第一次ER前,yahoo瘋漲的400(相當於現在的100),小C終於扛不住了,止損出局,把他多年從公司stock option上掙到的錢全賠進去了。雖然小C不願意說有多少,但絕對在1M以上。三個月後,yhoo的price跌下的當初小Cshort的價錢,一年後,小C應該可以以近乎零成本close所以open position,但是小C死在了黎明前。

小C黯然退場後不久,小D也被margin call了。原來小D買地蓋大房子的錢是他把公司stock呀給銀行借的,不久小D的公司stock掉了一半,他的stock被自動賣掉了。小D那個傷心啊。不過一年後他就樂了,因為後來它公司的股票跌了95%。這樣,小D除了一些cash,還留下一棟大房子。幾年後我見到小D時,他那棟大房子已經賣掉了。原因是沒有了stock option外快的小D實在養不起那棟大房子,本來以小D在公司的資曆,怎麽也混個director了,可是幾年沒幹正事,能逃過幾次裁員就不簡單了,這輩子的career是完蛋了。想到今後沒有著落,他幹脆cash out大房子,當個小富家翁。從這裏我得到信條10--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和信條11--“如果炒股一輩子掙不來1M,又把自己的career耽誤掉,就是得不償失。”

2000年經濟數據已經很不好了,但是market還在高升。我清楚記得當初我的老師講的1928年的情況,經濟並不好但是因為是大選年,market soared。我隱約預感到2000年非常像1928年,因為是大選年讓人們非常hyper,因此總是慢慢拿出些profit放到bonds中,但是又覺得這次和1928年不同,因為有新的經濟,而且美國以外經濟發展也很猛。因此,大半的錢還在market中,以上述幾家大公司和qqq最多(當年少個q,價錢可比現在好多了。)

到2000年春天,紙麵上的millionaire 特別多。三月,nasdaq上5000,但是很快就開始下滑,2000年夏天主要的基調就是何時能漲回5000點。大家都沒覺得recession已經開始。那些網絡垃圾股先開始跳水,所謂的龍頭股當時還沒太動搖。這時很多正兒八經的公司stock還在上竄,老Z就是在這前後exercise她全部的stock option的。

這年的夏天,我吃了1998年以來的第一次苦頭。那時我在國外開會,看新聞才知道msft要被拆了,雖然事先我覺得這些官司的影響已經被priced in了,但是兩天後回來,我多年held的msft value就少了一半。雖然後來msft reversed官司的結果,但是price永遠沒有回來,至今隻有那時的三分之一。好在當時掙錢容易,也沒有太難過,幾乎在同時csco達到了曆史最高點80,在一瞬間market cap超過msft,成為世界上market cap最大的公司,並且在很短時間裏csco一家的日trading volume超過整個上海證券。現在csco隻有當時的1/5,而且估計chambers在他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csco上80了。
這裏麵我得到信條12--“individual stock的風險有時比想象的大得多,不宜長期hold,至少要把足夠的利潤拿出來。”

2000年夏天market走低,但是大家都覺得是正常的correction,很快還會上5000甚至6000。但是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