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哈薩克族經典舞蹈《黑走馬》與《天鵝舞》

(2016-08-19 07:29:21) 下一個
摘要: 摘要:本文以哈薩克族的經典舞蹈黑走馬與天鵝舞為例,對哈薩克族的民間舞蹈進行探討。  關鍵字: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天鵝舞  1. 引言  哈薩克族的舞蹈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樣,都是反映哈薩克族人民生活風貌 ...
 
摘要:本文以哈薩克族的經典舞蹈黑走馬與天鵝舞為例,對哈薩克族的民間舞蹈進行探討。 
 
  關鍵字: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天鵝舞 
 
  1. 引言 
   哈薩克族的舞蹈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樣,都是反映哈薩克族人民生活風貌的一種手段,哈薩克族舞蹈藝術具有濃厚的牧業生產特點。哈薩克族人大都熱愛跳舞,他們 喜歡用舞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哈薩克有“歌的民族”之稱,流傳在民間的樂舞藝術也非常豐富,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因 此深入地了解哈薩克族的民間舞蹈是對這一民族的其他各個方麵的一種窺探,包括民族性格、風土人情、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同時也是團結哈薩克族的很有效 的一種方式。 
 
 
  2. 哈薩克族舞蹈解析 
 
  2.1哈薩克族舞蹈特點 
   哈薩克意為“廣袤草原上自由遷徙的勇敢、自由的人們”,哈薩克族人民一生都在冬不拉的節奏中不停地舞動。舞蹈動作大多源自草原動物的動作,較簡單,但跳 起來卻無比豪放、歡騰。哈薩克民間舞蹈多為啟、承、轉、合一部結構,舞蹈動作多用頭、頸、肩、臂、臀部、眼的運動姿態來表現,模擬某種形象,捕捉優美的造 型,達到娛樂的目的。民間舞蹈是哈薩克民間“托雨”上深受群眾歡迎的文娛形式。哈薩克民間舞蹈曆史上主要是口傳身教,代代相傳的。流傳在哈薩克中的形式活 躍、動作優美、造型典雅的民間舞蹈和古西域舞蹈在題材、藝術風格上是一脈相承的。傳流在哈密地區的哈薩克民間舞蹈音樂旋律優美、韻味濃厚、氣氛熱烈、動作大方而詼諧。從表演形式來分,可分為獨舞雙人舞(男女)和群舞,流傳在民間的舞蹈中獨舞和雙人舞較多。 
 
   哈薩克族人以遊牧生活為主,逐水草而居。通常在夏季轉場完後,舉行小型的“阿肯彈唱會”,演唱的作品大多靈活多樣,以當地民間曲調隨編隨唱,即興填詞。 哈薩克族比較流行的樂器是“冬不拉”, 哈密、阿勒泰、奇台、烏魯木齊還流行著“斯不孜厄”的四孔木笛,在伊犁地區還有一種三根皮弦的弓弦樂器“闊布茲”。目前新疆廣泛使用的低音、中音、高音 “冬不拉”均為新時期的改良樂器。它音色美,音域寬,演奏方便,深受各族人民喜愛。在哈薩克族的生活中,歌唱與舞蹈是相伴存在的。有 “冬不拉”響起的地方,就有隨之相伴的舞蹈。哈薩克人一生都在冬不拉的節奏中舞動,冬不拉彈奏出了哈薩克人的心靈,舞蹈讓人感受到了哈薩克人民對自由生活 的向往。哈薩克族人民離不開“冬不拉”,更離不開歌舞的陪伴。有哈薩克族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冬不拉”,就有載歌載舞的可愛的哈薩克族人。 
 
  2.2舞蹈與傳說的聯係 
  哈薩克族古老的民間舞蹈有著悠久的曆史,這是與這一民族長期的遊牧生活密切相關的,哈薩克族舞蹈作為一種抒情的肢體語言,背後往往都有一個比較明確而集中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準確地表達了他們內心獨特的思想。 
 
  2.3舞蹈與動物的聯係 
   一般草原上民族的舞蹈都有模仿動物體態與動作這一特點,他們通過觀察與模仿,與人的形體運動相結合,再經過加工提煉與組織,使這些舞蹈動作可以表達人們 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方方麵麵。出於對力量的渴望、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圖騰的崇拜,哈薩克族的舞蹈動作有很多來源於草原動物。 
 
  2.4舞蹈與生活的聯係 
   一個民族的文化藝術往往和本民族的生產、生活特點緊密相聯,哈薩克族的舞蹈和生活密不可分,他們用歌舞抒發情懷及對生活的熱愛。很多舞蹈都生動的描寫了 哈薩克人民的勞動生產的場麵。如在《擀氈舞》中動作有打毛、鋪毛、灑水、卷簾、拉繩、滾氈、曬氈等,整個擀氈的過程都用舞蹈語言表現了出來。 
  3.黑走馬舞蹈解析 
  3.1黑走馬背後的傳說 
  黑走馬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它廣泛地流傳於新疆境內各個哈薩克族居住區。哈薩克人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的兩支翅膀”。 
   關於黑走馬,有這樣一段故事。在很久以前,哈薩克人與蒙古人發生了一場戰爭,結果蒙古人贏了,還把哈薩克人的馬搶走了,哈薩克人民非常悲憤,而他們與黑 走馬在長期的生活中已經產生了一種默契,黑走馬能夠聽懂主人的笛聲,於是哈薩克人在山頂吹起了哈薩克族特有的一種樂器,黑走馬聽到笛聲之後,立即跑回到了 哈薩克部落,從而避免了一場戰爭。 
  3.2黑走馬顯現的動物力量 
   哈薩克族人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曆史上,評判一個哈薩克人是否富有,是以他擁有的馬的數量的多少而定的。馬在哈薩克牧民心中是征戰、狩獵、放牧、遷徙都分 秒不離的親密夥伴。駿馬和英雄一樣都深受族人的喜愛。馬鞍、馬鐙帶、馬球帶、馬鞍墊等上麵都有用黃金、白銀、寶石等裝飾而成的各種圖案,這些都是哈薩克人 工藝美術的精品。 
  馬是哈薩克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它的形象剽悍雄壯,通體黑亮,走時其步伐平穩有力,姿態優美,蹄聲猶如鏗鏘鼓點。騎上黑走馬,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 
 
  3.3黑走馬與哈薩克族人的生活 
   “黑走馬”一代又一代地在哈薩克族部落和草原上流傳著。到了今天,已經成了許多哈薩克族人喜歡的舞蹈。跳“黑走馬”成為哈薩克民族的一項重要娛樂活動。 它不僅可以在大型的集會中跳,也可以在小小的氈房中進行表演。跳的形式也具有多樣性,可以一人單獨跳,也可以雙人對跳或多人集體表演。哈薩克族人在放牧、 勞動之餘,常常伴著冬布拉的琴聲跳走黑馬,高歌歡舞達旦。 
 
  4.天鵝舞舞蹈解析 
 
  4.1天鵝舞背後的傳說 
   哈薩克族和白天鵝的不解之緣源自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古時,有一年輕的哈薩克族首領在戰爭中負傷,炎熱、疲乏、饑渴使得他奄奄一息。這時,一隻白天鵝 從天而降,挽救了他的生命,並變身為一個美麗少女與他成婚。為紀念這一奇異的婚配,他們給兒子取名為哈薩克,意為“白天鵝”。 
 
  4.2天鵝舞顯現的動物崇拜 
  哈薩克族喜愛天鵝的溫馴,羽毛潔白,體態優美,少女們常把它作為愛情純潔,青春秀麗的象征。至今,哈薩克族仍流傳著一些崇拜天鵝的遺風:如人們愛把死去的天鵝掛在氈房圓木柵上,或把天鵝毛插在小孩胸前,以保吉祥平安等等。 
  哈薩克族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人與天鵝相配而產生的,因此哈薩克族人奉白天鵝為民族母親,他們的許多民族舞蹈都與天鵝的造型與姿態有關,舞起來的時候感覺非常的神聖,這也同時帶有對圖騰膜拜的性質。同時,哈薩克族跳《天鵝舞》也是對祖先的一種崇拜,他們希望在冥冥之中獲得力量,並且得到先祖的保佑與明示。 
 
  4.3天鵝舞與哈薩克族人的生活 
  天鵝舞是哈薩克族姑娘喜愛的舞蹈之一,表現了哈薩克姑娘的溫婉善良與美麗,如頭戴羽毛,輕柔、舒緩的臂部動作,如天鵝展翅和水波蕩漾。天鵝舞的表現沒有具體的場合要求,常常於婚禮、節慶等時節展現哈薩克姑娘的優雅舞姿。 
 
  5.結論 
   哈薩克的文化是一種典型的草原文化,是遊牧民族文化經過千百年積澱而成的,而哈薩克舞蹈作為哈薩克文化的一支奇葩,承載著哈薩克人生活中的快樂和痛苦。 本文通過對哈薩克族兩種經典舞蹈的分析,普遍的了解到哈薩克族舞蹈展現的一些共有的特點:對傳說的傳承、對動物的崇拜以及對生活的熱愛。由此,我們可以對 哈薩克族的舞蹈有了更深的理解,並可以此類推到哈薩克族其他舞蹈的賞析中。 
 
  參考文獻 
  [1]周亞成,哈薩克族傳統生產習俗的變遷及發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4) 
  [2]杜紅,哈薩克族民間舞蹈初探[J].教育前沿,2006(3) 
  [3]革木西,哈薩克族舞蹈藝術一瞥[J].新疆社會科學:哈文,2009(2) 
  [4]李國平,哈薩克族民俗生活的再思考[J].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

  黑走馬其實是哈薩克語“卡拉角勒哈”,其名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的兩隻翅膀”。他是該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那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的特點有什麽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卡拉角勒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舞蹈,關於它的來源,在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薩克族小夥子發現了一群野馬,他揮動套馬索套住 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馬。小夥子曆盡種種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它馴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馬。當他騎著黑走馬回到阿吾勒(家鄉)時,鄉親們聞訊紛紛前來 祝賀。小夥子在馬上和馬下,用各種動作自豪而詼諧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馴化黑馬的整個過程。從此,以騎馬為題材的,表現草原上駿馬奔馳時矯健姿態的卡拉角勒哈 舞蹈便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動作輕快有力,剛健蒼勁,模仿黑走馬的走、跑、跳、躍等姿態,在全身一張一弛的律動中表現 狙獷、剽悍和豪放的風格。女性的動作優美舒展、活潑含蓄,如顯示姑娘美麗而自豪的“花兒讚”,窺視戀人的“羞窺”,前俯後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這些 動作,都包含著特定的內容,與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和幽默詼諧的麵部表情融為一體,並根據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發揮,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動作。表演者時常把勞 動和生活中具有濃厚特色的各種動態揉進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語匯和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並由此衍化出諸如“擀氈舞”、“擠奶舞”、“繡花舞”、 “拉麵舞”等舞蹈。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歡樂的大型集會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氈房裏進行表演。可以由一人單獨跳,也可以雙人對跳或多人集體 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異。視當時的氣氛和環境,有輕鬆愉快的表演,有剛強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從而得到各種不同的藝術效果。哈薩克族 人在放牧、勞動之餘,常常伴著冬布拉的琴聲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歡舞達旦。

  卡拉角勒哈以同名樂曲伴奏。這種樂曲的節奏感極強,明快活潑,旋律宛如駿馬在草原上馳騁。它由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冬布拉彈奏,按照舞蹈的快慢來變換節奏,並形成了大同小異的地方特點和個人演奏技巧。

  卡拉角勒哈即興表演時不需要專門的服飾和道具,可以隨時隨地即興起舞表演。在民俗活動等演出時需要戴氈帽,穿襯衫和帶彩色圖案的坎肩,穿長褲和靴子,紮牛皮腰帶。

  小結: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其曆史悠久,一直傳承至今,深受他們歡迎,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體驗一下他們的舞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