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為生命之源,滋養生靈,孕育萬物。水的意象,簡單亦深奧。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看它都有不同的意味。舞蹈是文化、藝術的最直接的體現。時於 “水”這個有深意的意象,不同的編導也就有了不同的感觸,於是有了種類繁多、意義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的關於“水”的舞蹈。筆者從中國舞蹈的創作思想方麵入 手,探究“水”對中國舞蹈鯿創中舞蹈小品的創作思想啟示。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7/view-1683484.htm
關鍵詞:“水”;創作思想;舞蹈小品
舞蹈小品,作為舞蹈編創的一種綜合類形式。是在主題的基礎上由舞蹈動機、舞蹈短句發展而來,是綜合小品選材、舞蹈結構,為最終舞蹈作品打基礎的過渡型舞 蹈作品。所以相比於舞蹈作品,規模、時間都會更加精煉,舞蹈時間及規模的縮小,意味著要精煉的表達舞蹈的主題。這對小品的主題選擇要求更高、更明確。明確 的主題是優秀舞蹈小品創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個好的舞蹈作品,不僅表現在舞者的基本功、表現力上,而更多的體現在編導的舞蹈主題、舞蹈構思、舞蹈 思想上。在舞蹈創作中,難得不隻動作的創作,還有舞蹈主題思想的創作,亦或可以說是創作動機的產生。
水,沒有生命而成就生命,人以及其他生 靈不可能離了水生存。在某種意義上,水不隻是生命之源,同樣也是思想之源、藝術之源。從中國古代先哲名言,到現代為人處事之道,“水”的哲學無處不在。這 對於舞蹈小品的主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表現對水圖騰崇拜的民族民間舞的柔情似水(傣族、苗族等),到融和百家之長的中國古典舞的行雲流水,再到主張 隨性自由的現代舞的上善若水,無不體現這一特點。充分認識水的意象不僅可以為舞蹈編排提供靈感,還可以為舞蹈增添一份水的韻味。
一、感受“水之柔”
水屬陰,性柔弱,甘願停留在最低窪的地方,滋潤萬物而不與爭。
因而便有了“柔情似水”“心若止水”等說法。
1.理解水的細潤
“好雨知時節”“潤無聲”是唐代詩人杜甫對春雨的描述,和苗族舞《水姑娘》創作中有著相同的思想。隨著開場的水從天而降,身著盛裝的美麗的苗族姑娘仿佛 從夢中醒來,身體猶如一顆種子遇到春雨的滋潤,開始蘇醒、生長,用此來表現對水的無限熱戀。在此處水的溫潤之美通過舞蹈的動作、場景設計體現了出來。
在舞蹈的語匯上,運用了苗族舞的圈舞,以及擺手點頭的動率為主要創作元素。用上半身與手臂擺動表現水的流動;以圈舞的隊形調度表現水的蜿蜒;用苗族特色 的肩、腰部律動表現水滴的清脆;通過對苗族生活與水的密切關係入手,對水精妙的模仿,精準地抓住了水的特征和多種形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苗家對水、對家鄉 的熱愛。
理解水的潤物之美是要求編舞者在編創舞蹈小品時達到表演時可以使觀眾感受到舞蹈作品的內涵,恰如水滴一般沁人心脾。可以說,正是在充分領會了水的潤物之美,才有更加經典的舞蹈小品產生。
2.體味水的嬌柔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戴望舒寫下了他對江南小城雨巷的情感體驗。給人無限的遐想,《小城雨巷》完美的複原了那時江南水鄉女孩的柔美惆悵。白牆灰瓦、油紙 傘、旗袍以及遠處若隱若現的石橋在這個雨天裏是那麽貼切。使這個舞蹈具有詩性特征的情緒元素:輕柔、淡雅、婉約、舒緩、空漾、濕潤、清麗而又純淨。
在作品《小城雨巷》的舞蹈語匯上,編導設計了許多細節,在不斷變化著的時空裏,少女們通過雨時出門撐傘、拎裙過橋、收傘瀝水、在睛時把傘夾在胳膊下行走 等等這些看似通常和瑣屑的動作。細膩地表達了她們喜雨、避雨,在雨中嬉戲的種種感覺。使我們恍若身處其境,讀出了一個水樣靈動的、人格化的、女性般的柔美 江南。
編排柔美類型的舞蹈小品時,可以根據作品需要對水的陰柔之美進行體會感悟。通過舞蹈創作表現需要,把這種美融入到舞蹈動作的設計上,從而使得舞蹈作品柔和和迷人。
二、感覓“水之形”
水,柔弱致極而又堅忍不拔,善於變化而適應性很強,表麵上看來趨下居卑、容汙納垢,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力量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而克“火”者,不正是水嗎?
1.體會水的磅礴
說起水,不得不提的是長江與黃河。而黃河因其奔流不息而更加使人折服,便有了“橫向地看,炎黃子孫必有‘黃河情結’;縱向地看,每當國難當頭或曆史轉折之際,‘黃河情結’必將彰顯,並成為凝聚人民大眾的‘核心’”。
有了喚醒國民奮起救國的《黃河大合唱》,有了以黃河大合唱為創作音樂的舞劇《黃河》。
舞劇《黃河》以恢弘的場麵和磅礴的氣勢,以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舞蹈形式在空間的大幅度流動,表現了生活在黃河兩岸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和不 屈不撓的精神。在舞蹈語匯上,編導以中國古典舞動作語匯為主,以曆史感與文化感、民族感為輔,體現了黃河對中原兒女的養育之恩、精神鼓舞,進而揭示中華民 族剛柔並濟、寬厚博大的精神。合理把握水的奔騰之美能使舞蹈小品更加有氣勢、有力道。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陰柔之美衝突,反而是舞蹈小品多場景和表現豐富 感情的有力助手。
2.了解水的包容
古語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汪洋大海從何而來呢?是由一滴一滴的水聚集起來的。作品 《小溪江河大海》就形象的表現了這一主題:“小小水滿匯聚成溪,涓涓細流歸入江河,條條江河奔向大海”。編導將擬人化的表現方式,貫之以水的形象,從形式 入手,著重於水的兼容之美的思想含義。在舞蹈語匯上,編導以古典舞的“圓場”為主要步態,從始至終運用“圓場”,通過延綿迂回的舞蹈隊形、流暢的舞台調 度、服裝的巧妙利用,鮮活地描繪了一幅潺潺溪流、歡騰江河、浩瀚海洋的壯麗畫卷。
感受水的兼容之美是要求在編創舞蹈小品時要注意吸收、借鑒己有作品或其他藝術形式的長處,做到為我所用。
(三)感悟“水之意”
言有形,而意無形。水的意象,簡單亦深奧。無論是對自然界水的崇拜到“五行”說的出現還是“中庸”思想的產生,在一定意義上說都是華夏民族依水生活、治水實踐和觀念的反映。縱觀我國古代哲學發展曆,水與中國哲學、文化、生活、勞作都是離不開的。
1.領略水的圖騰象征
在古代因為人的力量有限,知識不足,對自然界各種有了各種崇拜,對水、雨、河神的敬畏崇拜,有些還流傳至今,如美國的祈雨舞、中國的傣族的象腳舞等。表 演時舞者圍成圓圈,合著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象腳舞的形成,與傣族之崇尚水,生產、生活及習俗離不開水,與其 生態環境及民族特點密切相關。
同時,由於古代人們落後的生產力,和水打交道以及儲運水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一些勞動舞蹈,經過世代的傳承形成 了現在風格迥異的民族民間舞。這其中與“水”聯係最緊密的就是朝鮮族的頂水舞。頂水舞,是朝鮮族的傳統舞蹈。得名於舞者頭頂水罐起舞,此舞的勞作原型是朝 鮮女性在插秧、鋤草時節,常頭頂水罐將飲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間地頭。頂水舞主要動作有“玉指彈珠”“甜泉舀水”等。舞蹈通過模擬頂罐行進中的各種生活動
作,抒發歡樂喜悅的內心感情,舞姿輕鬆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