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5《瑪曲姑娘》學習隨筆

(2015-05-06 13:45:13) 下一個

四川省歌舞劇院《瑪曲姑娘》(民族舞)九荷    四川歌舞劇院《瑪曲姑娘》十全

純粹為學習方便之目的,曲解實屬無知。
藏色:樸實自然,磚紅、藍、青、黃、米、褐、灰是最具高原藏區特色的代表性色彩,從“碧藍”到“幽藍”的天空,青草翠“綠”的草原,“黃色”的格桑花,“紅褐色”的寺廟,棕色或白色的犛牛……
模仿犛牛的姿態,既要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犛牛的凶猛、野性,又要表現出犛牛搖頭、擺尾、吃草、喝水、舔背、梳毛等溫和、馴服的一麵。

瑪曲:瑪曲藏民族服 飾多以裘皮為主,男女式樣大同小異,其領緣、袖口、下擺、襟邊均縫有氆氌和水獺皮。男服下擺處縫綴一道黑布料,穿著時,男袍上提到時膝部,女袍上提到與腳 麵齊,再用絲綢帶從腰間束緊。男女頸上都垂掛珊瑚、翡翠、瑪瑙等項鏈和金、銀盤,男人還在頸上套象牙並串有珊瑚的念珠,頭戴禮帽、狐皮帽。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紮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5/Yellowrivermap-zh-hans.jpg


2015.05.08
舞蹈出場時是7個人在模仿犛牛嗎?為啥是7個,不是6個也不是8個?
1. 瑪曲有個七仙女峰。在瑪曲縣木西合鄉境內,離縣城約八十公裏的地方有一座山勢奇特的山脈延伸在黃河岸邊,自然形成七座大小不一的小峰,這就是瑪曲七仙女峰,著名的旅遊點。
2. 犛牛在中國生存在7個省份境內。7各省為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內蒙、新疆。
3. 藏區《犛牛禮讚》儀軌中要在40個左右的犛牛中選出7頭不同顏色的犛牛 供奉護法,儀軌後放生。

2015.05.07 瑪曲犛牛
犛牛是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宗教化符號。十世班禪大師曾經說過:沒有犛牛就沒有藏族。西藏民間諺語也說: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犛牛
犛牛禮讚
/ 八思巴· 洛追堅讚著譯 / 娘吉加
體型猶如大雲朵
騰雲駕霧行空間
鼻孔嘴中噴黑雲
舌頭擺動如電擊
吼聲如雷傳四方
蹄色猶如藍寶石
雙蹄撞擊震大地
角尖擺動破山峰
雙目炯炯如日月
猶如來往雲端間
尾巴搖曳似樹苗
隨風甩散朵朵雲
擺尾之聲震四方
此物繁衍大雪域
四蹄物中最奇妙
調服內心能鎮定
耐力超過四方眾
無情敵人舉刀時
心中應存憐憫意
(本詩摘自德格版《八思巴文集第三》)
《十月》“犛牛文化專刊”

2015.05.06  甘南瑪曲和犛牛
瑪曲——“天下黃河第一彎”
瑪曲縣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端,甘、青、川三省交界處,黃河第一彎曲部。東北以西傾山為界與本州碌曲縣接壤,東南與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爾蓋縣、阿壩縣為鄰,西麵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甘德縣、瑪沁縣毗鄰,北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距甘肅省會蘭州450公裏。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3300至4806米之間。氣候屬高寒濕潤型。長冬無夏,氣候嚴寒是其特征。藏族人口占88%。是“河曲馬”、“歐拉羊”的產地。
http://a1.att.hudong.com/27/31/01300000167059121498318939617.jpg
瑪曲,係藏語“黃河”之意。位於黃河上遊,即所謂的河曲地區,瑪曲縣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青、甘、川三省交界,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上一個藏民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純牧業縣。“河曲馬”以其體格高大,適應性強,挽乘兼用,素能爬高山,善走水草地而聞名天下。“歐拉羊”也以體格高大,被毛粗長,耐寒膘肥,肉質良好,生長快,產肉率高而著稱。還有“高原之舟--犛牛”,以肉質鮮嫩,耐寒冷、抗缺氧和全身皆寶而聞名國內外。瑪曲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地處甘、青、川三省甘南、黃南、果洛、阿壩四個民族自治州的中心地帶。
瑪曲




歐拉羊和犛牛

犛牛文化
犛牛是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地區特有的一種大型動物,無論是野犛牛還是家養犛牛,藏區民眾的生產生活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自古以來,這種關係滲透在藏族群眾所在的每一寸土地上,久而久之,形成青藏高原特有的犛牛文化。
犛牛體重可達五六百公斤。它全身披著長而密實的毛,粗毛間又有細而短的絨毛,體毛蓬鬆下垂,圍護著全身。野犛牛隻藏身於海拔五六千米的深山峽穀或遷徙到無人區內。這些地方,生存環境更為嚴酷,但野犛牛靠巨大的肺活量、超常的攜氧能力、超厚的皮下脂肪、極低的散熱力和密實的體毛,同惡劣的環境抗爭。野犛牛性情暴躁凶猛。如遇到挑釁和攻擊時,會用角攻擊。家犛牛除了身軀比野犛牛矮一些以外,其容貌和野犛牛沒多少差別。一般成熟的家犛牛體重150公斤左右,體毛有黑褐色、棕色和白色幾種,頭上有粗大的犄角。由於家犛牛繼承了野犛牛耐寒、抗病以及能在粗放的飼養條件下生存的特性,便成為青藏高原的優勢畜種。
犛牛是青藏高原的象征,也是藏族牧業的象征和西藏傳統生活方式的象征。藏語稱犛牛為“諾爾”,意為“財富”或“寶貝”。這是因為犛牛為傳統的藏族社會提供了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渾身是寶,無私地賜予高原人類以衣食住行。
藏民族對犛牛的圖騰崇拜,在不斷發展和演化,但從沒有消亡,它已經成為藏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種寄托。 據藏族曆史文獻記載:當初天神之子聶赤讚普從天而降,做的就是吐蕃的犛牛部主宰。藏人史上就有供奉牛頭人身像、牆 上和屋頂供奉牛頭等習俗。至今,藏區屋宅、牆角、山口、橋旁、嘛呢石堆和寺院祭台上仍處處可見供奉的犛牛頭骨。藏人認為,牛頭是牛靈魂的寄主,是整個犛牛 精神的象征,也是神靈尊嚴及威力的標誌。
現在,仍留存於西藏一些地區的“犛牛讚”,也是典型的古老犛牛圖騰崇拜的遺存。如每年藏曆四月薩嘎達娃節中定日縣絨布寺的“犛牛禮讚”活動,既是佛事儀 軌,也是民間傳統民俗。“犛牛讚”由絨布寺紮珠·阿旺單增羅布上師首創,從15世紀開始,每逢藏曆4月17日,都有演說“犛牛禮讚”的傳統儀軌,儀式由養 牛人來主持。“犛牛讚”要調集40多頭犛牛,從中挑選各具特征的7頭,分別取名。之後,在牛腰椎上部用線縫上不同色質、寫有不同咒文的經幡,再由主持人一 邊唱“犛牛讚”,一邊在牛身上用朱砂畫畫,並在牛角頭、角腰、角尖、額頭、眼部、耳部、鼻梁等部位塗抹酥油。最後,給牛喂食糌粑和酒等,在“咯咯嗦嗦”聲 中結束“犛牛讚”,眾人呼喊“願天神得勝!”同時,拋撒糌粑,作吉祥祝願。儀式結束後,7頭犛牛被放生。

把犛牛打扮得漂漂亮亮

騎著犛牛巡邏

犛牛青銅器
1973年在我國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出土了一件碩大的犛牛青銅器。這是我國目前出土的第一件以犛牛為造型的青銅器.
犛牛性情溫和、馴順、善良,具有極強的耐力和吃苦精神,對於世代沿襲著遊牧生活的藏民族來說,犛牛具有無可替代 的重要地位。在高寒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無論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冰雪襲人的寒冬。犛牛均以其耐寒負重的秉性、堅韌不拔地奔波在雪域高原,擔負著“雪域之舟” 的重任,為在世界屋脊上勇敢而頑強地生存下來、曆經艱難困苦的藏民族提供著生 活、生產必需的資料來源,成為一代代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發展成長起來的藏民族生命與力量的源泉

宗教
藏族史料記載,在佛教勢力還未興起時,藏族原始宗教本教占據統治地位,犛牛曾一度被稱之為“神牛”,是朝野、政教神聖的供奉之物。
本教的一係列宗教活動中滲透著對犛牛的迷信色彩。譬如在他們的跳神或祭祀活動中,都用黑色犛牛做為神聖、正義、威嚴、力量、權威的象征,用白色犛牛做為吉祥、平安、善良、美好的標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