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賞析——《俺從黃河來》民族民間舞作品
舞蹈編導:張繼剛
舞蹈音樂:汪鎮寧
舞蹈服裝:王慧君
舞蹈首演:1989年北京
首演團體:北京舞蹈學院
榮獲獎項:1991年榮獲第三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優秀作品獎。
這是編導以黃河為母題,緊緊抓住中華民族誕生與繁衍的生命脈絡,從奔流了千萬年的黃河之水中捧托出謳歌民族魂的係列作品之一。作品以北方漢民族民間舞蹈 作為動作素材。氣勢磅礴、風骨雄放地展示了黃河兒女對母親河的深厚感情。作品思想內涵豐富、人物形象鮮明、舞蹈風格淳樸,表現手法獨特,具有很強的藝術感 染力。
幕起,一幅巨大的圖像顯映出洶湧澎湃的黃河之水從天際間奔騰直下,這飽蘸激情的舞美設計, 揭示了中華民族曆史的恢弘和悲愴。曠寂的舞台被這凝重的畫麵渲染著,雄渾的“黃河交響”在這渲染的氛圍中發出了滾滾聲浪,這音畫頓時彌散出舞蹈的性格與情 感的張力。舞中的男人們,跑出“鼓子秧歌”的場圖,以“菠花”組合形成多姿的舞步,
模擬出將黃河之水勒過自己的肩頭,牽拉起追趕太陽的民魂意象。舞中的女人們,是以“膠州秧歌” 重抬、輕落、飄起的身姿韻態,演繹著母親河流淌無盡的酸楚。在舞姿覺寂中,漸漸地、緩緩地彰顯出黃河水滋養民族性格的浩然正氣。編導就是這樣通過編排的 “秧歌”韻律,開掘出民間舞蹈文化的底蘊,從而用舞蹈的語匯勾勒出黃河兒女的氣節,一手能托起蒼穹,一手能拽住流波,麵對驚濤駭浪仍以穩健的步履邁進,顯 示一種堅定而執著的信念。這就是作品借喻“俺從黃河來”的題目,要告訴我們的一切。
編導張繼綱有著黃河岸邊生活的經曆與民風體驗,因而從一個“俺”字,生動而親切地牽出了創作的全部熱情。由“俺”拓寬了人們的視域,將作品的獨特風格、剛健形態及情感的效應帶給了觀眾,廣獲好評。
《俺從黃河來》的歸類,屬民間舞範疇,但它那多義性的專題蘊含,多重意象交織混成的視覺效果,遠遠超出了民間舞擅長表現地域風情的自我品格,把一向被視為風俗性舞蹈的民間舞躍升為具有深廣內涵的文化性舞蹈,使民間舞的文化品位有了不可忽視的超越。”
這個作品表現什麽,很難用條理清晰的語言加以描述。是黃河,是中國,是曆史,是現實;是重負,是開拓;是隱忍,是堅毅;是沉默,是呐喊;是你;是我;是他„„那難以遏製的生命臊動,那在艱苦跋涉中奔向希望的一群黃河兒女;恰是我們國家身背重負、奮力開拓的精神形象的縮影。
自《俺從黃河來》問世之後,人們對古老的民間舞的表現力、題材範圍、作品深度,有了新的觀感。然而,民間舞蹈那歡快活潑,生活情趣,風格韻味等因素卻無須統一在《俺從黃河來》這樣深沉凝重的作品格調之中。它可以表現深沉,也可以表現歡快;它可以表現凝重,也可表現風趣;它可以表現一種涵義抽象的主題,也可以表現具體的風土人情。《俺從黃河來》,證明了民間舞表現領域的寬宏,而不是從此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和品格。
膠州秧歌的“擰、碾、抻、韌、扭”
每個舞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動律,形態和神韻。相應的便形成了它不同的動態特征。膠州秧歌的動律 特點是“擰、碾、抻、韌、扭”這五種。這五種動律特點幾乎是在所有動作中都有集中統一的體現。他們循環往複,連綿不斷,充滿活力。富有內在的激情和動作力 度,是膠州秧歌的神韻之所在,是舞蹈動感特點之源泉。
“擰”是以腰為軸。向外擰轉的“三道彎”體態。“碾”是在形成或移動重心的過程中,膝之推反射在腳部的旋力上。“擰”“碾”在膠州秧歌中是緊密相連的,這 兩個字是形成“三道彎”體態特征的關鍵之所在。“三道彎”是由舞蹈者在動作過程總以動力腿的腳掌或者是以腳跟的碾動做動作而形成的。而“碾”在舞蹈動作 上,主要呈現在腳部。
如丁字碾步這種腳步動作舞動時,由於先內後外側之碾轉,同時膝部則以先開後關或先合後開的轉動及腳一關一開的快速變化,又由於舞者大腿與膝蓋向內側擰動抬 時,支撐主力腿的腳跟提起,而動力腿下踩時,主力腿又有栓製地向外側擰動落腳跟,繼落腳掌,從而使膠州秧歌形成線條變曲柔和,舞蹈動作輕柔,但也不失勁健 挺秀,奔放灑脫。
再如“丁字擰步”,強調抬腿時大腿和膝部向內側擰動,同時主力腿腳跟有控製的提起,主力腿另一方的腰肋上提。落腳時,要有控製的先落腳跟,再落腳緣。膝部 再向外側擰動,腰轉動向另一方上提。膝蓋的一關一開,腳下的腳跟推動,腰部的反複擰轉形成擰腰的動感和重抬輕落的力感。如“丁字三步小鰻扭”,雖然動作節 奏快,變化快,但腳步和膝部都要強調擰,碾的過程中,腰部歲之而扭動,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彎”的體態。王玫編導的女子群舞《春天》就充分運用了典型的丁字 擰步,倒丁字碾步,丁字三步小鰻扭等動作語匯為素材,給人活潑俏麗的動感,表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熱情向上的意韻。作品《俺從黃河來》舞蹈中的女子動作就是 以“膠州秧歌”重抬輕落,飄起的身姿韻態。演繹母親河流淌著無盡的酸楚。另外,這個舞蹈中女舞者們每一個聚散的凝步,每一次的強發快收,速度變化,和曼妙 的“三道彎”,無一不體現出了東方女性特有的陰柔含蓄。
“抻”“韌”,是膠州秧歌腳步動作中呈現出的一種力的延伸美感。
“抻”是起動或到達極點空間時,動作形態的瞬間持續,而表現相互一種延伸感。按我們的通俗語來理解就是“在某一個動作已經做到位的情況下再往前延伸一點。 “韌”是在流動的動作的變形中,呈現出一種力的性格,給人以不間斷的力的延伸美感。比如,我們在膠州秧歌中常見到的一組動作:1-2拍十字步向前。上推 扇,身旁轉扇;3-4拍丁字擰步退,胯旁轉扇,遮羞橫拉扇,就表現出丁字擰步,因為換腳擰步過程快,姿態形成過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時,把韌勁推向身體各部 位,從腳到膝、腰、肩、頭、雙臂、指尖,直到神經末梢,將碾、擰、神、韌勁蔓延上去,波及開來,展現給觀眾的是肢體漸漸伸展,給人一種抻韻豐厚飽滿之感, 構成膠州秧歌的動律特點。
膠州秧歌還有著“快發力和慢延伸”的舞蹈節奏特點。慢伸動作出去,再快閃開。比如,在推扇和丁字擰步及抻的過程中,都是速度較慢的動作。所以為什麽說膠州 秧歌的舞蹈動作表現在力的發身不等量和不平均呢,也就體現在這方麵。由於舞蹈動作中有著“擰、碾、抻、韌”的動律特點,所以才形成了膠州秧歌在運動節奏上 的輕重緩急和長短不一的情況。膠州秧歌在呼吸的運用上具有吸氣短、快、輕、呼氣緩、穩、沉的一些特點。這種舞蹈中的獨特的呼吸方法。對於抒情性的舞蹈和塑 造女性的性格特點有著它獨到之處。
“扭”在漢族舞蹈中處處都有,一個“扭”字,便把漢族民間舞勢的形態形象的勾勒出來了。“扭”更是山東秧歌的韻律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突出了腰部的軸心,作 用和扭動狀態,輔以肩部,臂部適度的誇張。在此同時,運用各種步子的時候,要把握內在的力度感受,舞出“艮中浪,艮中扭”的精彩,我們所說的“扭斷腰”就 是膠州秧歌“扭”的典型特征。它主要是由腳、膝、腰的擰碾扭動 的,每一拍的流動部分形成三道彎的體態,再配著雙臂的交替橫八字,便形成了全身性的“扭”的感覺。
現在越來越多的舞蹈編導都采用膠州秧歌的一些動態元素進行舞蹈編創。無論在舞蹈內容上還是在舞蹈的形式上都形成了一種特別的美,可以說是創造了一種具體可 感的飽含了詩情、富於樂感的動態藝術。如,作品《一片綠葉》的編導就是采用了膠州秧歌的一些元素,將舞蹈得以創作出來了。編導主要是抓住了膠州秧歌的 “扭”和“擰”的兩個動作特點,將舞蹈清晰的刻畫了像綠葉的嬌嫩和女子的柔弱。整個表現力和那種意境感覺特別的好。又如作品《扇妞》中運用了“腳擰,扭 腰”的動態,持續的擰、碾、抻、韌的這些動作變化,展現出了扇妞舞姿的 花式疊出,動作靈活,韻味十足。
總體來說,膠州秧歌中的“擰、碾、抻、韌”這些基本動態不是單獨表現的,而是有身體的各個部位沿一定的次序,依次的向上下不同方位同時進行的,構成了和諧 統一的運動。形成了它收與伸、請與弱、快與慢的極其鮮明的強烈對比的動態。因為有了這個前提,所以才使得膠州秧歌有“三變、九勁、十八態”的俗稱。從而使 得它的線條彎曲柔和,動作舒展輕柔,但也不失勁健挺秀,奔放灑脫。作品《攤煎餅的小鰻》在舞蹈動作中就是運用了膠州秧歌中的“擰、碾、抻、韌、扭”的主體 動態審美和三道彎,九動十八態的體態特征,以及腳下正反丁字擰步,倒丁字擰步等,充分的表現了小鰻的細膩、乖巧、靈活的勞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