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筆者對
舞蹈《蒙 古人》的分析和各時期的蒙族舞蹈風格特點,這兩大部分的分析將蒙古族舞蹈表演的風格進行了論述。以前關於記載蒙古族舞蹈表演的書籍、資料與文獻很少。通常 我們隻能從老師那裏學到舞蹈的動作,而關於這個舞蹈風格的理解與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需要我們自己的體會和想象。這不是老師能通過動作就能教會的一種 內在“感覺”,這就需要每個學習舞蹈的人自己去感悟。在這個感悟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掌握蒙古族舞蹈各個曆史時期發展的過程,使自己在學習蒙古族舞蹈中更 快更好的領悟到舞蹈中的風格特點。
關鍵詞:蒙古族 《蒙古人》 舞蹈表演
蒙古族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現有人口480萬餘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的族源脈絡源於今日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古代部落。春秋 時代,該部落逐漸壯大,史書上最早被稱為“胡”或“匈奴”等。在唐代蒙古族先民已活動在中國北方草原,新舊《唐書》中的“蒙兀室韋”、“蒙兀”,即是他們 的漢文音譯。蒙古,最初隻是諸部落中一個部落的名稱,後來逐漸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並發展成為今日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阿爾泰 語係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裏亞特三種方言。
中國各民族的民間舞蹈無比豐富多 彩,它們都是中國古代民族根據他們當時的物質與精神生活創作的,並且通過各種祭祀禮儀、民俗活動在群眾直接傳承中流傳下來。如今,創作這些舞蹈的古代民 族,有些已不複存在;然而,他們所創作的舞蹈卻在其他民族中保留下來。有些舞蹈形式雖已消失,但它的精華部分卻常常會保存在其他的舞蹈形式之中,或成為一 些民族共有的舞蹈動作、舞姿與技巧。一個民族的舞蹈從其原始舞蹈中發展而來,具有本民族古代生活的文化特征,而後成為生理的、心理的、形態的、神態的等特 殊的形象標誌保存在民間舞蹈中。
一、舞蹈作品《蒙古人》的劇目分析
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的馬刀舞、鄂爾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亞特婚祀、馴馬手、小青馬、盅碗舞等,節奏歡快、舞步輕捷,都表現出了蒙古族勞動人民純 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保留節目有“筷子舞”、“馬刀舞”、“馴馬舞”、“盅碗舞”、“擠奶員舞”、“鷹舞”、“牧民的喜悅”、“祝福”“鼓舞” 等。
該作品為情緒舞的三段體結構。第一段,熱情奔放。舞蹈在一個蒙古味十足的側身勒馬造型中 開始。在激昂的音樂中,動作不斷加大,雙手提著又寬又長的裙邊,置於胸前,上下聳肩,左右橫移揮甩,似駿馬馳騁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展現出蒙古遊牧民族豪 放、開闊的性格。第二段,深情委婉。隨著優美的歌聲,舞者以舒展優美的動作語言來表現蒙古人對大自然對家鄉的眷戀。她以悠緩的舞步從舞台深處漫步前來,神 態安然。用舒緩的柔臂和幹脆利索的提壓腕來表現一種情感的抒發。整個舞蹈的第二部分,不論動作是仰頭凝視,還是緩慢走步,無不流露出舞者對家鄉的一片深 情。第三段,熱烈激昂的音樂再次響起,舞者激情奔放,策馬揮鞭。火紅的舞裙與舞蹈動作融為一體。高低開合俯仰,擰傾的動態形成強烈的動力,震撼人心。在這 瞬間,音樂和動作戛然而止,舞者的姿態定格在一個向前行進,似“揮鞭”的特定造型上。它恰似強音的最後奏響,點睛一般地再現、強化了主題,餘音不盡地給人 們以力的啟示。蒙古民族在“詩的海、歌的海、舞的海”中充分顯示了一個民族的藝術想象力及其悠久傳統。該作品以蒙古舞語匯為素材,采用了“勒馬”、“騎 馬”、“聳肩”、“硬肩”、“碎抖肩”、“提壓腕”、“柔臂”等動作,並有所發展延伸。這些動作生動地表現了蒙古民族的氣魄和蒙古族人民博大的胸襟以及豪 邁奔放的性格。舞蹈《蒙古人》在服裝上,通過藝術誇張變形的手法,將原有蒙古袍子加長加寬,使得服裝不僅更符合角色的形象與舞蹈表演的需要,而且也給觀眾 以充分發揮想象的餘地和藝術享受的空間。
民間舞蹈的韻律、韻味、節奏,猶如“語音”;動作、 技巧、姿態,猶如“詞匯”;動作、技巧、姿態的銜接規律、組合方法,猶如“語法”。三者有機結合表演中的形態與神態才能產生共鳴,起到近似語言的交際功 能。該舞蹈在舞蹈語言上,運用加長加寬的袍子演化出形態不一的擺動走向――或胸、肩、含、仰,帶動裙擺以中8字線路甩動,似翻江倒海,氣勢洶湧;或收聚在 胸前做“勒馬”姿態,似駿馬奔馳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表現出蒙古人成熟深邃的思想及豪放寬闊的性格。另外,在腳步的運用上也是很有新意的。在蒙古舞中運用了 “悠緩漫步”向前走的步態,以表現蒙古女性的雍容大度,令人耳目一新。舞蹈第二段一開始,舞者雙手自然相握,垂放在身前,以“悠緩漫步”的步態,自信地微 笑著向前走來,其整體形象,讓觀眾感到走來的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個性鮮明的蒙古女性。
二、蒙古族舞蹈表演風格特點的形成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蒙古貴族建立的統一王朝。蒙古民族是於12世紀以後,由我國北方許多阿爾泰語係的氏族和部落融合而成。“蒙古”稱謂始見於唐代,係分布 在大興安嶺北段的室韋部中的“蒙兀室韋”部。時稱“蒙兀”或“蒙瓦”。宋遼金時,又有多種音譯。“蒙古”二字作為族稱,為清代譯名並被確定下來。在遼、 金、元時期的舞蹈,於繼承借鑒、融合吸取中,沿著各自的曆史文化發展軌跡,別具一格地發展著。
(一)繞樹而舞、踏跺而舞、拍手而舞的舞風
古代,在茂盛的樹林或參天大樹下舉行全民性的各種活動,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共有的一種習俗。此俗在觀念上直接來源於“社樹”的宗教信仰,與原始社會的民 眾對鄉土、土地的崇拜有著淵源關係。古代蒙古族人民普遍認為,他們最崇拜信奉的精靈――“翁貢”便寄寓在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上,故在決定某一重要事件時, 都要聚在大樹周圍,以彩布飾樹,在薩滿的主持下繞樹而舞。踏足跺舞,同樣是古代北方遊牧
民族舞蹈 的一個顯著特征。到了元代,這個特征在蒙古族舞蹈中顯得更加突出,《客舍書事》:“幹酪瓶爭契,生鹽鬥可提,日斜看不足,踏舞共扶攜。”正是這種粗獷強勁 舞蹈動勢的真實記述。拍手而舞,依然是古代蒙古族舞蹈的又一個顯著特征。當他們要為某人舉行盛宴款待或被邀參加盛宴時,他們都拍著手,隨琴聲起舞。另外, 我們還可以從“拍手為節”、“鼓掌作歌”等,都不難看出拍手而舞在蒙古族舞蹈中的明顯作用。總而言之,繞樹而舞、踏跺而舞、拍手而舞的特征與習俗,是蒙古 族舞蹈的傳統。它作為一種文化的積澱,至今仍然在蒙古族民間舞蹈中延續著。
(二)《倒喇》
在蒙古語中,“倒喇”是歌唱的意思。在元代,它是一種含有蒙古族戲曲雛形的歌舞形式,因此又有“《倒喇》金之戲劇名也”和“倒喇之戲”之說,故被稱為北 雜劇中的一個藝術品種。《倒喇》用民族語言和傳統歌舞表演,多以蒙古族古箏、琵琶、胡琴等樂器伴奏。關於其表演的動作和風格而言,則與現今仍在內蒙古自治 區伊克昭盟和赤峰市北部牧區等地,普遍流傳著的《頂碗舞》、《頂燈舞》、《盅碗舞》等民間舞蹈,有著明顯的一脈相承關係。
(三)薩滿教舞蹈
元代前後,反映宗教內容的舞蹈,主要包容在薩滿教的各種儀式中。擬獸而舞和耍鼓而舞,是薩滿舞蹈的兩個主要表現特征。擬獸而舞的起源應追溯到原始社會的 狩獵生活和動物崇拜、圖騰崇拜。自元代起,三門舞蹈對動物本身的神化或將神靈視為動物的形態,無疑是薩滿教繼承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結果。耍鼓而舞,即以 鼓為道具邊耍邊舞,是薩滿為達其目的所必須。從古至今,薩滿所學包括耍鼓在內的各種技藝,各有師承,許多蒙古薩滿藝術在以鼓和鼓鞭為道具的舞蹈中,技藝相 當嫻熟,不僅能在旋轉、下腰、跳躍中將鼓得心應手的進行擰轉盤繞扔接,還可同時舞2至8麵鼓。
結語:
總的來說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是:粗獷、奔放、豪爽、熱情。因為蒙古族是一個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又以遊牧為生活特點的民族,所以其動作以粗獷、奔放 為主要動作特點。多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歡快優美,熱情開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灑脫,展現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剛勁有力 之美。在蒙古族眾多的舞蹈形式中應當屬運用道具的舞蹈最具代表,例如筷子舞、盅碗舞和頂碗舞等道具都會運用到舞蹈的表現中。
從前麵對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蒙古舞在表演方麵很注重上肢動作的運用,像是肩、臂和手的動作記載都非常的詳細、豐富。相對來 說,對於下肢步法和腳位的記載就顯得略為簡練。隨著蒙古族民間舞蹈基訓教材整理的不斷完善,使得現今的蒙古族舞蹈逐漸脫離了傳統蒙古舞蹈這種形式的影子。 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從前麵第一部分對舞蹈《蒙古人》的分析中清晰的看到,舞蹈采用了“聳肩”、“硬肩”、“碎抖肩”、“提壓腕”、“柔臂”等上肢動作,將 “勒馬”、“騎馬”的動作發展並延伸,首次創造性的在蒙古舞中運用了“悠緩漫步”向前走的步態。從這些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的變遷蒙古族舞蹈的發展已經 進入到一個新的曆史時期,今後其舞蹈表演風格特點的發展還要在不斷總結過去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發掘和整理。
參考文獻:
[1]《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羅雄岩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黃明珠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外舞蹈作品賞析》第六卷――《中外舞蹈精品賞析》賈安林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