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花花》錄像
舞蹈名稱:《剪花花》(獲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編導銀獎)
編導:袁 媛
選送單位:北方民族大學(籌)音樂舞蹈學院
舞蹈形式:群 舞
舞蹈風格:回族民族民間舞蹈
說的是一個回族女孩在嫁人之前剪窗花的故事,其他的女孩幫她剪窗花時也十分向往結婚的
一種幸福心理。體現寧夏地區民俗風貌和回族民族風情,它取材於當地人民的現實生活。相比其他沿海地區寧夏的經濟相對落後生活條件也更惡劣一些,可就是在這樣一種惡劣的條件下,當地人民仍然用自己的方式抒發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明天的追求,這就是"剪花花"。
賞析:濃鬱回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寧夏回族舞蹈《剪花花》編排流暢、表演生動、節奏分明、表現形式新穎,是一個很美、很完整的回族舞蹈。展現了回族姑娘待嫁時剪紅喜字的場景。回族姑娘結婚的時候要掛喜字,兩旁掛的古蘭經,中間掛的是喜字,是民族風俗的展現。作品擁有完美創意的剪紙背景和可愛的剪紙聲,剪出的窗花變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來體現人民生活的幸福和紅火,呈現出喜慶的氣氛。舞蹈動作在《花兒與少年》的基礎上發展,增強了表現力,在舞蹈結構上,剪花花剪出了回族新的生活,新的精神麵貌。
舞蹈語言的創編是以生活中的體態與情態做基礎的。如:做禮拜時的動作姿態、小淨中的動作等元素,加入固有的回族舞蹈元素提煉出符合人物形 象的體態和主題動作——身體前傾撅臀,塌腰昂首,懷抱“湯瓶”,半腳尖碎步疾走,繞耳撫額等。而舞台調度不停歇的流動,大幅度穿梭行走,作為人物內心活動 的語境,來表現她們在向往和平安寧的心路上經曆了一次心靈的旅程,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洗去一身塵埃,走近心中崇高的精神境界。運用舞台調度的“流暢化” “意境化”產生一種獨有的“語境”做到“境”中有“意”,來寫意人的心靈世界。
舞蹈音樂吸收了阿拉伯音樂中的元素,加上提取了回回人做禮拜時“邦克”中的元素,創作了主弦律,用交響的配器手段,管弦樂演奏,並用女聲的“哼鳴”襯托出了一種“心頌”的感覺,以此來刻畫人物。
《剪花花》的創作題材表麵看是來源於民間剪紙,但又不完全是形式化的生活再現。在寧夏南部山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活貧困,但那裏的回族
少女樸實聰慧、心靈手巧,保存著傳統的民間工藝,尤其擅長剪紙和刺繡,她們生活的貧困與心靈的美好形成鮮明的對照。
舞蹈語言的提煉、創作,借用了富有創意的生活語態,自然和諧地“嫁接”了固有的回族舞蹈元素和時尚元素。構成了“剪花花”獨特、形象的舞蹈語匯,表現了人物細膩的內心活動和充盈著生命的張力,也是回族舞蹈語匯的一次創新和突破。
舞蹈從創意到內涵,從語匯到情趣,從形式到細節,不再隻是生活原形的再現。而蘊含著對
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愛情的體驗。用舞台美術作了情景的鋪墊,采用了“虛”與“實”的結合,展現舞蹈所要訴說的情景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