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秧歌是流傳於山東膠縣一帶的民間廣場歌舞,俗稱“跑秧歌”。以膠縣縣城附近東小噸、南旺、丘東等村最為盛行。舞蹈表 演的開場時先跑秧歌大場,並且做些翻撲的技巧,然後再開始演些農村小戲,扮演人物中領頭的是“膏藥客”,與一般秧歌基本相同,是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歌舞形 式。膠州秧歌到今天為止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民間有這樣的諺語:“聽見秧歌唱,手中活在放一放,看見秧歌扭,拚著老命瞅瞅”。膠州秧歌其動律複雜,韻 律濃鬱,表現手法獨到以舒展大方,熱情靈巧的藝術風格著稱。膠州秧歌舞蹈的 特征主要表現在,舞姿機巧空靈,柔韌而佯狂,女子的那種“三彎九動十八態”和“三道彎”的動態特征,將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交融於一體,對於“以曲線為 美”的意識的張揚與表現手法,又對於女子的直爽和柔媚性格的美化和再現,正使得膠州秧歌舞蹈披上了一層古老而又神秘的麵紗,膠州秧歌又以“抬重、落輕、走 飄”的步態動律風格,使得人們在恰似煙雲飄散中,回味著百太生活。膠州秧歌一般多是采用比較程式化的集體的歌舞形式,在表演方麵通常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配 合嚴謹有致,很正統式的。它的舞蹈動作很爽直粗礦,也正表現出了北方人的那種豪放的性格。它的表演風格直暢,非常明快,也很自然,透射出質樸的美麗動感。 動作則是火熱誇張,扭動的幅度大且柔韌舒展,腳步的動作力度是重抬起來輕放下地,體態婀娜多姿,非常美。民間以“扭斷腰”加以形容,讓人感受到了女子舞蹈 的柔媚、嬌豔們、細膩,特別的迷人。可以覺得有那麽點地方民間小戲的成分了。在民間舞蹈風格上可以自成一派。有著北方民族典型的民族性格。膠州秧歌的風格 特點,當地老藝人用“抬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來形容它的動律與風韻。舞蹈家們又把它歸納為“腳擰、扭腰、小臂繞8字(動肩)受推、翻腕的有機 配合”。而這一動律特征的形成,關鍵在與腳掌的富於彈性,腳跟的靈活扭動,而這些特點都和過去演員腳上要踩著“蹺板”表演不無關係。所謂蹺板,即特別製成 帶有假小腳型的鞋,穿上後隻用前腳掌著地,褲中隻露出小腳,以模擬纏足婦女的步態。
膠州秧歌與其他的地區有不同,已經有一套從挑選、訓練演員到演出完整的專門方法,而其他秧歌在這種形式上卻是很少見的。據老藝人薑景山先生(公元1911 年生)介紹,在這個世紀的20~~30年代已經有了這種組合班的訓練形式。一直到40年代的時候仍然是這樣。薑景山先生本人就是經過了這樣的訓練形式,並 且在長期的演出中成為了有名藝人。他說到:在過去的每年都要為春節晚會的演出,所以才成立秧歌班子。而且在挑選演員的時候是非常的嚴格的。對每一個孩子的 體態啊,臉型啊,嗓音啊等,都必須要認真仔細的檢查,待選好了就會馬上開始訓練,俗稱“按鍋”,春節時開始在自己本村或是附近鄉村裏演出,然後,活動一直 持續到清明節前才結束。由於這種自行培訓的戲班子的人數不多,而演出中又有舞,又有戲,非常的熱鬧,所以群眾都非常的喜歡。
2、膠州秧歌的動態來源。
山東齊魯文化大地滋生出來的以儒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儒教為核心的封建社會,對婦女的一種殘酷的肉體上的束縛是纏足,用這種方式來束縛婦女們的精 神。這種仍然還定型在舞蹈形式中,無聲無息的就成為了一種形式的美。所以以之出現了女角動態中的“扭”“閃腰”“三道彎”這些動態。這都是人體移動時發生 偏差直接影響到步態,舞態的。在解放以後,那些專業的舞蹈工作者從傳統的民族秧歌表演中,發現了女性舞蹈動作的獨特魅力,從中提煉出來,加以編排,使之成 為了現代的舞蹈專業學校課程中的一女性舞蹈為主的膠州秧歌。膠州秧歌中的女性角色有小鰻,扇女,翠花等人物。其中尤其是以小饅的動作最具特色,最具代表。 用民間老藝人的語言來形容就是“前哈腰,後張兩手,兩邊威體”,這種動作用來以表現小姑娘剛剛纏足以後,走起路來腳步不穩的樣子。到了民國以後,便禁止了 纏足的這種做法,但是民間的表演中卻對這種舞步有很大的熱情,就改用蹺板來模擬纏足以後的步態,事實上今天舞蹈表演中的膠州秧歌中的主要動作就是從中提煉 出來的。膠州秧歌中女主角主要動態是“腳擰,扭腰,小臂劃8字,手推,翻腕”的有機配合。老藝人用“抬重、落輕、走飄、扭斷腰”來形容它的動律和風韻。這 一切動律特點的形成與戲曲旦角的形成很雷同。在過去裏,戲曲中的旦角都要踩曉板,以模擬纏足婦女婀娜多姿的步態,現在小饅的動態遺存了踩蹺板,使其形成了 自身的動律特點。前哈腰,後張手,兩邊威體,來表現小姑娘才裹了腳的形態。一落到地就疼,因此才走路腳步不穩,兩手亂“紮沙”(抓撓)的形態特點。還有膠 州秧歌多用於創造,刻畫勞動的婦女的形象。從女角的動態特點中能一目了然。
現在隨著舞蹈事業文化的發展和推廣,膠州秧歌被搬上舞台。專業舞蹈工作者深入農村拜師學藝,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素材,同時民間的一些藝人也來各個舞蹈院校傳授地道的土味民間舞蹈技藝。其淳樸的舞蹈語匯,大大開闊了專業舞蹈工作者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