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83)
2007 (428)
2008 (436)
2009 (659)
瑪利仍然為鄰居們做一些針線活兒,做衣服的手藝也大有長進。因為離開了學校,她發現自己能做的,遠遠超過訂貨所提供給她的。於是她學著在母親的織布機前勞作,同時也找時間做針線活兒,養蜂,喂雞,和幹園子裏的活兒,過得忙碌卻快活。教會禮拜和主日學是朋友們碰麵的好機會。她完全沒有意識到她為買《聖經》省錢所作的努力,步行去巴拉,和在那裏灑下的熱淚對一個新協會的誕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對她來說,那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了過去;但對於湯姆斯.查爾斯牧師而言卻並非如此。瑪利的故事和她絕望的淚水深深地刻在他的記憶中,使他更加痛苦地意識到他的同胞對《聖經》的急切需要。因為瑪利的需要正代表了威爾士的需要。他去探訪了北威爾士更多更偏遠的村莊,更加確認這一需求的迫切性。去童茵區的那一天,他去了瓊斯家,發現瑪利正深入鑽研紡織技藝,她的媽媽正耐心地指導她。
"喔,查爾斯先生!"瑪利叫道,一邊拉出父親的扶手椅給客人坐,"我打算像我父母一樣成為一名紡織工。"
"我想你會成為有名的紡織工的。"查爾斯先生答道。
"是的,先生,"瑪利有些扭捏,瓊斯太太就替她作答,"但她總是有點操之過急。她是那種總想一下子把事情做完的人。"
查爾斯先生拿起瑪利織好的一塊布,雖然他是一個外行,也可以看出,雖然對一個初學者來說,這塊布已經織得很不錯了,但離完美還差很遠。
"你早晚會成為一個好織工的,瑪利,"他沉靜地說,然後把她父母也加了進來,"你們想過沒有,我們都在織生活的布,就是說,在神的世界和國度裏織布。是織美善呢,還是織邪惡?看看《聖經》曆史的最初幾頁,想到夏娃因為不順服,給世界織了怎樣一塊悲哀的布,是多麽叫人觸目驚心啊!另一方麵,如果有人告訴路得,她的生活和行為給了後輩怎樣美好的影響,哪怕就隻告訴她一小部分,她該是多麽幸福啊。"
"沒錯,先生,"雅各.瓊斯插話道,"我經常在這個家裏說,我們可愛的瑪利對她父母來說,就是一位路得。"
"是啊,"查爾斯先生說,"我們很難了解她在生活的圖樣上織了怎樣豐富多彩的一線。"
瑪利對他這樣的評價又驚訝又感動,害羞地口吃起來:"哦,先生,我做了什麽呢?"
"我們會知道的,瑪利,神在他的掌管中會使我們的一切努力都互相效力。他的話語從來都不會徒然返回的。"
他們又說了一會兒別的事,諸如主日學和區裏孩子們的長進。他離開時說:
"我要去倫敦,去求得更多的《聖經》。瑪利,請為我禱告。"
1802年12月,查爾斯先生去了倫敦,在"屬靈小冊子"協會的會議上,他講述了瑪利.瓊斯的故事,指出,威爾士人迫切需要用他們自己語言譯成的《聖經》,她隻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瑪利的故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查爾斯先生講完後坐下,心裏默默地禱告他的聽眾能受感動,為這個問題作些什麽。他心想,這是解決他的同胞靈糧缺乏的唯一途徑。屋子裏一片沉默,他的眼睛盯著桌子,等待著。然後,一位叫約瑟.休斯的牧師站了起來,說:
"查爾斯先生,你的請求令我們非常感動。那個小女孩的經曆真令人心碎,而她的故事就是世界的故事。你提到你希望成立一個協會印刷發行威爾士語《聖經》;我想,如果為威爾士,為什麽不也為全世界?"
會議廳裏漾起一陣讚同的竊竊私語的聲浪。委員會的成員們開始提出各種不同的建議。他們一致同意成立一個新的協會。秘書長受命寫一封信,給教會裏的所有基督徒,號召他們聯合起來,支持這項工作。人們的巨大熱情出乎查爾斯先生的預料,他的希望成為了現實。
就這樣,1802年12月7日,"英國和外國聖經公會"孕育了;1804年3月7日,公會起草了第一份協議,召開了第一次會議,認捐了700鎊。查爾斯先生那時已經回到威爾士,但聽說聖經公會已經開始工作,他是多麽興奮啊!他很快就找到一個機會去探訪阿貝吉諾文區,來到蘭非罕歌爾,看見瑪利正在園子裏忙碌著。
"瑪利.瓊斯,"他叫道,"我有件情要告訴你,我肯定你父母聽到這個消息也會很高興的。我們進屋去吧。"
他們進了屋,瓊斯先生和太太停下織布機,歡迎客人。問安之後,查爾斯宣布了這個大好消息。
"一個協會成立了,"他說,"它將致力於在全世界印刷和發行《聖經》。" "全世界!"瑪利輕聲驚叫起來。
"是的,真是棒極了!不用再為幾本《聖經》祈求禱告了。我們會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等它的力量壯大後,協會將向世界提供《聖經》。"
"哎呀,先生,這的確是個好消息。想想小瑪利那樣辛苦才買到那本珍貴的《聖經》。我真是高興,因為對於威爾士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窮人來說,那樣的話,要買到一本《聖經》會容易多了。"雅各說。
"太好了!"瑪利叫起來,"但我並不後悔我必須為買《聖經》工作得那麽努力,這使它變得更珍貴了。"
"現在我們盼望好基督徒們會慷慨解囊,奉獻金錢給這項偉大的工作。"查爾斯先生說,"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輝煌的開端。第一次會議上就認捐了700鎊。" "我肯定錢會源源不斷而來,"瓊斯太太說,"一聽到消息,每個人都會出力。"
果然不出所料。關於聖經公會的消息傳遍威爾士後,捐款湧進了它的總部,共籌集了1900鎊,其中大部分來自鄉村的窮人。
查爾斯先生走後,瑪利往頭上裹了一塊圍巾,一邊往外跑,一邊說:"我得馬上去告訴農夫伊萬斯和太太。"
她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農場,發現農夫夫婦倆都在家。
"哦,伊萬斯先生!噢,伊萬斯太太!一個最棒的組織在倫敦成立了!它要向威爾士人和全世界提供《聖經》。這不是太好了嗎?"
"哎呀,哎呀!"伊萬斯太太也叫了起來,"就是說《聖經》將會便宜一些,容易買到了?人們不管是富是窮,從來都不曾有過這種事呢。是誰告訴你的,瑪利?"
"查爾斯先生。他剛剛到我們家,高興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要告訴我。" "這將是一項偉大的工作,"農夫伊萬斯說,"我一定要在教會宣布這個消息,開始募捐。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支持這個組織。"
"是啊,我們一定得這樣做。"伊萬斯太太滿心歡喜地表示同意。
這種決心成了舉國上下共有的精神。人們討論的話題全是這個新協會,就像最早的那些基督徒,每個人都盡其所能捐獻。那真是威爾士人快樂的日子。對這個新組織的熱心像火一樣燃遍了全國。甚至在《聖經》到手之前,已經有一種敬拜和信仰的意識在人們心中喚起。1806年,當為主日學訂的第一批威爾士語《聖經》到達巴拉時,所有的教會都響起了一片感恩之聲。這個運動得到了每一個人全心全意的支持:倫敦的威廉.韋伯福斯和其他對基督教工作感興趣的人;威爾士的沃倫博士,邦格主教;白歌詩博士,聖大衛堂的主教,所有這些人都與查爾斯先生一起,將《聖經》分發給那些迫切需要的主日學。
瑪利.瓊斯也以最大的熱情投入這項工作中。這時她已經成為一位主日學教師,她永遠記得在課堂上發給孩子們《聖經》的第一個禮拜天,她所感受到的那種顫栗的喜悅。她現在知道了,自己掙紮奮鬥的故事在聖經公會的成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沒有一絲驕傲和自我陶醉,她欣喜地盼來了這一天。
聖經公會1804年成立時,《聖經》,或者《聖經》的一部分,已經被翻譯成72種語言,包括大部分的歐洲語言,和16種其他語言:埃塞俄比亞語,阿拉伯語,冰島語,伊朗語,亞美尼亞語,馬來語,土耳其語,台灣語,拉布拉多語,印度語,錫蘭語,西非語,大不列顛圭亞那語和北美語(摩和克印地安語)。
當然,聖經公會做的第一件事是確保威爾士人有威爾士語《聖經》。它還發行了剛剛譯完的摩和克語的《約翰福音》。之後該組織發行的六種版本是:
1806年,馬拉思語(孟買語)。
1808年,三思克瑞特語(一種在印度大部分地區使用的語言)。
1809年,圭亞拉遜語(另一種印度語)。
1809年,奧立沙語。
1810年,漢語。
1810年,愛斯基摩語(拉布拉多島語)。
自那以後,協會的工作平穩地向前發展。它是一項多人合作的工作。傳道士去外國,學習當地的語言,把《聖經》翻譯成該種語言。有時聖經公會支付一兩個人的費用,使他們可以全職翻譯。翻譯完成以後,必須經倫敦的聖經公會委員會核查通過,然後才將它付諸印刷,送給那些需要的人。
"英國和外國聖經公會"不是世界上唯一的聖經協會。其他組織也紛紛成立,協助這項工作--如蘇格蘭的"全國聖經公會"(1826年);"美國聖經公會"(1816年),"尼德蘭聖經公會"(1814年),等等。它們組成了一個世界性大家庭--"聯合聖經公會。"其目標是:讓講每一種語言的人都有《聖經》可用。威爾士人以瑪利.瓊斯為代表,種植了一棵如今枝繁葉茂,遍及世界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