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6)
2011 (57)
2012 (49)
2013 (49)
2019 (1)
2023 (4)
問題繞了一圈,回到我自己身上,我怎麽會成為了這樣的所謂“汗滴男”呢?說來自己也覺得奇怪,我本來應屬於最不符合條件的人選了。
第一,我沒有任何“家學淵源”。很多西人的Handyman或者包工頭,都是父傳子繼、耳濡目染,人家自幼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熏也熏出來了。正如同書香門第,詩書傳家,是可以傳代繼承的。可是我從小在中國,16歲以前住在胡同裏的四合院,以後又住了20年的居民樓,且不說從未擁有過自家房產,那房子的條件也與北美完全不同,哪裏有接觸親曆的條件?我父親是文科知識分子,自己從來不動錘子和改錐(即榔頭和螺絲刀),怎麽會想到讓我修房?
第二,我沒有任何理工科的教育背景。一般認為,動手能力因所受教育的科目而分,工科最強,理科其次,文科最差。百無一用是書生,應該說百無一用文科生。自己動手修房應該是理工男的強項,因為他們的學業裏包括了土木結構和水電的理論基礎,又受過動手實驗的科班培訓。而我等學文學的呢,房子不是靠文字堆砌起來的,就是你能唱“安得廣廈千萬間”,就是你會背《阿房宮賦》,又與真房實物有何關係?這確實有道理,也不乏實例證明,但是我為什麽偏偏是個例外呢?
舉例來說,我憑什麽懂得了做電呢?小學時,作為課外書讀過一本《少年電工》,中學隻上到初二,隻學過一年物理就停課鬧革命了。1967年,中學生可以隨便成立組織,隨便占房為王。我們幾個人在北京四中校園裏占了間屋子,是民國年間的平房舊屋,門口貼了我寫的戰鬥隊名稱叫“衛東彪”。一天我要自己拉線接電燈,關掉開關燈滅了,我就上去拆燈頭,竟被220伏電打了下來。從此我懂得了,開關要斷開火線才算關。
這麽著就失學了十年,插隊務農,工廠學徒,到1977年考大學,像我這種基礎隻能考文科,物理化學不用考,數學考了不及格。憑著語文一枝獨秀,政治史地考得不錯,我竟然幸運地進入燕園,學的是最文的中文係文學專業。於是我的數學和物理就永遠地停留在了初中二年級,化學一天也沒有學過。以後的工作是文藝編輯和記者。以這樣的學曆和經曆去大規模動手修房,顯然在工程結構和電學等方麵存在嚴重欠缺。我能憑著自己在文科思維、審美趣味方麵的長處,去彌補工程結構、技術理論和實踐能力方麵的不足嗎?
第三,我也沒有一個適合於“勞其筋骨”的強壯體魄。看外貌就是個文弱書生,不擅長體育鍛煉。中學同學給我起了個外號叫“老秀才”,後來我的性格也是喜靜不喜動,能寫會畫而不願意跑步打球健身。可是我怎麽就願意並且能做修房的體力勞動,無論是登高爬梯、挖地和泥、立柱上牆、磨灰砌磚,都勝任愉快,樂此不疲呢?
那我的這些動手能力和各項技術是從哪來的呢?“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難道是人的頭腦裏固有的嗎?”
鯤鵬起於菜鳥,“大師”生於稚童。實際上,我這些自己動手修房的技術,完全是到加拿大以後,從零基礎上,在實踐中逐步學得練成的。不知道原先是否具有潛藏的基因,到了北美這個環境中才萌發釋放出來。反正此刻回望,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艱辛。
1989年我剛剛出國時,明明是一貧如洗,我已對房子極感興趣,卻隻能在門外望而興歎。1994年初次買了房,被動地開始了最初的摸索起步。回想起來,我學修房的過程,是從自己幹到雇人做再回歸自己幹,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循環。第一階段時既缺錢也沒有眼光和技術,不會主動地做升級保健,隻能是被動地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隻能是盡量節省著自己小打小鬧。在第一座房子裏,我曾經把廚房的上櫃拆掉換了新,卻保留下櫃不變,因為我不敢動水池水管呀!於是那廚房便像是上衣西裝而下身馬褂,到賣房時反而成了障礙。換了第二房,又想自己修地下室,卻從來沒見過正確的做法,也不知到哪去學。就自己運用文學式的推理想象,用鑽頭逐一去在水泥地上鑽孔,用屋頂瀝青在水泥牆上貼木條,用電鋸去切割石膏牆板……這些做法無一正確,都像小兒遊戲一樣幼稚。其結果是徒然費力而無法完工,成了爛尾工程。
(1996年,我修的第一個廚房,換了上櫃,不敢動下櫃。)
事情就怕堅持不懈。1999年我開始買投資出租房,需要比較頻繁地進行裝修和維護。這就進入了第二階段,逐步增加雇工比例,發展到完全雇人來做。幾年裏修過十多座房子,花了十幾萬學費,每一次我都全程陪同在側,既是設計指揮監工,也是觀望偷師,心摹手追。有一次遇到劣工欺主,裝修工半途撂挑子離去,一時無人接替,逼得我隻好自己上手,做成了下半截工程。我也曾花半年時間,雇工徹底翻新了一座百年老宅,變一房為四個獨立單元,那是一個從頂到底、由內而外的大工程。雖非自己動手,卻是包工不包料,我要負責全部材料的采購供應,有時要一日三次被發配去買材料。這讓我練成了熟知材料的所需和來路,入百萬建材庫中取所需之物,如探囊取物耳 。
(2002年,在這個出租房裏,裝修工半截撂挑子,逼得我自己上手。)
第三階段大約從2003年起,在前述基礎上,我開始向自己動手回歸。此時已不完全是為了省錢,而是開始感到了自由揮灑的樂趣,和自我完成的滿足。自己做的比例是逐漸增加的,曾經在兩座房的地下室裏,先雇工完成前期的框架、水電、牆板等工序,我接過來一個半成品,再做後半程的油漆、櫥櫃、地板、燈具等的安裝。此後,到2006年又有一個過渡性工程,是全程以我為主,隻雇傭了一個人幫工,整體翻修了一座房。如此漸入佳境,至2007年再修開頭所說的那座多倫多西區湖邊的“思本堂”,這是我完全自力更生、不假外援幹出的第一個成品。這是第四階段,方可算成熟期了。這樣回想起來,從白丁菜鳥到裝修達人的過程,我走了15年。
(2006年,我從半成品接手,後半程DIY的地下室。)
(2008年,我完全自己完成了“適本堂”全房的裝修更新,這是廚房的新舊對比。)
(未完待續)
厲害????
這是我的特殊條件。比起很多下班後或者周末做的同學,其實我挺慚愧的。
房主自己做水電是完全合法的,關鍵是你要懂,做得對,做錯了自己負責。
不知美國對水電改裝是否需要專業執照人士操作?如是,勸君勿曬外景房照,以免惹蟻上身。祝繼續展技藝,圓夢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