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6)
2011 (57)
2012 (49)
2013 (49)
2019 (1)
2023 (4)
V&A(下):維阿館裏中國風
在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裏,也收藏展示了不少來自中國的物品。並不全是古董,其中也有新品;不能都稱珍寶,也有我曾經熟悉的民間之物。這些中國元素主要表現在兩個展館裏,即一樓綜合性的中國廳和五樓上的陶瓷廳。
中國廳位於進門後右手很顯著的位置,它的英文名字叫The T. T. Tsui Gallery,中文名“徐展堂中國藝術館”。看說明,是以香港商人徐展堂先生命名的。本來我以為這是一位很老的富豪,後來一考察,才知道他並不算很老,就是我們同時代的人。徐先生1941年生於江西,9歲隨家人到香港,學徒打工,十幾歲就創業,投資有道,在三四十歲上已成富商。香港富商一般都介入政界,他也擔任過特區籌委會委員和全國政協常委。他從80年代開始收藏古董,在拍賣會上與日本人競爭,十幾年間就成大器,據說名列世界上五大文物收藏家之一。他靠自己的收藏在香港辦了私人藝術館,還在美國芝加哥、加拿大多倫多、澳大利亞墨爾本以及香港、上海、南京資助各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展出,各地都設了以他命名的館。說回這座英國倫敦的維阿館,1988年,他在此看見有許多中國寶物堆在庫房裏不得展出,便出資125萬英鎊,以設立中國館。1991年建成開幕時,是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來主持的典禮。可惜的是,徐先生2010年春在北京參加兩會時,突發腦溢血逝世,時年69歲。這位商人可以說是儒商,收藏不是為了投資獲利,而是真的醉心於文化。也可見富豪不都是土豪,他利用自己的財富,惠及了所有中國文化的愛好者。
中國廳中央的地上鑲嵌著一個圓環,中間一個“中”字,旁邊一圈是“China The Middle Kingdom”。展品包括家具、雕像、瓷器、字畫等,不是分類設置,而是結合起來擺放,形成綜合環境,類似生活場景,使參觀者體驗一種文化氛圍。
雕漆寶座。
明式桌椅。
木雕觀音。
佛教和道教造像。
青花瓷燭台,下部有乾隆朝督陶官唐英的題款。
四色瓷罐,代表著四個方位。
雍正年間皇宮裏的一幅古董圖,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藏品中也有一幅姐妹作。
國畫和一件現代造型作品,古今結合,已經不是家具了。國畫作者是民國年間的溥心畬。
意外地,在這館裏看見了革命形象,瓷塑《紅燈記》李鐵梅和現代瓷盤,應該是20世紀70年代作品。我那時就是幹工藝美術的,過來人見此,如見故人。
在另一館的現代設計部分,又看到了故人:毛像與雷鋒瓷盤畫。背後的說明寫著:戰後,當英國的設計著眼於改善人民生活時,中國的作品卻在歌頌共產主義製度及其領袖。
五樓的瓷器展廳是一間長廊,四排高大的玻璃展櫃莊嚴地列陣,密密麻麻地展出數不清的瓷器。這與大多數博物館的展示方式不同,不是一器一櫃,燈光聚焦,而是密集排列,袒露於自然光中。維阿館瓷器的收藏量,顯然傲視群雄。這些瓷器產自多個國家,最多的是英國和中國。
在被其數量之多震懾之後,仔細看看局部,發現其質量也相當高,不乏精品。比較而言,維阿館的瓷器收藏應該超過了大英博物館。我曾經關注過大維德的瓷器收藏,還記得他的入門導師和著書宣傳者,就是當時供職於維阿館的霍布森。可見本館收藏中國瓷器起步甚早,並擁有西方的頂級專家。而大維德的私人藏品,是遲至2006年才進入大英博物館的。
中國陶瓷器。
宋代鈞窯。
元、明青花瓷。
長廊的兩頭還有圓形展廳,這是清代瓷器。
中國現當代瓷器,瓷版畫等。
我們一直是匆匆瀏覽,一直待到了將近閉館的時間,卻僅僅走過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展廳,未能全部看完。與維阿館一街之隔,還有自然曆史博物館和科技博物館,那條路就叫展覽路。倫敦的博物館之所以這樣集團布局,還是因為繼承了1851年首屆世博會的場地。我們在中午吃飯時,在那兩個博物館的入口處匆匆溜了一眼,沒有進去,決定還是回維阿館繼續藝術之旅。這既是因為維阿館太富吸引力,也是因為那兩個館是收費的,我們時間來不及。
給下一次的造訪留點念想吧。倫敦,我們還會再來的。
(附錄)
上一次講《大英博物館之三國演義》,附帶貼了一張中文書法。現在公布答案:它的作者是朝鮮人書法家尹淳,字白下(Yun Baek-ha,1680-1741)。是李朝時期的三大書法家之一,相當於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間。他的字仿效米芾,學得十分出色。有評論說他是學明代文征明的,但超過了文征明。我很驚訝,一個外國人,能比同時的多數中國書法家寫得更好。
跟貼中,隻有毛毛爸一人答對了。他就是文學城烹飪大師毛毛媽的先生,他們家都是人才呀!他說是從照片下邊的文字說明中查出的,那他眼神真好,我還以為看不清呢,就沒有裁掉。
本次遊記係列到此結束,謝謝跟讀。
那兩個博物館,我真的在入口看到售票的。喜歡吃什麼,我應該有一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