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妙手

把裝修做出文化來,把過程當成人生過,把技術揉為故事講,把讀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轉載,請先聯係。
個人資料
房崇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雷斯頓:與曆史地標不期而遇(房崇)

(2015-11-13 12:47:22) 下一個

德雷斯頓:與曆史地標不期而遇(房崇)

 

德國統一日的第二天(10月4日),我們駕車離開柏林,一路向南,目標是捷克布拉格。與乘飛機騰雲駕霧相比,開車貼地而行有三大好處。一是把對不同國家、城市的訪問連續起來了,看到的是連續劇而不是折子戲,是橫幅長卷而不是冊頁小品。二是能城鄉兼顧,既看到城市也路經了鄉村,而且欣賞到山光水色。三是行止自定,願停就停,使自由行更加自由。

從柏林的鬧市開到郊外,沿途看到的都是公寓樓,竟沒有見到一座獨立屋,也就是中國人所謂的“別墅”,我們在北美已經看慣也住慣了的house,這倒讓我有些不習慣了。不知這是因為地狹人稠、節約資源,還是社會主義的遺風使然,不知這是歐洲的共性還是原東德地區的特性,這還有待於研究。

從柏林到布拉格,是350公裏路程,也就是3個半小時。如果在加拿大,這點路程還沒有出省呢。從多倫多向東到渥太華就要5個小時,向西到溫莎又要4個小時。在歐洲,這樣的距離足夠跨越三四個國家了。空間大小的不同是曆史和政治的結果,也是文化和性格的成因。忽然想起潘長江小品裏的一句話:凡是濃縮的,都是精品。

兒子一邊開車,我一邊研究地圖,發現在大約兩個小時車程時,會路經一個大城市德累斯頓。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再翻旅行指南書,介紹說它也是旅遊勝地,曾得名“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第一景點是一座在不久前才重建起來的大教堂。反正我們也要停車休息,這不是順便白送的一個額外景點嗎?等歸來後重做功課我才知道,豈止是偶遇景點,我們是與一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標不期而遇了。

我是在看過實地以後才去查它的曆史。德累斯頓始建於13世紀,到15世紀發展為選帝侯及皇家領地,18世紀建成薩克森王國的王城,數百年的繁榮史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和無數精美的巴洛克建築,曾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但是這一切都在1945年情人節前後的3天裏(2月13-15日),被幾乎完全終結了。英美兩國空軍聯手空襲,連續出動多批次、千餘架次的轟炸機,地毯式、無差別地狂轟濫炸德雷斯頓。那轟炸是分層次、漸進疊加式的程序,先投重磅爆破彈掀開房子屋頂,再投大量燃燒彈點燃木結構,燒完再炸一輪。顯然,目的就是人格殺勿論,城片瓦不留。大轟炸的結果是該城80%以上的建築被毀,數萬人喪生。

德累斯頓大轟炸,就像是日本的廣島、長崎遭受原子彈,其是否正義、有無必要,在戰後備受爭議。否定它的理由可以歸結為三點:一,此地沒有大軍集結,不是戰略要地,此時已是戰爭末期,為什麽一定要炸?二,一個曆史文化名城,炸時為什麽毫無顧忌?三,當時德國人認為此地比較安全,城裏還聚集了幾十萬難民,挨炸的主要是平民。

那麽,英美軍方為什麽要炸德累斯頓?理由大約也可以推測出三點:一,德軍在戰爭初期空襲過英國城市考文垂,英國要報複懲罰。二,德累斯頓是交通樞紐,炸此可以阻礙德軍的調動。三,打擊士氣,動搖人心。這是明的,有戰略家又指出一條不好明說的理由,即當時已知德國東部在戰後將歸蘇聯,蘇軍當時已經打到城外50英裏,把德累斯頓炸平,是不願意把它留給蘇聯人。

(旅遊區出售的明信片,聖母大教堂殘骸。)

當我路過此地,與德累斯頓不期而遇時,正是二戰勝利70年後。從車上看市容,就是一個普通的現代歐洲城市,兒子說現在這裏聚集了很多電子高科技公司,有德國的矽穀之稱。車過易北河,南岸是一片壯麗的古典建築群,宮殿和教堂高低錯落,蔚為壯觀。我心裏知道,它們都是戰後重建起來的,都是假古董,但看起來如此真實,處處體現著德國人的嚴謹認真。如此致廣大而盡精微的一片曆史建築旅遊區,應該不是在短期內能重建完成的。

(下車伊始,首先看見的建築就讓我眼前一亮。算不上名勝,後來查出應是某博物館的一部分。)

(通往景點的路上。)

後來得知,從戰後到80年代末,東德的政府和人民(而且是在蘇聯的支持下)一直在逐步重建,40年沒有停。1955年修複了聖十字教堂,1963年恢複茨溫格宮,1965年修成宮廷教堂,1985年重建森佩歌劇院。哪怕是在共產黨治下,東德人也以自己的曆史文化為自豪,要把損失了的輝煌挽救回來,東德政府在這一項上有功無過。想一想與此同時,在中國我們在幹什麽?北京沒有被戰爭破壞,但是戰後卻在不停地拆牌樓,拆磚塔,拆城牆,拆門樓,拆寺廟。號稱立新而大肆破舊,還覺得理直氣壯,毫不可惜。人家是要恢複舊觀,我們卻要揮刀自殘。同樣是共產黨的“同誌”,這差距怎麽那麽大呢?

(東德時期修複的天主教宮廷教堂。)

(也是東德複建的德累斯頓王宮。)

(看似尋常街景,盡是劫後重生。)

(長101米的瓷版壁畫薩克森曆代王侯圖。)

東德時期,隻剩下了一座最重要的建築沒有恢複,就是聖母大教堂。這是一座新教路德派的教堂,始建於1726年,相當於雍正年間,到1743年完成時,已入乾隆。巴洛克圓頂的建築形式精美獨到,據說可與羅馬的聖彼得和倫敦的聖保羅教堂媲美,鼎足而三,在兩百多年間成為德累斯頓人的驕傲。教堂毀於1945年2月的轟炸,據說中彈後並沒有立即坍塌,而是在經曆了1200度高溫烈火兩天的炙烤後,中間承重的八根石柱被燒紅炸裂,巨大的穹頂終於塌落,化為一堆瓦礫碎石。戰後時間過去了45年,這一片廢墟就任其荒蕪,有一段時期竟淪為牧場,風吹草低見牛羊。

為什麽這座教堂在東德時期沒有重建?我們仍然可以分析出三條理由。第一當然是缺錢,修教堂在計劃經濟裏排不上號。第二是意識形態,共產黨要對宗教有所限製。第三是轟炸者是英美聯手,冷戰時期的東德政府正好利用它來作為反對西方的“教育基地”。要反對戰爭,就來憑吊殘垣吧。

1990年德國統一後,這一切條件都改變了,重建聖母大教堂成為民族團結、國際和解、文化重建、信仰回歸的象征。費用主要靠募捐,從國內到海外,從平民百姓到英國皇室,都情願解囊。1992年開始清理,1994年動工興建,2005年建成開放。德國人非常精細地考證原樣,盡量仿真,終於恢複了舊觀。

(聖母大教堂前廣場。)

(複建後的聖母大教堂。)

(教堂前的馬丁路德雕像。)

我們圍著聖母大教堂轉了一圈,明顯可見組成外牆的石塊有兩種顏色,黑色是舊石原物,淺色是新采建材。據說重建材料中,有43%是廢墟中清理出來的舊物。現在新磚舊石凝結在一起,既密不可分,又對比鮮明。它們是慘痛曆史的印痕,含義深沉。

(聖母大教堂西北角,殘骸被包容在新建築中。)

(教堂旁邊,保留了一小塊殘垣。)

現在,德累斯頓已經再度成為一個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城市,在我們的身前身後,遊人如織,英語德語,並行不悖。可惜我們隻是路過,僅僅停留了一個小時,連教堂的門都沒進,就又重新上路了。後來才聽說裏麵極美,後悔沒能看看。

過了僅僅半個小時,我們已經車行捷克道上。一個半小時之後,便身處布拉格的古城深巷之中。在現代的歐洲,你已經體會不到國界的存在。撫今追昔,這是人類多麽巨大的一個進步呀,我對這個進步心存感激,由衷而來。

在布拉格我才得知,德累斯頓還與它有兩度的特殊緣分,這等到下回再說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rg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 德累斯頓是廢墟上崛起的美麗城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