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妙手

把裝修做出文化來,把過程當成人生過,把技術揉為故事講,把讀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轉載,請先聯係。
個人資料
房崇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房崇:傲博廬裝修筆記之五——網上傳播

(2015-01-19 19:57:59) 下一個

【我用了將近一年時間,寫了一本書稿,近50萬字,記錄我自己的人生,書名是《結廬在人境——兩境人生》。目前正在修改並聯係出版社,暫時不想把全文貼到網上來。現摘錄其中有關修房的一部分,發回家壇。穿插的幾張照片純屬為吸引網絡上的讀者,與正文關係不密切。本節中的照片,是裝修後的部分結果,可與前文的照片對照。】

更多博文請看: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41949/

在枯寂的連續勞作中,我的精神調劑就是把過程拍照下來,記敘下來,貼到網上,發到報上,聽到一些肯定,覺得不但有利於己,也有益於人,庶幾獲得一些慰藉。可用金錢衡量的回報是未來的,多少尚不可知;但精神上、心理上的回報卻是馬上即見,立等可取。


裝修本來是個人的事,自家的事,關起門來外人莫知,屋頂蓋著從天上也看不見。可是我這次裝修卻成為了公眾事件,在海外華人中傳播廣泛,大約有幾十萬人幾百萬次地看到了我的裝修。這全是因為我在買此房之前不久,開始在網上寫博客,在博得了碰頭好之後吸引了粉絲,網管和版主每篇都為我置頂或上首頁,更擴大了影響。我在四年多裏大約寫了300篇,其中光是修“傲博廬”此房的係列叫作“房崇修房”,就連續發表了158篇,內含現場過程照片2000餘幅,讓讀者眼見為實。這樣,我的裝修等於是實時網上全球直播,無遠弗屆,瞬息直達。本來是錘鑿斧鋸的低科技勞作,卻插上了網絡數碼的高科技翅膀,使我的埋頭苦幹,變成了揚名天下。


在上網之前,我本來並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麽過人之處,不過是半路出家,偶然遇到這事可以作為謀生之途,自己又喜歡琢磨,就入門幹起來了。忽一日貼上網來,收到出乎意外的讚揚,才鼓勵我一連串寫下來,一發而不可收。網友的美言聽多了,我才相信自己在這方麵確實有一些異秉,這也激勵我膽子更壯,去挑戰更高的難度,做成了以前沒有做過的事,譬如最高處的頂開天窗,和最底層的挖地埋管等。也就是說,裝修實踐和寫作博客,這文武兩端,是互為表裏,互相促進的。



        完全異地重做的廚房。這房間原本是餐廳,拆掉了原有的隔牆(在天窗和烤箱的位置),使廚房向家庭廳敞開。所有水電、櫥櫃都是新做的。附帶著開了天窗,並在左側開門通車庫。


      
        窗戶是餐廳的原大,所以顯得較大。我設計了雙水池和分離的烤箱。

在寫了一段時間後,我總結了四句話,放在博客的起首處,作為引言,這就是我的宗旨了:“把裝修做出文化來,把過程當成人生過,把技術揉為故事講,把讀者看作朋友待。”


我想,這也是我一個文科生或者說文化人,與理工科生或純粹的技術性作者的不同。我的寫法,本意並不是技術指南,不是傳授技術,而是描述自己的曆程,記錄自己的心得,在整體上顯示出文化來。說白了吧,我寫的是記敘文,而不是說明書。希望是有人格有性情有趣味且略具文采的活文字,而不是枯燥冰冷的技術帖。


這些博文都是急就章,邊幹邊寫,不能細磨。但我還是注意在寫法上盡量帶點文學性,一個標誌是,一百多篇,都堅持采用了七字標題,像是中國舊體的詩句。試舉幾例:裝浴室要敷設上下水管,就題為《來龍去脈引清流》;修廚房要拆建承重牆,題目是《移牆承重暫息肩》;要在廚房裏開天窗,起名曰《鑽破頂板迎天光》,還暗含了華人在職場升遷的寓意。這些七字句算不上是詩,但是既要概括文意,又不能過於晦澀,且要堅持一百多次,作繭自縛,戴鐐起舞,也是相當不易的。


       
        把舊廚房改為餐廳,兩個窗戶是拆牆擴大的。上圖的角上就是原來的水池、櫥櫃和爐灶。



        在這個對角上,堵上了原有的三個門,另開了現在這個門。現在是三廳連通,動線通暢。


我在談枯燥的技術話題時,時常願增加點趣味性,添加點佐料,也就是借用寫散文或雜文的方法,扯到些旁門話題。比如在寫到從房裏新開一個門直通車庫時,我為了過冬防凍臨時掛上了一塊棉門簾。因此想到了早年聽到的傳統相聲中的一個繞口令,這裏用上了我小時候會說相聲的童子功,於是發揮出這麽一段:


忽然想起一句關於棉門簾的繞口令,但是要改幾個字:掛上棉布棉門簾,車庫本是麵向南;摘了棉布棉門簾,車庫不再麵向南。


因為門跑了。


在寫到我爬到屋頂裏給射燈拉電線的苦處時,有這樣一段形容:


要問在裏邊怎麽難受,沒經過的人無法體會。這麽說吧,匍匐前進時像在伊拉克戰場上的大兵,上邊怕釘子(釘頂瓦的)碰頭,下邊怕壓塌屋頂;忍耐工作時像煤窯井下的苦力,積塵撲麵,呼吸困難,汗水濕衣,還難免纖維沾進皮膚的刺癢。哎,侯寶林說的相聲《改行》裏賣黃瓜的老旦龔雲甫怎麽叫的板?“苦——啊!”


我從夏日修房可以扯到俞平伯在暑假裏給胡適寫信,匯報他與顧頡剛“以劇談紅樓為消夏神方”。我在寫到為樓梯重新安裝欄杆時,會想到古典詩詞中有關欄杆的名句:“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或者是“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可謂是雅俗共用了。


在寫到我在地下室裏修第三浴室,需要租用電鎬,異常吃力地挖開水泥地麵時,我發揮了一段胡思亂想的意識流:


當我煩躁地進行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時,自我安慰的辦法就是腦子裏瞎想。你猜我想到了什麽?林縣修紅旗渠時那個吊在懸崖上鑿石的老英雄,是叫任羊成吧?修成昆鐵路隧道或井下采煤用的風鑽,與我用的有什麽不同嗎?當我蹲下身鏟石掏土,仔細剝離出下水管道時,不是有點像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文物嗎?裴文中在周口店就是這麽幹的吧?可是他們的粗活是雇民工幹的呀!最後,看著一個房間原本平坦的地麵,被我挖得溝壑縱橫,我竟想到了所謂的“曲水流觴”,是王羲之的暮春雅集,還是乾隆帝在紫禁城或避暑山莊亭子裏的地麵挖溝?——這都是什麽意識流呀!


除了上述的文學性或曰趣味性外,我還有意識地加強知識性。就是除了講述自己的幹活過程以外,還事先去查閱各項目門類的一般性知識。這樣寫文章,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一般與特殊相結合,點和麵相結合。既能豐富文章惠及他人,也能知其所以然指導自己,真是兩全其美。譬如,在換裝門窗時,在安排浴室的潔具時,在設計廚房的布局和訂購櫥櫃、台麵和油煙機時,以及當工程涉及到天窗、壁爐、車庫門等項目時,我都放筆寫了很多知識性內容,是我學習後的心得,用自己的語言講出,而並非網上成文的照搬。有了這些知識性內容的穿插,我的文章也變得虛實相映,動靜相參,點麵結合,張弛有致,也增加了厚重感和保存再讀的價值在我寫了幾十篇的時候,一位論壇的版主說:把你的博文集合起來,就是一部裝修的百科全書。這說法當然是誇張過譽,但是聽他一說,以後我就更注意虛實結合,和知識的多樣性了。


說知識,記裝修,我也有意或無意地與我個人的曆史聯係起來,使裝修記成為帶著我個人印記的獨特經曆。譬如說到房子建築的年份是1972年,我就想到那時我在工藝美術廠,正在經曆從批左向批右的轉變,正在自學畫素描。譬如修浴室做到選擇浴缸時,就聯想到當年北京市民洗澡的公共浴池,想起了在梁家大院經曆抄家時,我看見了當時罕見的梁老太太(梁啟超第二夫人)的私人浴缸。譬如當寫到改裝室內的電線時,我扯出如下一段“閑篇”:


說到電,有一個問題我之前一直沒有提,那就是這個房子的電線是鋁的,是一大缺點。在買前驗房時,發現了這個問題。我一查曆史,從1965年到1973年,北美建的很大一部分房子用的是鋁電線。我們在初中就學過,鋁的導電性能接近於銅,卻便宜得多。所以60年代的北美人就自以為比前人聰明地舍銅就鋁來做電線。我喜歡中西對比,在同一個時間段裏,中國人是走錯了路線,北美人是用錯了電線。我還記得我家在北京,1967年搬進了新樓房,電線就是鋁的。本以為那是中國經濟貧困的產物,誰知富甲天下的北美也不例外,莫不是他們也響應了“節約鬧革命”的號召?誰知這是個愚昧的選擇,在實踐中發現鋁線漲縮不定,造成接頭鬆動,從而發熱甚至打火,存在安全隱患,於是僅8年就停止使用了。北美人糾正自己的錯誤,比中國人還要快一點。因為時間不長,所以鋁線房屋在整體比例上為數不多,以前我隻見過一兩座,被我買到還是第一次。也算我倒黴,是1972年的房,還差一年就趕上撥亂反正了。

 
有人跟貼說:這段寫得好,用了藏鋒筆法。我還想到今昔中西每家電表的電流容量也可資對比:我這房子的供電線路和電表是125安培,回想我在北京阜成路居民樓裏的家,1967年的電表是2.5安培。考慮到電壓不同的折算(北美是110伏,中國是220伏),耗電增加了25倍。回想那時有人裝了10安培的電表,就被鄰居指責是想占便宜,因為小耗電帶不動大電表,這些都恍如昨日。而北美的在上世紀前半期建房的標準是60安培,後來發展為至少100安培,現在新建大房都采用200安培了。我知道現在中國舊樓房裏的供電也都擴容了,現容量多少?就非我所知了。


        2010年秋剛修好的家庭廳壁爐附近,還是燒木壁爐,新砌石牆。


       
        兩年之後又經過改進的家庭廳,已經是天然氣壁爐了。


現在在網上發帖,講究“無圖無真相”,講裝修的過程就更需要眼見為實。我在以前折騰過的十幾個房子裏,幾乎完全沒有留下照片,直到
2009年初,在“適本堂”裏開博,才開始大量拍照。早在40年前我就成了攝影發燒友,但是一放多年,直到2008年年底才買了台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重新拍起照來。但是那時候,裝修已經完成,隻能拍修成後的新顏了。再修“傲博廬”,既然要全程記錄,就必須隨時拍照。曾試過傻瓜相機的效果不夠好,我就用單反來拍。相機要放在近處方便的地方,自己幹活覺得每到時機,就停下來拍兩張。這樣的實拍堅持了四年,大約拍了上萬張,選出來用於博客上網的有兩千餘張。這些照片使我的係列博客圖文並茂,證據確鑿,以看圖促說話普及,以真相助世人理解。但是代價是,一台新相機隨我在裝修現場經曆了嚴酷環境的考驗,落滿了灰塵,雖然還能正常拍攝,但清晰度大減,已是年老色衰。這台相機是我的功臣,它陪伴我完成了裝修,它幫助我聲名遠播。


照片雖然多,但是我從來不上自己的,希望隱姓埋名,把網上與現實分開。這一是因為我在本書前麵說了,我從本性上就不是一個喜歡熱鬧想出名的人;二是因為我在《倒房演義》等博文中把自家的情況寫得太多,還是希望能保留一些隱私,不想在生活中太容易讓人把我認出來。與此相關的另一方麵,我在網上寫的是在講故事,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紀實的創作,但並不是裝修指南。我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標準的示範,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不想讓別人來仿效。如果那樣好為人師,想“行為世範”,其實有誤導的危險,我承擔不起那麽大的責任。因為北美的建築規範很嚴格,而各地標準又有所不同。可是網絡是無遠弗屆的,我的所做所寫,怎麽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呢?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