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鋪實木地板時總結出一個輕鬆八法,上次才說了三條,咱們結合著實際進程接著說。我的地板鋪得進展順利,快到一半了。
可是若回過頭來看另一邊,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因此引出輕鬆法四,半邊施工,不必清場。
在鋪地板的時候,要把室內原有的家具全部搬出,是個大工程,也是件煩人的事。你要有力氣搬,你要有場地臨時存放,還有可能把家具磕碰了。如果你是請專業的來裝地板,越專業的越不會給你搬家具,人家是地板公司不是搬家公司啊!而且肯定要求你事先把房間騰空,最好還要把地毯自己揭掉,他來了就隻管鋪地板。可是你見過修馬路的嗎?不能完全斷絕交通,都是修一半開一半,兩邊輪換的。鋪地板與鋪地毯不同,是一塊一行地鋪,而不是大片覆蓋,何不借鑒修馬路法呢?所以我和太太發明的辦法就是:家具不出屋,先集中移到裏麵半間,從外麵半間(即近門處)做起,包括割地毯和鋪地板。等地板鋪好了過半,就把家具移到剛做好的地板上,再鋪後一半。一個簡單的場地輪換,縮短了搬運距離,節省了貯存空間,避免了過門的磕碰,一舉三得。這是不是輕鬆了一點呢?但這辦法隻適合於DIY,專業的地板工人絕對不願意這麽幹,麻煩呀,拖慢速度呀,他要是搬家具有損專業形象呀!
順便補充一句:關於鋪地板從哪邊開頭,我一向是從進門一邊開始,這樣在最顯眼的地方是完整的板,最後要鋸的一條留在最裏麵,不顯眼還很可能被家具擋住。所以場地輪換也是這樣一個順序。
輕鬆法五,矯正變形,須用巧勁。
一個也自己裝過實木地板的朋友跟我說,他覺得裝地板最費勁的地方,是當板子稍有變形,彎曲不直時,怎麽把它掰過來釘緊。與脹縮同理,木板因其自然屬性,是有可能彎曲的。想靠人力去矯正它,能不費勁嗎?但是我沒有把這當成一個大問題,其一是搞裝修要把自己心裏的寬容度定大一點,隻求盡力了,不求太完美;其二是那個地板專用斜釘槍的揮錘一砸,力量是很大的,小的變形可以被砸過來,就不用人力去掰了。其三,如果變形較大,我也還有一招——楔形矯正。比如我的地板中有一些6英尺的長板,我用了一塊在橫向起頭上,因其長,稍有彎曲,尾端就靠不到瓷磚上了。從書上看來一個辦法,在plywood上釘一木塊,再鋸一個小的楔形木塊,兩頭寬度相差1/4英寸。從外側打入楔形,長地板就被擠回去了。這時再繼續釘釘鋪板,等臨近了再拆去兩個木塊,長地板就不可能再彎回去了。這比用手掰,不是強大得多,也輕鬆得多了?
輕鬆法六,因地製宜,“手槍”收官。
我把地板專用斜釘槍比作迫擊炮,因為要壓迫它才能擊發。用它能安裝地板的90%左右,但起始的一兩行和最後的三四行靠它不行,因為後坐或揮錘的空間容不下。這時就必須起用小巧靈活的直釘槍,叫做迫擊炮下崗,手槍上陣。手持此槍在邊角處也是45度角打入2寸細釘(finish nails),16ga的較好,18ga的也湊合。這時要靠手下的準頭,稍偏都不好,要摸索一陣才能打準。其強度比地板專用釘稍差,但也隻能如此了。這一法還是說,要想輕鬆裝,工具要齊全。
輕鬆法七,小件工具,不可或缺。
除了以上講過的五大件工具外,幾個小件工具也十分必要。測量和畫記號的卷尺、鉛筆就不提了,把地板敲緊要靠錘子和一個木塊,是用起始時鋸冷暖氣風口而得的廢料,以其凹槽最適合與地板的邊緣親密接觸而不傷板材,就用它去擊打母體,真是本是同體生,相煎何太急!在每行結尾處和最後一行,也要把木板敲緊,靠的是一條Z形鐵片,我給它起了個土名,叫摟子,可以把木板“摟”回來。別看它小,缺了就無計可施。
輕鬆法八,不必求快,勞逸結合。
我這個房間是250多平方英尺,如果請專業的人安裝,是兩個人半天的工作量。如果是前幾年,我一個人若卯足了勁,也可以一天做完。但是現在不是不年輕、幹勁也不那麽足了嗎,就想輕鬆一點,時幹時歇,還不耽誤上網灌水,所以是用了三個半天做完的。這樣,就不覺得累,還比較輕鬆。這個第八法,又與第三法工具的買勝於租有關。要是租工具,就會爭分奪秒,心態完全不同了。我說過八法的順序排列不夠有條理,如果脫開安裝過程,絕對該把這個放鬆不求快排於第一。
上圖就是我的地板安裝完成時的麵貌,前景就是第七法說的木塊。它曾經出現在第三法的圖裏,剛裝了幾行時,那時還完整如新,經過千百次無情擊打,到完成時它已經破碎不全,舍身成仁了。還有,再看一下我在第一法中說的橫向起勢,在完成時的效果,我相信它是絕對必要的。這就像褲腳要匝一個邊,多數人都需要,少數人喜歡毛邊破洞的褲子,很有個性,但不會推廣吧?
地板裝完了,還有地腳線(baseboard)沒裝,它將把靠牆預留的空隙遮擋起來。但那應屬於牆,是整個房間完成的一部分,就不在這集說了吧。過幾天,等我徹底完成了這個房間,布置起來,再來對比舊貌新顏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