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裝修,中西有別。因為房子的形式、材料、技術和標準完全不同,所以在中國修房子的經驗在北美基本沒用。在這裏修房子樣樣要入鄉隨俗,既必須符合當地標準,也不能忽略再售價值。但如果說還有一樣例外,不得不保留中國特色的,那就是抽油煙機了。
中國人到了國外,語言可以改,衣著可以換,屋裏的家具裝飾、裝修風格可以向主流看齊,可就是胃口不好變。想吃自己從小習慣了的中餐,就得煎炒烹炸,猛火熱油。哪像那些老“外”,涼拌生吃,頂多是水煮或進烤箱?所以國人喜歡買西人的房,幹淨,可是一搬進去往往都要換抽油煙機,或功率升級,或改變位置。要是遇到灶在島上、風從下抽的,西人可能認為是good feature,老中就會退避三舍,或拆掉重做了。本以為自己已經全盤西化的,到此就露了餡,還是本性難移。
所以,無論怎麽適應了北美的居住環境,中國人還是要保留自己的烹調方式;也正因為家居的檔次提高了,廚房的設計開放了,中國人就更得重視抽油煙機,不能讓油煙汙染了美麗家園。
兩年前我修的那個房子,在爐子上裝了一個帶抽風的微波爐。立刻有網友問:抽油煙問題你打算怎麽解決?我老實交待說:那房子沒打算長住,是為西人買主考慮的。它排煙的效果確實非常差勁,妻子幾乎每做一頓飯就抱怨我一次,我聽了整整一年多。這次再修廚房,我能不改邪歸正嗎?
為了買到合適的抽油煙機,也為了我寫文章內容豐富些,我上網查了不少資料,中英文都有。這一查,才知道油煙之害,並不僅僅是油膩討厭,汙染室內。網上說:油煙是食油遇高溫氣化、分解的氣體和氣溶膠,現代化學認為含有多種致癌物,因而應盡量避免吸入。這一查,還感到了強烈的中西差別,也才意識到在裝修材料、家居設備方麵的又一個例外,那就是中國的抽油煙機工業明顯領先於西方,不服都不行。看來口腹之欲,是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呀!
從曆史看中西差別:世界上第一台抽油煙機由Vent-a-hood公司於1937年生產,而中國是70年代末才有人在國外看到這東西,1984年才在上海試製出來。當年產量400多台,2007年產量超過1千萬台。
從分類看中西差別:英文的維基百科(Wikipedia)裏,抽油煙機隻分兩種:有管排風和無管過濾。可是在中國人看來,後者根本就算不得數,把油煙通過濾網再排回到室內,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再看中文的百度知道,把抽油煙機分為中式、歐式和側吸式。
這是我認為比較典型的中式,大約就是有兩個圓形風扇,帶集油杯,安裝在櫃下。
這算歐式的一個代表,其實也不一定都這麽摩登,主要特點是有細密的多層濾網。
在百度知道裏,以上二者都被指出缺點成為陪襯。說它們碰頭、滴油,濾網濾不幹淨,結果是汙染煙機內壁,風葉輪大量不均勻積油,轉動失去動平衡,從而噪音增大,壽命減少。而該網站強烈推薦的側吸式,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就是我看到的中國油煙機領先之處,謂予不信,請您看圖。
這種抽油煙機的先進之處在兩點。一是把高度降下來了,更靠近爐子,使油煙未及擴散就被吸走。二是采用了油煙分離板,把油攔截住,隻排出幹淨空氣。可是啥叫油煙分離板啊?後來我才查出,它就是baffle filter,常見於餐館專業廚房,是互相扣合的兩層金屬柵欄,空氣須迂回穿過,從而把油煙攔住。既然是專業轉民用,想必是好的。
我以前買過中式的櫻花牌,也買過北美的名牌Braon(也是仿中式),對品牌並無一定之規。這次再修廚房又要尋找合適的抽油煙機,是從家壇受教開始的。我看到多次有人推薦Zephyr這個品牌,就去調查了解。這才發現西人常用的帶多層濾網的(所謂歐式),都排風量不大(小於500 CFM),而且清洗困難,首先排除了。剩下的就是兩個圓形風口內裝兩台風扇,後有集油杯的,應屬中式,排風量都大於600 CFM,較易清洗。我幾乎就決定買Zephyr的Hurricane式(695CFM)了,唯一不滿的是嫌它要6-700塊,貴了些,想等deal。
一次偶然的機會,連看了三家中國的品牌專營店,才發現中國的抽油煙機既實用又便宜,在性價比上肯定好過洋品牌,且不說洋品牌也大多是中國製造的。就是在這裏,我看到了baffle filter,覺得它應該好於沒有過濾的中式。那個板可以在一秒鍾之內徒手拆下,放在洗碗機裏洗淨即可。如果套用以上的分類,它應該是中式和油煙分離板的結合,外形不那麽誇張,效果又應該好於普通中式吧?似乎比較適合海外華人使用。
最後之所以決定買這一家,還帶點戲劇性。我為了能讓店家再讓點價,就說了我是在網上寫修房博客的,還在報紙上有連載,要不我給你們宣傳宣傳?一個店員問我的筆名,就說了,他立刻大喜:哇,您就是房崇啊,太景仰了!看您的文字很年輕嘛,怎麽。。。(這麽老)?這下子,我還能不在這買嗎?
關於這個抽油煙機的樣子和安裝,留待後麵再展示,先談有關的另外兩個問題。
一是中心島上的爐灶排風。廚中設島是近年的時興潮流,而因為廚房設計中的三角形定律,最好在島上設置一角。可是水池要靠窗,冰箱不可能上島,所以爐灶就上了島。對西人設計師和房主來說,這是他們的妙筆。由於島的四麵不靠,要抽油煙就隻有二法:或中間懸吊,或向下抽吸。前者阻礙視線,大煞風景;後者則吸力有限,效果不彰。對於華人來說,爐在島上絕對是敗筆。我曾經與網友辯論過下排風,由於熱空氣上升是自然規律,油煙就混合在熱空氣中,要改變它的方向向下排出,顯然要費更多的能量,獲更小的效益。它與上排風的差別,就像一個是逆水行舟,一個是順水駕船,其速度(效率)可能相差3倍。我曾經有過一個這樣的房子,爐台在島上,花1200多元更換了一個新的爐台自帶下排風,可還是不能改變什麽。對下排風之弊我是有親身體會的。
當然現在有了可升降的側麵下排風扇,會比純下排好些,但仍不如順應自然的上排風。還有升降裝置增加了機械的複雜性,總不如靜止的可靠耐久。總之作為華人,如果是重新設計廚房,如果有選擇的話,還是把爐灶靠牆設置吧。
那麽讓爐灶和抽油煙機靠哪一堵牆好呢?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排風管道了。管道之重要,甚至不亞於抽油煙機本身。本篇標題“排煙有道”之道,其實是一語雙關,也可以理解為管道。它為什麽重要?怎麽設置才好?我是如何安裝的?下集再說。
謝建議。我去了,不知姐妹們反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