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出租房,19年新。之所以19年了還稱“新”,是因為地處downtown老區,周圍都是百年老房。此房是拆掉舊房再蓋起來的,行話叫再發展(redevelop)或插空(fill-in)。
三月裏,一場大雨之後,房客給我打電話說屋頂漏了。在什麽位置呢?是在樓梯的上麵。我一聽就明白了,那樓梯上原有一個天窗,曾經漏水,前房主幹脆拆掉,那上麵是塊補丁,所以比較薄弱。
如果這屋頂不是在兩層樓上,如果這屋頂的坡度不是這麽大,我可能就自己修了,換幾塊shingle用不了幾塊錢。可是房頂太高太陡,我真不敢上。我好像說過,屋頂和花崗岩台麵是我“唯二”不願意自己做的房修項目。
我知道這屋頂已經19年了,離壽命到期也差不多了,別處也有損壞的跡象,與其修局部,不如換整體。所以直接找人問全換的價錢吧。
我早見這條街上常停著的一輛卡車上寫著roofer的廣告和電話,就先打這個電話。原來他就住在隔壁不遠,可是卻不願出來看一下,隻說幾天後估價再聯係。我同時又打電話給原來做過的熟人公司,就是我一年前寫《自換屋頂要三思》時,舉例作為專業做法的那一家。當時那個房,我花了3400元,在家壇很多人都覺得太便宜了。那次是全鏟掉了,還有那個屋頂要比這個大。
這個老板一天後就給我回電話,他已經看過了,說屋頂已經finished。我的英語不好,這是說屋頂已經修過了嗎?到現場跟他見麵才明白,原來他的意思是完蛋了,不能要了,不能修隻能換了。他主動說:因為隻有一層,不必全鏟掉,再蓋上一層即可。他主動建議用30年的有立體感的shingle,他說了一個價錢,出乎我意外地好,我沒有還價,立馬答應了。因為是出租房,原則是能省則省。
這之後過了約一星期,又接到房客電話,說收到前一個roofer的估價信。這人做事也太拖拉了,而且告訴過他直接打電話給我呀!我讓房客拆開信封讀給我,是要價5500元。我肯定不會考慮他了。
因為不在一個城市,施工時我沒有到場。是在完工後交錢時(他也沒跟我要訂金),我才拍下了換屋頂的結果。因為房子的間距小,我隻能看到這樣的角度。
最後這張近一點,可以看出確實是那種有立體感的瓦片,要比普通的厚,既好看壽命也更長些。
常有網友在家壇問做什麽事要多少錢,我覺得這樣問毫無意義。隻有做的人才能回答這個問題,而答案完全因人而異。因為地域不同,當地市場的供求關係不同,包工頭的自信心和期待值不同,對自己勞動的價值評估不同,所以上下差異可以很大。而且沒有什麽合理不合理的,隻要他的要價有人肯出,那就是合理的。所以要問價,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自己打電話。
這差異可以有多大呢?這裏就是一個好實例:
我付給這個專業roofer的錢,不到前者估價5500元的三分之一,是——
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