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結尾收束在一個小問題上。在房子方麵極為內行的專家建議說:這個不應該難吧?她還老實。在修房和文章兩方麵都內行的patio更把我看透了:弄點不起眼的事,到你這兒都成“包袱”了,害得大夥都巴望著下集。其實我就是想行文搖曳多姿一點,還有覺得長度差不多了,需要找一個茬口停頓下來,就把個浴缸上的小毛病當了包袱。讀者勿怪,昔有說評書的,今有電視劇編劇,不都這麽幹麽?
回到浴缸一角有個氣泡,內外兩層皮的問題,我想了想,隻能設法鋸破外層糙皮(硬質玻璃纖維),形成一個直角平麵,來承受水龍頭下麵的螺絲螺母。需要很小心掌握分寸,不鋸破、不傷及內層光麵,所以用了手動鋼鋸,在45度斜麵上一橫一豎鋸出一個直角,插入水龍頭一試,剛剛好。龍頭固定以後,接上兩根上水管,就是這個樣子。在水管上方,你隱約可以看見斜角外皮和直角缺口。照片上水管在開的位置上,水已經通了。
這是第一次開閘試水,對我是激動人心的時刻!飛流直下,水花迸濺,持燈仔細檢查缸下,並無漏水。再把浴缸另一端下麵藏著的電源插上,水過半盆,一觸按鈕,十個噴口齊射,背後有雙龍過江。成功了!這時候一句詩詞浮出我的腦海,竟是“四海翻騰雲水怒”,是不是有點過了?
浴缸在晚上裝好了,第二天開始裝淋浴底盤。先調好水平,這一步可不能忽略,專門盛水的家夥,怎麽能不水平呢?
調水平靠的是底盤下麵的這些腳和螺絲。同時可見下水管道,這個地漏和下水管的接口是關鍵所在,就是我說的塑膠底盤防水隻在一個點。地漏的出口是2寸,其下2寸管的長短高低要很準確,低了密封不嚴,高了蓋不上蓋子。我反複調整,折騰了幾次,甚至裝好又鋸斷再反工。這張照片是鋸之前的。
這是底盤的上麵,在加塗矽膠後,靠旋緊白圈,把黑橡膠圈壓緊,達到密封防水目的。
底盤裝好後的樣子,應該不會漏水了。在兩側用螺絲固定於木方,為防止底盤邊緣開裂,我先鑽了孔。可以看見移牆的疤痕還在,我在裏麵填了一層保溫泡沫。
在牆上安裝水泥板,必須等到底盤接水和固定完成以後。這並不是因為方便或美觀的原因,而是因為防水的最終目的。我臨時擺放了一塊瓷磚示一下意,就是說,水泥板必須壓在底盤邊緣的上方而不是靠在背後,利用其半寸的厚度,貼上的瓷磚就可以探底,將水攔在盤內。如果牆在盤外,瓷磚貼在盤邊之上,就可能漏水,隻靠矽膠是靠不住的。這個道理,有些DIY者甚至“二把刀”的施工隊往往不知,我住過的一個房裏的浴缸就被前房主做錯了(第六房或曰步高園),防水邊露在瓷磚下麵,也不值得拆了重做,徒留歎息。
上次引來兩位性急的讀者質疑、商榷,問我為什麽不見水泥板,我的回答是:主要因為不可顛倒的程序問題,水泥板要此時才見。再回過頭來看看浴缸,同樣是這樣一個程序,板在邊之上而不是邊之後。細心人能夠發現,我把左邊的板換了。現在左邊是cement board,右邊是green board。二者的區別是,右邊是耐潮防黴的,適合做浴室裏不直接接觸水的牆,但如果長期浸水還是會軟化;而左邊的水泥板則完全不怕水,水泥的特性就是遇水更硬。因為浴缸上沒有淋浴,不直接過水,所以不必一定用水泥板。記住,在過水的瓷磚縫隙,無論是grout還是矽膠,其防水功能都不是絕對永遠靠得住、信得過的,如有點滴漏水,日積月累就會把drywall泡軟,所以必須在淋浴後加水泥板。在我的一個僅十多年的出租房裏,就發生過房客一胳臂肘把淋浴房的牆杵一個坑的事,我隻得把瓷磚和drywall都拆了,再裝水泥板鋪新瓷磚。
再看一張裝上牆以後整體的照片,我根據過水和潮濕程度不同,裝了三種不同的板子。左右兩牆是單層板,而後麵的外牆是新舊雙層,這樣就免去了補缺而且不平的麻煩,對保溫也有加強。
關於牆上裝drywall我還要單寫一篇,此處不再多言,隻用一張照片回應網友關於cement board的關切。至於地上嘛,要等牆上的瓷磚和油漆、門窗trim都完了再做,要不然等一切做好,地就髒得不能要,或者踩壞了。至於淋浴的玻璃牆,得等瓷磚砌好再裝,現在還在盒子裏。不光你沒看見,我還沒看見呢!
全是瞎猜啊,業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