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納百川

人生苦難多多,堅守樂觀天性
正文

挨餓的經曆

(2009-02-01 08:43:31) 下一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首任何一位中國小學生都會背誦的古詩,其中的寓意卻並非每個小學生所能夠領會。

一段在幼兒園挨餓的親身經曆讓我深深懂得了糧食的重要。那件事發生在中國曆史上的困難時期,自然災害奪去了數以萬計人的性命。

一天傍晚,我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圍坐在計委保育院餐桌前,充滿期待地盼望著那簡單卻仍誘人的晚餐。突然我感到想去洗手間,就乖乖地舉起小手向阿姨提出請求。沒料到阿姨告訴我:想吃飯就不要去洗手間,去了就不許再回來吃晚飯。這對一名困難時期的學齡前小女孩是個多麽兩難的選擇啊!

我若留下來等待晚餐,就可能會尿褲子,那收獲的將是恥辱和恥笑;我要是去了洗手間,被剝奪的將是一次吃飯的權利,這對基本吃不飽的小孩子則是一種活生生的額外折磨。我開動了幼小的頭腦,思索的結果是選擇挨餓。

從洗手間回來後,我坐在一把遠離餐桌的小椅子上,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小朋友吃晚飯。然後隨他們一起回宿舍睡覺。由於肚子裏基本沒什麽存食,這一餓夜裏就發起了燒。夢中有一位白胡子老頭站在一座高山上用手衝我指指點點,也不知他是在誇讚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還是在埋怨我傻。

第二天一早,一位阿姨領我去醫務室看病,幼小的我心中暗想:我哪有什麽病啊?我就是餓!我不需要藥,我需要飯!一去醫務室看病又耽誤了吃早飯,餓得兩眼直冒金星。因此中午吃飯時我舉著小手要了一次又一次,吃了一碗又一碗。阿姨們紛紛說:“瞧這孩子,發著燒還這麽能吃!”我聽後委屈得鼻子一酸眼淚就流了下來。

這就是我人生第一次挨餓。從此我知道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