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麽是‘最後的生意經’?

(2008-12-29 11:15:06) 下一個

為什麽是‘最後的生意經’? 

除了春節聯歡晚會的閑言碎語外,2004年新鮮出爐的經濟類圖書——‘最後的生意經’也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先是策劃圈子裏的朋友,明顯地帶著幽怨的情緒打電話給我:“譚輝這廝怎麽能把我們吃飯的看家招數都使出來了,都學會了,我們還賺誰的錢去,強烈建議抓緊封殺”! 

還沒等“封殺”呢,上海的、北京的、四川的、山東的、廣東的、重慶的、天津的、湖南的……,四麵八方的讀者來電打進了出版社,全是感謝的、祝賀的,當然,他們都是正在作生意或者準備創業的。 

於是,我記住了‘最後的生意經’這本書和它的作者譚輝,翻看了兩遍之後,我漸漸開始了我的“吃驚”! 

驚訝一:選題的角度和真實的內容。經濟類圖書大多關注於係統的理論體係,都是以正麵灌輸或者管理或者營銷或者廣告的理論為主,就象我們的指導文件,可能沒有閱讀的趣味,但肯定有指導意義,反正你想作生意嘛,枯燥點,也要讀下去吧!‘最後的生意經’的巧妙之處,把真實的案例通過耐人尋味的故事傳播給讀者,不僅有理論,更多的是實踐,而且理論和實踐通過生意的主線貫穿起來,很生動很有味道,讓人願意讀下去,很多讀者都是一個通宵一氣讀完的,由此可見這本書的吸引力! 

驚訝二:內容的完整與實用。這本書可能是目前同類書中內容最全麵的,既有“創業篇”中的小故事,又有“成功篇”的新思路,還有“演練篇”的大練兵,最後還有“義務援助服務”。如果把“生意”作為產品來看,這本書從產品的設計開發,到市場營銷宣傳,到研發管理體係,到售後服務……,真正的從頭到尾環環相扣,由不得你半途而廢。實戰性的內容最能激活讀者的閱讀興致,遠比種種道聽途說的虛幻構想來得真實和刺激,畢竟,作生意不是做夢啊! 

驚訝三:販賣到了極至!我的策劃圈的朋友沒有說錯,這本書係統講述的“經”,說白了就是策劃的核心!不管是洋洋灑灑幾萬字的策劃方案,還是花費幾十萬上百萬的策劃費得到的“生意謀略”,策劃流程和主要內容都是這麽做出來的,任何有天份的讀者,隻要你用心來讀這本書,你一定會成為策劃高手!即便你的天份不夠,按照這本書的內容一步步去想去做,你也一定不會輕易翻船,某種意義上說,你已經掌握了生意的入門之道。而在此之前,我確實沒有讀過這麽既專業又普通的專著。 

驚訝四:書也可以提供售後服務。對於企業來說,策劃還是很神秘很昂貴的東西,誰也沒有想過一本書的作者(策劃專家)願意提供策劃指導服務。一本售價不到20塊錢的書,誰也不指望得到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策劃回報,而‘最後的生意經’卻做到了。據說僅僅服務熱線的電話費,一個多月已經超出3千多元,最終受益的當然是讀者,這也是這本書熱銷的原因吧。 

這麽多驚訝,讓我重新理解了這本書的書名。 

我本來以為,‘最後的生意經’可能是作者脫稿成書是在2003年末,所以稱作“最後的生意經”,現在來看,這本書從選題、到服務,從內容到價格,確實做到了作者和出版社的初衷:希望此書是同類書的顛峰之作,無出其右。 

這本書從真正上市發行到今天,隻不過短短的一個多月,但市場的認同已經大大超出同類書的影響。我們有理由相信,真正為讀者著想、為讀者服務的精品圖書,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引用一段‘最後的生意經’的一段話,和我們的同行共勉:“想比別人好,就要多動腦。別人做不到的,你要想法做到。別人正在做的,你要做得更好。別人有的你更要有,別人沒有的也要有。別人貴的你要便宜,別人便宜的,你要更好。如果有錢有實力又有高智商,誰都願意盯著大的、玩點響的。可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幾個天生的大生意人啊,要麽缺錢,要麽少腦子。絕大多數人都是靠著小打小鬧起家,一分一厘積攢,一天一天地磨練出來的”。 

——原載自“阿裏巴巴網上書店”書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