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轉基因安全證書獲批 引發消費者質疑 如果我們陷在轉基因水稻是否安全的爭議裏,爭論就永遠沒有完結。在這個糾結中真正重要的是,以水稻為主糧的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否得到個糾結中真正重要的是,以水稻為主糧的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否得到了尊重。
在一些貧窮的國家和地區,轉基因的專家往往被看成是英雄,那裏的農戶感激這項技術帶來的增產,幫助他們離脫離貧窮的夢想更近了一步;在溫飽早已不成為問題的一些發達國家,轉基因專家和他們手裏的技術則沒有了被誇大的光環,在未來數十年、甚至是關乎幾代人健康的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這些專家們難以準確回答的,因為他們誰都不是“占卜大師”。
這些國際轉基因技術專家們最希望在中國市場能夠遊說成功,可以說中國數以億計的農民是他們最具說服力的成績單。在轉基因棉花在中國大麵積推廣後,他們又看到了新的“機遇”。 2009年11月27日,我國農業部批準了“華恢1號”、“Bt汕優63”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BVLA430101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兩個產品分別限在湖北省和山東省生產應用。這是全球首次為轉基因主糧發放安全證書。安全證書的獲批意味著技術方麵的障礙基本掃除,轉基因大米和玉米向商業化生產的大門邁出了最實質性的一步。
轉基因水稻推廣借道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專家們推廣轉基因主糧時自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說辭,但實際上,在2007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就已突破1萬億斤,根本不存在所謂糧食緊缺問題。目前,我國還是大米的出口國。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2月份中國大米出口量為68638 噸,環比增加1.4%;2009年1~12月份中國大米出口量累計為136906噸。
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認為,我國現在的水稻、玉米、土豆等主糧在目前的技術下,至少10~20年內根本不會短缺,而且還有很大的增產潛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急於大規模推廣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生產。
我國是一個以大米為主食的國家,轉基因大米關係到每位中國人的健康。據統計,每個中國人每年平均消費大米約97公斤左右,中國整體的消費量則有1.7億噸之多,約占中國糧食總產量的35.7%。
雖然美國基因技術發達,但作為美國人主糧的小麥至今沒有進行轉基因商業化生產。美國雖然大規模種植轉基因大豆和玉米,但其中大部分大豆用於出口,剩下的大豆和玉米則主要用於製作動物飼料和生物燃料。
綠色和平組織經過調查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受益最大的不是農民,而是科學家和生物公司。轉基因技術具有專利權,科學家和轉基因種子公司掌握著專利,將獲取巨大的商業利益。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才宏偉指出,“有的科學家背後就有自己的種子公司,他們把產品直接放到自己公司裏去賣,盈利都是自己的。”在“研發費用國家掏,商業利益個人拿”的發展模式下,轉基因水稻的強大推動力就不難理解了。
早在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獲得農業部批準前,轉基因水稻開始了半公開的商業化種植。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報告顯示,“湖北省的孝感、鹹寧、江夏等地區都有大規模轉基因水稻種植,湖北2004年最少有950~1200噸轉基因大米已經流入市場。2005年,售出的種子就達4.7萬~5.8萬斤,種植麵積23500畝~29000畝,將產轉基因大米11750噸~14500噸,這些轉基因稻米已經從湖北流到廣州、中山、順德、珠海等城市。”這些轉基因大米連種植的農民都不願嚐一口。記者曾聽說,轉基因水稻的種植甚至影響到了當地水稻的銷量。
我國的非轉基因主糧其實是有一定市場優勢的,中國其實可以利用自己非轉基因的品牌向世界進行推廣,對非轉基因食品和糧食價格比轉基因高一些,獲得更多的收益,來彌補我們的產量比國外低的缺陷。從這個角度考慮,盲目地搞轉基因糧食而喪失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優勢是得不償失的短視行為。
公眾參與不應被屏蔽
中國於2000年8月8日簽署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國務院於2005年4月27日批準了該議定書,中國正式成為締約方。議定書的目標是保證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安全性,盡量減少其潛在的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損害,在缺乏足夠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可對他國試圖入境的轉基因生物及產品采取嚴格的限製與禁入措施。該公約的第23條規定,對轉基因生物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增加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應在決策過程中征求公眾意見,向公眾通報結果。
在我國,有關部門將批準轉基因商業化搞得很神秘,沒有向公眾征求意見,忽視了公眾了解轉基因的權利。咀嚼在口中的美味――番木瓜、聖女果,有多少人確切地知道轉基因技術對它們的改造。如果說這些轉基因食品,隻是偶爾吃吃,還不足以引起人們的關注的話,將每天都要吃的主食全換成轉基因食品,人們的態度則會完全不同。
轉基因是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以使該物種具備某種特殊品質。轉基因農作物往往會具備抗蟲害等特性,這些特性也加深了人們的懷疑,“能夠殺死蟲子的轉基因作物對人安全嗎?”
1999年,一位英國研究人員的實驗表明,用含有轉基因的馬鈴薯飼養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生長異常、體重減輕、免疫係統遭到破壞。這一實驗結果導致了世界範圍的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懷疑。目前世界範圍內對轉基因作物的種植與否一直存在著爭議,各個國家對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都顯得慎之又慎。
2005年,俄羅斯生物學家伊麗娜?葉爾馬科娃博士著手研究小白鼠在食用轉基因食品後的健康狀況,發現轉基因食品影響了小白鼠以及它們後代的健康。這一研究結果為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對活體動物產生一定負麵影響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對於這些圍繞轉基因作物的爭議,轉基因技術專家缺少相應的回應,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困惑難以得到科學的解答。同時,相關政府部門組織對轉基因食品進行食品安全評估和環境風險評估時,忽略了公眾的知情權。對於“以食為天”的民眾來說,建立一個具有公眾參與的轉基因作物風險評估體係與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作為監管部門政府采取了哪些風險管理措施,公眾同樣需要知道答案。在轉基因作物種植方麵,市場和農民亟須政府相關法律的引導和規範。政府應及早出台相關政策法規,防止非法作物種植的泛濫。
質疑轉基因水稻並不是懷疑轉基因技術本身
今年國際生物技術組織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遇到了一個尷尬問題,中國南方的轉基因抗蟲棉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一些危害次於棉鈴蟲的小害蟲集中大爆發,用藥量不減反增。與會的轉基因技術專家們並沒有給出正麵的解釋,更加增添了人們的懷疑。
據英國科學與社會研究所(ISIS)2010年1月18日的報告稱,美國轉基因作物種植,使美國農業農藥施用量從1996年到2008年增加了3.83億磅。2006年以來,已商業化的三大主要轉基因作物玉米、大豆和棉花的農藥需用量都持續上升、且已大大超過天然作物的農藥需用量。報告轉述相關科研人員的判斷說:轉基因作物種植初期,確實能抵禦蟲害和雜草之害;但自然規律的力量比人類人為的力量更大,時間長了,生態平衡使害蟲害草發生了“抗體”適應性而獲得更強生命力,結果,導致作物對農藥需用量的持續增加、甚至更多。
轉基因抗蟲棉因蟲害而減產,恐怕是很多轉基因專家們始料未及的。幾年的實驗室階段種植得出的結論,在現實麵前顯得“書生氣”了些。轉基因抗蟲棉的前車之鑒足以說明,轉基因技術在商業運用上需要慎重對待,尤其在沒有充分論證轉基因主糧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更要慎之又慎,畢竟這涉及每一個人的健康和安全,甚至是我們的下一代。
有農業專家認為,轉基因僅在“種”一方麵上做文章。影響糧食產量的因素,包括“水、土、肥、種、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管(田間管理)、工(工具改良)”等8個方麵。除了轉基因這個技術手段,包括生態農業、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多種技術手段和途徑都可以達到增產的目的。
這並不是弱化了轉基因技術的重要性。轉基因技術是農業科技領域的一項進步,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必須的。但一項好的技術隻有放對了地方才會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應該看到,轉基因技術應用範圍廣泛,日本在去年批準了轉基因技術在鮮花上的應用,一些國家利用轉基因技術提高了植物的抗旱性和高產出率。從這個意義上說,反對者們並不是反對轉基因技術研究本身,而是希望在技術不成熟和安全性不能保證的情況下,積極推廣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的專家們能夠眼光更開闊些,也更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