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

隨性的人,喜歡隨心所欲。不管多少,也無論長短,想到了,記下來,就有了這個被稱為博客的東西,且將之命名為採菊東籬下,其實是想悠然見南山。
正文

四中雜憶 10、一路尷尬的朝聖之旅

(2010-01-08 19:32:47) 下一個

自從小花傘有了階級屬性、美麗的長辮子也成了戴罪之身後,歡樂與和諧一步步遠離班集體。1966年初夏,當大家悶聲悶氣地一心備戰高考時,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開始了。

不久,革命鬥爭的矛頭從指向老師,轉為指向同學。沒過多少天,馬誌明、我和那位流淚的長辮子等6位同學,被懵懵懂懂地打入了另冊。我們六人,第一次有那麽長的時間單獨坐在一起,但又不能相互交談,隻能在眼光偶爾的交集時,發現對方的眼淚和憂戚表情。

再不久,一批又一批到首都朝聖的同學離開了學校,無人看管的我們六人,成了最自覺的‘鬥私批修’、‘靈魂深處鬧革命’的人。一天,終於到了彼此間有話非說不可的時候,我們嚴肅認真地合計,要把對偉大領袖的想念,變為朝聖的實在行動。於是,我們中的5位(一位女同學因病未能同行),也踏上了朝聖的旅途。

本來,從寶成線北上,是最快捷的路徑,但在火車北站時,我們發現,與我們一樣熱愛四個偉大、一樣可以分文不付就可周遊全國的人,也同樣心往一處想。直接北上的火車,早就沒有我等見縫插針的機會。眼看著隆隆啟動後,仍然關不上門的火車緩緩離站,我們臨時決定改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從成渝線上湘黔線,再由京廣線進京朝聖。

火車進入貴州後,我們開始體會到了黔驢技窮的困窘。同行的一位同學感冒發燒,我們不得不在貴陽下車,等待他退燒後再前進。當我們再度來到貴陽站時,才深感下車容易上車難。成千上萬的年輕聖徒,擁擠在貴陽站前小小的廣場上。場邊坡上那個廁所,成了大家內急時必須朝拜的地方。這個臨時圍起來的農家大糞坑,隻在當中拉起一道草編的簾子,就算是男女有別了。捉襟見肘的草簾,遮住了上麵就遮不住下麵,其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所造成的尷尬,可想而知。

終於又擠上了火車,堅持朝聖的就剩下馬誌明、流浪的長辮子和我三人。在悶熱、幹渴的車廂裏,聞著汗臭、屁臭,隨著列車搖搖晃晃地進入了華北平原。聖地已不太遠了,廣播裏通知,還要就地等待若幹小時才能進京。

這是最令人焦急的幾個小時。水火不留情的內急,上升為焦急的主因。滿車的聖徒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車底,把那裏視作排憂解難的理想之地。在那下麵,能躲開車裏射出的微弱燈光,夜幕成為比草簾更能保護大家隱私的衛士。但這衛士又十分脆弱,一隻小小的手電筒就能摧毀它的保衛功能。竟也有這樣的朝聖者,在列車下麵居然檸亮了電筒。盡管在眾人的怒喝下隻閃亮了一瞬間,但帶給人們的尷尬,幾十年後也難忘記。

自從小花傘有了階級屬性、美麗的長辮子也成了戴罪之身後,歡樂與和諧一步步遠離班集體。

不久,革命鬥爭的矛頭從指向老師,轉為指向同學。沒過多少天,馬誌明、我和那位流淚的長辮子等6位同學,被懵懵懂懂地打入了另冊。我們六人,第一次有那麽長的時間單獨坐在一起,但又不能相互交談,隻能在眼光偶爾的交集時,發現對方的眼淚和憂戚表情。

再不久,一批又一批到首都朝聖的同學離開了學校,無人看管的我們六人,成了最自覺的‘鬥私批修’、‘靈魂深處鬧革命’的人。一天,終於到了彼此間有話非說不可的時候,我們嚴肅認真地合計,要把對偉大領袖的想念,變為朝聖的實在行動。於是,我們中的5位(一位女同學因病未能同行),也踏上了朝聖的旅途。

本來,從寶成線北上,是最快捷的路徑,但在火車北站時,我們發現,與我們一樣熱愛四個偉大、一樣可以分文不付就可周遊全國的人,也同樣心往一處想。直接北上的火車,早就沒有我等見縫插針的機會。眼看著隆隆啟動後,仍然關不上門的火車緩緩離站,我們臨時決定改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從成渝線上湘黔線,再由京廣線進京朝聖。

火車進入貴州後,我們開始體會到了黔驢技窮的困窘。同行的一位同學感冒發燒,我們不得不在貴陽下車,等待他退燒後再前進。當我們再度來到貴陽站時,才深感下車容易上車難。成千上萬的年輕聖徒,擁擠在貴陽站前小小的廣場上。場邊坡上那個廁所,成了大家內急時必須朝拜的地方。這個臨時圍起來的農家大糞坑,隻在當中拉起一道草編的簾子,就算是男女有別了。捉襟見肘的草簾,遮住了上麵就遮不住下麵,其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所造成的尷尬,可想而知。

終於又擠上了火車,堅持朝聖的就剩下馬誌明、流浪的長辮子和我三人。在悶熱、幹渴的車廂裏,聞著汗臭、屁臭,隨著列車搖搖晃晃地進入了華北平原。聖地已不太遠了,廣播裏通知,還要就地等待若幹小時才能進京。

這是最令人焦急的幾個小時。水火不留情的內急,上升為焦急的主因。滿車的聖徒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車底,把那裏視作排憂解難的理想之地。在那下麵,能躲開車裏射出的微弱燈光,夜幕成為比草簾更能保護大家隱私的衛士。但這衛士又十分脆弱,一隻小小的手電筒就能摧毀它的保衛功能。竟也有這樣的朝聖者,在列車下麵居然檸亮了電筒。盡管在眾人的怒喝下隻閃亮了一瞬間,但帶給人們的尷尬,幾十年後也難忘記。

1966年初夏,當大家悶聲悶氣地一心備戰高考時,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開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